文档详情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7.开国大典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50KB
约8页
文档ID:352137558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7.开国大典_第1页
1/8

7 开国大典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背诵6-8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体会文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1.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2.体会文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2课时1.有关开国大典的录像片2.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第一课时一、导入1.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吗?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二、初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要求:1.通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生字:宾、檐、擎、诞、钮、瞻、聂、臻新词:协商、汇集、预定、爆发、宣布、宣告、雄伟、肃静、旗帜、检阅、制服、诞生、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三、整体感知,初识“大典”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2.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会场、典礼、阅兵、游行)第一个场面:大典之前1-4第二个场面:开幕式5-10第三个场面:阅兵式11-13第四个场面:群众游行14-15四、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作者怎样介绍大典开始前的情况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1)参加大典人员的语句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2)出示会场布置的语句抓住方位顺序画广场抓住重点词体会“挺立”(3)出示群众入场的重点句子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引导感情朗读,体会人们心情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2.书写生字及词语3.练习读熟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今天,就让时间回到70年前,回到我们的祖国诞生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我们继续来学习(课前板书:开国大典 生齐读)二、精读第二部分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1.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3.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4.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感受自豪,扬眉吐气)5.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

排比:两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6.试着练习背诵6~8节三、阅读第三部分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而________;为________而________;为________而________四、阅读第四部分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2.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红流”指的是游行的人,人数众多,擎着灯和火把,如同“红流”描绘出了人们的热情以及激动的心情光明”指灯和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象征着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使中国脱离黑暗,获得了光明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五、总结全文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①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②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③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这三个内容进行详写,其他的略写,这样有详有略,让文章的主题更突出)六、作业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开国大典大典前人员广泛精心布置场面热闹盛况空前大典中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热烈庄严大典后  充满光明,美好未来隆重庄严声势浩大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段落内容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段落大意的方法,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3.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的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影,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