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积累-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04KB
约2页
文档ID:232753192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积累-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1/2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积累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1.识记字音苗裔(y) 孟陬(zōu) 揆(ku) 扈江离(h) 朝搴(qiān) 弃秽(hu) 骐骥(j)驰骋(chěng) 申椒(jiāo) 蕙茝(chǎi) 惮殃(dn) 皇舆(y) 踵武(zhǒng) 齌怒(j)謇謇(jiǎn)2.通假字来吾导夫先路也〔通“导〞,做向导〕肇锡余以嘉名〔通“赐〞,赐给〕指九天以为正兮〔通“正〞,证人〕3.古今异义〔1〕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依次更替;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2〕夫唯捷径以窘步 古义:斜出的小路;今义:近路〔3〕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古义:贪图个人享乐;今义:暗中快乐〔4〕恐皇舆之败绩 古义:颠覆;今义:比赛或竞争中失败的结果〔5〕曰黄昏以为期兮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6〕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古义:结党营私的小人;今义:同一个党派的人4.一词多义皇览揆余初度〔气度〕何不改乎此度〔制度,法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一夜飞度镜湖夜〔通“渡〞渡过,越过〕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春风不度玉门关〔过〕又重之以修能〔美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修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订,修改〕不斯修古,不法常可〔学习,研究〕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掌修国史〔撰写〕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本来,原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巩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固 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稳固、安定〕秦数败赵军,赵军固璧不战〔坚守、安定〕羌中道而改路〔路,道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道 伐无道,诛暴秦〔道义〕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道之以政〔通导、引导〕5.词类活用〔1〕名词活作动词名余曰正那么兮,字余曰灵均〔起名字;起表字〕指九天以为正兮〔证明,证人〕〔2〕名词作状语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在早晨;在黄昏〕〔3〕形容词用作名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德〕不抚壮而弃秽兮〔秽政〕〔4〕形容词用作动词路幽昧以险隘〔变得黑暗;变得凶险而狭隘〕6.文言句式〔1〕判断句朕皇考曰伯庸〔2〕省略句纫秋兰以〔之〕为佩〔3〕宾语前置句恐年岁之不吾与〔4〕状语后置句肇锡余以嘉名二、文学常识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本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的情怀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与?离骚?类似,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疑心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楚国祭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他的崇高精神和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人民永远景仰他,热爱他中国民间5月5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是源于对他的纪念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根底上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

因以?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诗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