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教程(95页)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0.21KB
约133页
文档ID:477587098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教程(95页)_第1页
1/133

目录第一部分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教程 2一、各种注射技术 2(一)皮内注射法 2(二)皮下注射法 2(三)肌内注射法 2(四)静脉注射法 3(五)动脉穿刺法 3二、皮肤试验 3(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3(二)结核菌素试验 4三、静脉输液法 6(一)目的 6(二)操作方法 6(三)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8四、输血法 9(一)输血前准备 9(二)静脉输血法 9(三)输血反应及处理 10五、人工呼吸与体外心脏按摩 11(一)目的 11(二)方法 11(三)注意点 12六、气管内插管术 12(一)目的 12(二)方法 12(三)并发症 13七、中心静脉压测定 13(一)适应症 13(二)操作方法 14(三)临床判断 14(四)注意事项 15八、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15(一)气管切开过大 15(二)拔管 16九、插胃管法及洗胃术 16(一)插胃管法 16第一部分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教程一、各种注射技术 (一)皮内注射法 操作方法: 1.以75%酒精清毒前臂屈侧皮肤,注意勿用碘酒,亦不能用力反复涂擦以免影响观察 2.取消毒的1m1注射器4( 1/2)--5号针头,抽吸药液,排尽空气 3.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一20角度,刺入皮内,注入药液0.1m1,局部可见半球形隆起。

4.拔出针头后切勿按压,如作皮试,按规定时间观察反应二)皮下注射法 操作方法: 1.先抽取药液,针尖向上,排尽气体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2.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下缘、股外侧为宜 3.左手绷紧皮肤,左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30-40度角,斜面刺向皮下,刺入针头的2/3,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血,即可注药 4.注射完毕,快速拔出针判断,用棉签压迫片刻 (三)肌内注射法 操作方法 1.抽收药液,排尽气体 2.选取一侧臂部的外上1/4为注射区,消毒皮肤后,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垂直迅速刺人肌肉,一般进针约2.5一3cm,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折断 3.抽吸无回血,固定针头,注人药液,速度宜较慢,同时观察有无反应 4.注射完毕,快速拔针,局部用于棉球压迫 (四)静脉注射法 操作方法 1.先显露前臂,选择合造静脉,在穿刺部位以上缚紧止血带,令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 2.消毒皮肤,左手食指及拇指分别在穿刺点上下方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将针斜行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人静脉,如见回血,再将针头稍前进,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

3.注射完毕,拔出针头,以棉球压迫穿刺点,嘱屈肘叶刻 (五)动脉穿刺法 1.暴露并选择好穿刺部位,消毒皮肤 2.以消毒好的左手食指及中指固定拟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刺入血管,如见血液搏动性进入注射器内,表示已刺入动脉,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采血或注射药液 3.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5分钟二、皮肤试验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青霉素是治疗许多细菌性炎症的有效药物,但较易发生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接触本药后,不论任何给药途径(注射、口服、外用),任何剂量、任何制剂(钾盐、钠盐、长效、半合成青霉素等),均可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达3一6%,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多数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尔也见于初次用药的病人,因此凡在5天之内(包括小儿)未用过青霉素制剂的病人,使用青霉素之前须作过敏试验常用皮内试验法 1.皮内试验液的配制 皮内试验的剂量以每ml含100一500单位的青霉素G生理盐水溶液0.1m1(含10一50单位)为注入标准各地规定不一,山东为50单位,北京为25单位上海25单位,天津为20单位。

于40万单位青霉素瓶内,注八2ml生理盐水,稀释为每ml含20万单位用lml注射器抽0.1ml,加生理盐水至1m1-20.000单位/ml弃去0.9ml,再加生理盐水到1ml-2,000单位/ml弃支去0.9ml再加生理盐水至lml,即成皮内试验液,每次配制均须混匀 2.操作方法 注射部位取左前臂屈侧,以75%酒精作常规皮肤消毒后,取青霉素试验液0.1m1(含20单位)作皮内注射,待20分钟后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 (1)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并无自觉症状 (2)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有伪足,局部发痒,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4.注意事项:(1)过去肯定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不应作皮内试验2)皮试后要密切观察有无速发反应3)青霉素已停药3天以上再用青霉素前或在青霉素疗程是中更换批号时应重作皮试4)作皮试时应备有抢救药品一旦出规严重过敏反应,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或静注地塞米松5m1(加于50%葡萄糖20ml内)以及相应的对症处理 (二)结核菌素试验 1.目的 检查体内是否有结核菌感染2.结核菌至少(简称“结素”)皮试液一般用旧结素(OT)或结素的纯蛋白衍化物(PPD),二者效价相当的浓度见表。

儿童一般用5结素,成人用1结素单位见下表) OT与PPD0.1ml稀液的相当效价结素单位(0.1ml)OTPPD稀释度剂量(mg)剂量(mg)151:10,0001: 2,0000.010.050.020.10 3.操作方法 与青霉素皮试相同,但注射后48-72小时(以72小时为准)观察局部反应,结果仅以硬结大小为准,标准如下: 阴性(一) 局部无红肿现象可疑阳性(土) 稍红肿,硬结直径≤0.4厘米弱阳性(+)红肿硬结直径0.5一0.9厘米有的可能源自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应重复试验阳性(++)红肿硬结直径1.0一1.9厘米强阳性(+++)红肿硬结直径≥2厘米,甚至发生水泡或坏死国际通用标准为硬结直径之≤0.4厘米为阴性;0.5一0.9厘米为可疑阳性;≥1.0厘米为阳性 4.注意事项 (1)凡疑有活动性结核灶着,宜用低浓度作试验;凡已肯定活动性结核病灶者,不作结核菌素试验,以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或病情加重 (2)凡证在咯血、发热或患其它严重疾病者,暂不作该试验 (3)注射后,局部不宜触摸,搔抓或强烈的日光曝晒4)注射后若有发热反应,要卧床休息,并详细检查有无活动性结核病或夹杂感染。

5)结素试验在下列作况时可呈假阴性反应:① 处于结核性变态么应前期② 麻疹、猩红热的发疹期前后③ 结节病、淋巴瘤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④ 严重的结核病人及极度衰弱者三、静脉输液法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称为静脉输液法,又称补液法一)目的1.纠正水相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3.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5.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迸人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达到利尿消肿的作用二)操作方法 1.密闭式输液装置 利用原装密封并插管输液 (1)认真核对药物(药各、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无变混、沉锭或溶液有无絮状物出现 (2)将铝盖中心部打开,套上网袋,如须加入药物,则写好药物标签,贴在输液瓶上 (3)用2%碘酒的70%酒精消毒瓶塞,将输液管和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4)将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做好解释工作,嘱病员排尿,准备3一4条胶布,放于适当处。

5)挂输液瓶于架上,把通气管固定在网袋上 (6)进行排气,把排气管和输液管插入后,将玻璃管接管夹于揩缝,以手挤捏滴管上段皮管,使产生负压,随即一手横持滴管,将液体流入滴管的三分之一时,速将滴管下段输液管紧,顺提上举,松手,然后慢慢入下,套上针头,(针头套往带橡胶帽的细玻璃管内) (7)选择静脉,扎上止血带用2%碘酒和7%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嘱病员握拳,使静脉充盈 (8)接上注射针头,再次排气后,对光检查确无气泡,用血管钳夹紧输液橡胶管,左手绷紧 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要求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再进大少许,取松止血带和血管钳,嘱病员松拳,见溶液点滴通畅时,一手扶住汁头,--手用肢布固定针头,盖上无菌纱布 (9)调节点滴速度,根据病员年龄、病搐、药物性质调节滴速, -般成人每分钟滴入40-60 滴儿童每分钟滴入20一40滴,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病病员输入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快一般溶液的补给速馒可稍快,但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等滴入速度宜馒10)需继续输液者,先除去瓶上铝盖中心部分,进行消毒从每一瓶内拔出输液橡胶管先将通气管插入第二瓶内。

然后再将输液橡胶管插入第二瓶待输液通畅,万可离去11)输液完毕,夹紧调节器,除去胶布,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拨出针头,嘱病员屈肘片刻12)清理药物,归还原处 2.开放式输液装置 此法能灵活变换输液种类和数墨,随时按需加入各种约物,危重抢救、病儿及手术病员常采用此法但易被污染,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准备药液和密闭输液法同,除去铝制瓶盖2)消毒瓶塞及其附近瓶颈,打开输液瓶包一手持输液瓶,将其底部橡皮管折叠,将按管夹于指缝中按无菌溶液倒出法,倒入少量溶液约30--50ml,冲洗输液瓶和橡胶管,将液体排入弯盘,以减少输液反应然后倒入所需溶液,盖好瓶盖,排尽管内空气,待莫菲氏滴管内液面露出,以看到点滴时,用血管钳夹住橡胶管,接上带帽橡胶管的细玻璃管中的针头备用 (3)将用物携至病员床旁,做好解释工作瞩病员排尿,准备胶布,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再次检查橡胶管内空气是否排尽后按密闭式输液法进行静脉输液 (4)对不合作者,可用夹板固定肢体5)输液过程中应及时加添溶液·在倾倒溶液人输瓶时,溶液瓶不要紧贴输液瓶口,以免污染翰液瓶当向输液瓶中加药时,将药液吸人注射器,取下针头(避免将针头掉入输液瓶内污染药液),在距离输液瓶口约lcm处注入,并轻轻摇动,使药液混匀。

三)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2.对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3.对小儿、昏迷等不合作的病人,应选用头皮静脉针头,使病人便于活动,如用普通针头则须以夹板和绷带固定4,严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输掖完毕及时拔针5.加强巡视,注意观察下列各项:(1)滴入是否通畅,针头或橡胶管有无漏水针头是否脱出、阻塞、移位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 (2)有无溶液外溢、注射局部有无肿涨或疼痛,山梨醇、甘露醇、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外溢后可引起局部组织环死,加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予以处理 (3)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 四、输血法(一)输血前准备1.抽取血样标本,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2.输血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