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1 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 一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 14分)1、管理的自然属性:(1)(2)管理的共同性,(3)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技术性)2、教育领导体制中的委员会制是通过进行决策,实行的组织原则会议;少数服从多数)3、学校管理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组织,为了按质按量完成,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和活动结果的意向模式育人任务;质量规格)4、检查对管理者来说,具有测度的作用;对于学校成员来说,检查具有的作用管理水平高低;督促和考核)5、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是彼得杜拉克)6、根据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教育管理体制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从属制;独立制)7、教师培训存在和两种取向知识本位培训;能力本位培训)8、一般而言管辖人数的界限影响着组织层次的多少,管辖人数越少,管理层次就越多)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 系统原理答:这是科学管理最根本的一条总原理,是总的指导思想含义是管理者要从整体着眼看待部分,使部分服从整体社会是个大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子系统还可分化为许多小系统,直至单位个人。
包括整分合原则和封闭原则2、 封闭原理答: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的封闭的回路,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活动3、学校管理的教育方法答:是指学校管理者凭籍真理和科学的力量,运用精神观念的宣传方式,对学校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和行动产生影响作用的管理手段4、彼得原理答:选拔教育领导者的误区各国在选拔任用教育领导者时,往往都把候选人以往的行政领导经历作为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通过评审候选人在原来工作中的成就来估量其能否任高一级职务的方法,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2 从表面上看似乎无可厚非,但在实践中,它是一种选拔领导人的片面方法彼得原理的作者彼得和霍尔对该问题有其独到见解领导者在其职位上取得了成就后,便被提升到高一级的职位, 当其在高一级职位上又做出成就时,就可能再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这样,领导者就可能被提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从而使领导者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一观点,被称为彼得原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 40分)1、 当代教育管理理论出现了哪些特点?答:( 1)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向学校的效能管理2)由重视部门优化管理转向到整体优化管理。
3)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的职能转向赋予教职工以强烈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上4)以重视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为主,转向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的管理5)在管理方式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向到与各种科学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上来2、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一份有效的学校计划应该具有方向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检性的特点3、随着教师管理制度的深化,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在招聘新教师时出现了哪些新着眼点?答: (1)选拔新教师的着眼点由候选人静态的档案材料转向了候选人的动态表现2)招聘新教师的着眼点由候选人的学科对口转向了候选人的多科要求3)招聘新教师的着眼点由候选人单一教学能力转向候选人的教学、科研、组织、人际等多重能力4、请简述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答:( 1)认定教育政策问题(2)确定教育政策目标(3)拟订教育政策方案(4)选择教育政策方案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 30分)1、 何谓学校目标管理?作为一个校长, 应如何进行目标管理?答:学校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各机构和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控制育人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完成育人任务状况的组织活动。
按目标管理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实施、 成果的评估1)目标的确定:中小学虽然是基层单位,但由于各校的基础和所面临的情况不同,因此,各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确定本校的管理目标目标提出的依据:一是上级的指令;二是学校领导管理者的设想;三是学校师生员工的建议目标的体现: 从方法上说, 可用数量表现法, 以数量指标形式规定任务要求,如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等文字表述法,以概括的语句描述应做到的要求,如应达到的精神文明状况等基准比较法:以某种相对对象为对照基准,提出接近或赶超要求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3 (2)目标的实施:目标的实施是通过学校管理工作过程及其各环节体现的3)成果的评估:目标管理的第三阶段,就是对目标实施后所得到的成果进行测评测评成果应以目标作为衡量的标准尺度大家可以将上述的三个阶段与对学校校长职位的理解结合起来,回答这道题目的第二个问题,答案不统一,只要言之有理有物即可2、试述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内容和意义答:( 1)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背景长期以来 , 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职位与行政级别挂钩的校长管理制度。
如初级中学的校长一般定为科级, 完全中学的校长一般定为副处级,省市重点中学的校长一般定为正处级等当然在城市和农村,会有不同的定位,但在同一地方一般有统一的规定)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有的校长职位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校长队伍管理的特点和实际2)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上海市试行校长职级制的经验,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实行“脱钩,分类, 放权, 搞活”的思想为依据,以理清政事职能,实行政事分开(指行政级别与职位分开)为原则, 建立起符合中小学管理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能够激励校长积极进取,争优创先的校长管理制度3)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在校长职位与行政级别脱钩后, 重新规定一套校长职级系列制定校长职级工资系列,使校长的工资与其等级相对应制定各等级校长的任职条件,以明确不同等级学校的校长应具备的等级制定评审各等级校长的指标体系规定考评聘任各等级校长的工作程序4)实行校长职级制的意义有助于充分调动校长的积极性,增强校长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助于增强校长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意识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校长,促进校长的成长。
可促进校长队伍的合理流动和校级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 有助于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发挥各自的作用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4 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 二一、 填空题(每格1分,共 14分)1、学校管理中行政方法的特性有权威性、和垂直性强制性、时效性)2、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方式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提高,二是形成领导管理人员的认识;群众监督机构)3、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包括:决策权、和人事权指挥权;财经权)4、教育政策的特点包括指向明确性、和法律效应性相对稳定性;广泛影响性;政党意志性)5、评价教育领导者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评价和评价法此外,面谈评价法和工作观察评价法也被一些国家普遍用于教育领导者评价之中问卷调查;座谈调查)6、根据教师的职业性质和专业化要求,建立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时,至少应从三个维度来考察评价教师的表现:第一是教育维度,第二是维度,第三是维度学习;创造)7、是管理者利用环境中能激发教职工情感的各种教育因素,实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得到必灵感受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 16分)1、法约尔管理理论答:法国的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企业组织的领导工作,有管理整个大企业的经验他所创立的古典组织理论集中表现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 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经营的概念, 认为经营包含六种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 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 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有五项要素或称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五项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十四条管理原则2、突出重点法答:学校领导者为使一般号召不空泛, 应在向各部门部署全局工作时明确关键性活动环节在个别指导上,也要分清主次,抓大事、关键点3、学校管理方法答:学校管理方法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开展学校管理活动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它和管理原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管理原则是管理方法的基础,是它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而管理方法则是管理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4、组织答:在管理学中,“组织”这个词包括名词性组织和动词性组织两个含义:(1)名词性教育组织,即静态教育组织,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的规则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5 而建立起来的实体,它包括组织结构和组织机构两个基本的方面。
2)动词性教育组织:即动态的组织,指的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有效地调配人员和各种资源关系,而科学地设计组织结构,并依此设置组织机构的过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 40分)1、不同的管理学派是如何理解管理 一词的?答:()古典管理学派的提法:古典管理学派主要从管理的职能角度给管理下定义,认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控制等要素构成的一种职能活动,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这一学派又有 “一要素论” (管理就是组织 ) “二要素论”,( 管理体制就是做好计划, 体制两件事 )三要素论”(计划,组织,管制)四要素论”( 计 划, 组织,控制,激励)还有五、六、七要素论,多的达到“十要素论”既认为管理即预测,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教育,鼓励,挖潜,创新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是美国管理学家西蒙的观点)它强凋决策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一两拨千斤的意思重视决策是必要的,但把它等同于管理,有以偏代全的倾向3)系统理论学派:以系统理论为基础,认为“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分系统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认为管理具有“放大倍率”的作用,这种理论强调管理的协调作用 行为科学学派: 把管理看作主要是对人而不是对物的管理,并引进“领导” 概念。
认为“管理是一种特殊领导,其最高目标在于达成组织目标”这种理论强调管理要重视对人的领导,调动人的积极性2、教育政策对校长工作有何影响?答:( 1)教育政策确认了校长拥有主管学校办学的权力2)教育政策规范了校长的办学行为3)教育政策对校长制订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启发作用3、教育领导者评价的评价者大致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答:( 1)以组织人事部门为主体构成的评价者这在我国最为常见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这样的评价者执行评价,它比较容易导致以“督”为主的评价2)以教育专家构成的评价者这种评价虽然也有督的一面,但会重“导”的目的3)由教育专家、人事或政府部门、企业部门、社会人士构成的评价者队伍这样的评价队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领导者4、教师评价与教师考核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答:( 1)教师评价与教师考核有一定的联系和相关,它们都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有关人员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就作出判断和评定2)两者在人员的构成和目标指向上会有所区别教师考核主要由上级行政部门或学校领导,人事部门对教师进行考核,在目标取向上重督,考核成绩,并作为教师去留升降的依据教师评价却是另一概念,首先它的评价者可以是上级领导,也可以是同行专家,甚至福 师1 1 0 3 考 试 批 次 小 学 教 育 管 理 考 试 复 习 题6 学生和学生家长,但主要是专家(包括学校领导)。
在评价目标取向上测重导,即引导教师工作的改进和提高,而不单纯停留在教师现有工作的评价因此,在评定教师时,应把考核与评价结合起来,并测重评价四、论述题(每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