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的社会角色在中学教育这个大舞台上,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这一特定的社会角色,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这个角色表演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运用社会学的社会角色理论分析,中学班主任具有以下社会角色一、班主任是具有多重社会地位的社会 角色丛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g 米德把 社会角色 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如果我们把中学比作舞台,把班主任比作舞台上的演员,这是很形象的:班主任在舞台上有明确而又多重的角色和地位;班主任与中学领导、年级组长、同班教师、同学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必定会产生纷繁复杂的社会联系一般而言,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密不可分,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社会角色则是指个体在这个特定位置上的行为模式;社会地位是社会角色的基础,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例如,一名中学班主任,从社会地位上看,他是一名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是一名知识分子而从社会角色来看,他是某班教学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然而,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占据着多重社会地位,充当着多种社会角色在学校里,班主任首先是一名任课教师,其次才是某个班集体的 领导者 。
同时,他还是其他老师的同事,是中学领导和年级组长的下属回到家庭,班主任是孩子的父母,是爱人的妻子或丈夫在学生家长的眼中,班主任又是孩子的师长或值得信赖的朋友 总之,班主任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处于多重社会地位的角色的复合体,即 角色丛 二、班主任与其他有关的社会角色形成 网状交织 的联系状态如果我们把班主任所处的社会地位比作渔网的网结,把班主任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等 角色伴侣 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行为比作 网线 ,那么班主任的角色行为就和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等之间发生了千丝万缕或近或疏的关系班主任通过编组、建立团队组织,培养积极分子,选任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学生集体活动等,使学生间的关系建立在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班级秩序班主任通过主动和任课老师联系,互通情况,共同研究,使全体任课教师团结协作搞好班级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因而班主任又成为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学校的不少工作还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社会教育力量联合起来在这当中班主任作为沟通社会、学校、家庭的桥梁,可以使三种教育力量协调起来,共同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三、班主任面临的几种 角色冲突 在戏剧舞台上,由于演出条件限制、个人能力有限、人们对角色的期望值有差异等等,都会造成演员演出困难。
这种社会角色在角色扮演中的内外矛盾和冲突,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同样,班主任这一复杂的社会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感到难度大,压力大,投入了大量精力,有时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首先,班主任和其他角色伴侣间会产生冲突班主任和学生、班主任和其他班主任、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班主任和校领导等都会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甚至冲突例如,班主任常期望自己班上的学生能遵守纪律,能与任课老师配合,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事实常常不能尽如人意又如,班主任希望家长能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管教,可不少家长又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只会要求班主任多关照、安排好孩子的座位,而不愿费时间关心孩子成长其次,班主任作为角色复合体的 角色丛 ,会产生 角色丛 内的冲突在学校,他(她)想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出色的班主任;在家里,家人又希望他(她)能为家庭建设出力作为班主任有时真的感到家庭、事业不能两全再次,班主任还面临着自身角色内的冲突例如,作为班主任,他必须爱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因为只有以心换心、真诚相待才会获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同时班主任又必须在学生面前建立威信,使学生敬畏和服从这样,班主任既不能对学生过于亲近或溺爱,又不能过于严厉或苛刻。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角色内的冲突四、班主任 角色紧张 的克服机制据 201X 年12月 4日《楚天都市报》报道,XX 市某区教育局最新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由于班主任工作繁杂、压力过大,350 名受调查的中小学老师中有 145名不愿当班主任,占了近一半因为班主任承担着比任课教师更大的压力,他们更容易患上生理和心理疾病,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厌恶感正是由于班主任会面临各种复杂的角色冲突,有时会使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