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平均差误法实验报告(共9篇)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13KB
约43页
文档ID:60004452
平均差误法实验报告(共9篇)_第1页
1/43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平均差误法实验报告(共9篇)  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摘要:以37名大二本科学生为被试,用平均差误的方法来测定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是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之一差别阈限则是指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结果得出了37名被试的差别阈限,实验中未出现空间效应、练习效应、疲劳效应,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关键字:平均差误法差别阈限空间效应练习效应疲劳效应  1引言  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它的实验程序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由于平均差误法要求被试亲自参与,因此这种方法更能调动被试的实验积极性在测定差别阈限的试验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被试开始调整比较刺激但是平均差误法的调节刺激必须是可连续变化的,如光的明暗、声音的强弱高低、线条长短等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像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顺序呈现的。

因此,本实验研究采用的刺激为线段长短  差别阈限是指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即被试辨别两种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要的最小差异量,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它的操作性定义是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接近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到满意为止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由于实验中可能会产生空间误差的效应,通常采用比较刺激分别在标准刺激左右各半来消除此外为了消除动作误差,通常使一半比较刺激长于标准刺激,另一半则短于标准刺激同时被试在实验中还可能产生期望效应和练习效应,因此常采用多层次的ABBA法或AB法来消除时间误差则采用同时呈现来消(转载于:写论文网:)除被试个体方面的差异则采用指导语来进行控制[2][2][1]2方法  被试  心理大二本科生37名,年龄19~23岁,女生33名,男生4名以前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实验仪器和材料  仪器:PsyTech-EPXX型心理实验台  材料:屏幕呈现两根不同长度的线段,一个为标准刺激,长度固定不变,另一个为比较刺激。

  实验程序  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XX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右边呈现实验说明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练习等,也可以单击“开始实验”按钮直接进行实验  指导语是:这是一个比较两个线段长短的实验进入实验界面,屏幕将并排呈现两条线段,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线段长度不变;另一个是比较刺激,你可以调整其长度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调节比较刺激线段的长度使两条线段相等按“+”键则比较刺激线段长度增加,按“-”键则比较刺激线段长度减少如果认为已调整至相等,请按中间的“=”键予以确认然后自动进入下一次实验实验需要做很多次当你明白了操作要求后,请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实验中为消除位置误差和顺序误差,每10次实验为一组如是20次实验,则比较刺激位置10次在左,10次在右每10次中线段长短随机出现如是40次则重复前面20次,60次再重复一遍被试每按键一次,线段长度改变一个像素单位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的“数据”菜单中查看。

  将37名被试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所有数据资料的计算、统计均用版统计分析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本研究的统计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验  3结果  删除没有按照实验要求做的被试的数据一个,保留了819个有效数据,通过平均差误计算出了每个被试的差别阈限,并检验了实验中是否出现了空间位置效应、练习效应以及疲劳效应  差别阈限  通过计算得出每个被试的差别阈限如表3-1所示:  表3-137名被试的差别阈限值  被试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差别阈限值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354  空间效应  通过计算比较刺激分别出现在左右两个位置的误差的结果如表3-2所示:  表3-2位置左与位置右误差的平均数与方差  屏幕左方屏幕右方  M  SDMSD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T=,p=>,差异不显著,说明空间效应不明显  练习效应  通过计算比较刺激出现在屏幕右侧时前一半误差与后一半误差的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3右测前一半与后一半误差的平均数与方差  右测前一半右测后一半  M  SDMSD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T=-,P=>,差异不显著,未出现练习效应。

  疲劳效应  通过计算比较刺激出现在屏幕左侧时前一半误差与后一半误差的结果如表3-4所示:  表3-4左测前一半与后一半误差的平均数与方差  左测前一半左测后一半  M  SDMSD  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T=,p=>,差异不显著,说明疲劳效应不明显  性别差异  通过计算男性与女性误差的结果如表3-5所示:  表3-5男性与女性误差的平均数与方差  男性女性  M  9.11SD4.61M6.38SD3.83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T=,p=>,说明性别类型主效应不显著.4讨论  实验结果计算出了每个被试的差别阈限由于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每个被试的误差平均数就是被试的差别阈限同时,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的空间位置效应、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都不显著,说明实验程序对被试进行了有效地控制  空间位置效应  空间位置效应是由于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同时呈现时,因空间位置不同而造成误差[2]的一种效应通过对比较刺激出现在屏幕右侧的平均误差与出现在左侧的平均误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可发现空间位置效应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验中对其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即前一半的测试比较刺激出现在屏幕的右侧,后一半刺激出现在屏幕的左侧。

  练习效应  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  平均差误法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班级:姓名:学号:时间:  一、引言  平均差误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特点:(1)在测定差别阈限时所呈现的变异刺激,如光的明暗、声音的强弱高低、线条的长短等,是连续变化的,不象最小变化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象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的顺序呈现的2)平均差误法的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的量的变化由于这个特点,这个方法又叫调整法由于被试参与操作,也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用平均差误法求差别阈限,所得的差别阈限只是一个估计值  二、实验目的  平均差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基本的心理物理方法之一,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基本方法本实验通过测定长度差别阈限使被试掌握平均差误法的基本含义与测验程序并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的差别阈限  三、实验方法  被试  同一年龄段被试共15人参加了平均差误法实验,学生,被试13名女生,被试2名男生仪器  名称:EP108基础心理实验系统  组成:硬件部分由控制箱、电缆线、四只反应键盘、打印机组成。

需要和计算机连接  软件部分包括基础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两大部分组成实验程序  主试连通主机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调试仪器至平均差误法实验状态,让被试熟悉实验操作程序理解实验指导语,用鼠标单机“确定”按键开始实验每次在屏幕上呈现两条带箭头的黑色线条,其中一条带外向箭头,另一条带内向箭头,一个为不变的标准刺激,另一个为变异刺激被试的任务是把变异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等长,调节到认为等长后进行下一次调节直至结束,系统记录其反应值每做完20次休息一分钟,共做80次然后换一名被试重复上述实验  四、实验结果  计算个人对长度估计的平均误差  附表一平均差误法实验原始数据以及平均误差表  个人对长度估计的总平均误差:;右平均误差:;左平均误差:比较全体被试的长度差别阈限,计算平均数,并说明它的范围附表二全体被试实验数据处理表  全体被试的长度差别阈限范围:--  五、实验分析  检测练习效应和疲惫效应,独立样本T检验附表三练习效应和疲惫效应T检验数据表T检验结果:1.  练习效应:  2.  疲惫效应:  左右、内外呈现方式是否有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附表四全体被试左右和内外差异T检验数据表T检验结果:1.左右:  2.内外:  左内、左外、右内、右外是否有差异,ANOVA  ONEWAYzubieBYgroup/MISSINGANALYSIS.  Oneway  [DataSet0]  六、实验结论  以全体被试右外一和右外二两组数据对练习效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中数据可看出:F值为,sig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方差相等的假设成立,双侧sig=>,说明差异是不显著的,因此认为练习效应不明显。

  以全体被试左内一和左内二两组数据对疲惫效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中数据可  看出:F值为,sig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方差相等的假设成立,双侧sig=>,说明差异是不显著的,因此认为疲惫效应不明显  以全体被试左右两组数据对左右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F值为,sig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方差相等的假设成立,双侧sig=>,说明差异是不显著的,因此认为左右差异不明显  以全体被试内外两组数据对内外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F值为,sig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方差相等的假设成立,双侧sig=>,说明差异是不显著的,因此认为内外差异不明显  以全体被试者左内、左外、右内、右外四组数据进行ANOVA检验,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P值为大于显著性水平,接受方差相等的假设,说明左内、左外、右内、右外呈现方式时,被试者长度差别阈限无显著性差异  七、附录  附表一、平均差误法实验原始数据以及平均误差表  附表二、全体被试实验数据处理表  附表三、练习效应和疲惫效应T检验数据表  附表四、全体被试左右差异和内外差异T检验数据表  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摘要本实验是用平均差误法来测量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

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  激,让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实验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  学院心理学系4名大二学生为被试,使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测定各个个体的线段长度差别  阈限实验结果表明:被试的线段长度差别阈限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关键词平均差误法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