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72KB
约17页
文档ID:222397080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_第1页
1/17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描写具体,事件感人,能够比较容易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引发共鸣,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原文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 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教学解析 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课文先写一名孤儿在炮弹爆炸中受了重伤,急需输血;接着具体写了阮恒献血的过程,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映了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设下了悬念;最后点明阮恒内心矛盾、痛苦的缘由和坚持献血的原因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护士、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制止、轻柔、周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她是我的朋友》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第一课时 〖基本教法〗 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读读课文,现在就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读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都读准了吗? (注意正音) 2、教学生字: 这一课共有8个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它记住(重点指导读准“输”、“拭”的读音)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点:知道小女孩伤势严重,要马上输血。

知道了小男孩为小女孩输血)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问题:小男孩在献血时,心里怎么想?) (板:内心活动) 四、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内心活动 1、要想知道小男孩献血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就要从小男孩献血过程中神态、动作入手板:神态、动作)预习时,同学们已经把有关描写小男孩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了出来,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2、我们要从小男孩的神态、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 出示课件1: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来,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先指名读重点句,再问课文提了什么问题 3、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他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

联系《爬天都峰》理解犹豫的心情) (板书:举放举犹豫) 4、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阮恒的心情: ⑴指名读 ⑵老师范读: 老师也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们自己再把句子读一读,体会小男孩害怕、犹豫的心情 ⑶再指名读 ⑷从同学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这个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5、重点句2、3、4: ⑴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在输血过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一组讨论一个重点句,先提问题,再想答案等会儿,每组一个同学在班上汇报 ⑵小组讨论 ⑶重点句2: ①课件2: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 ②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刚才你们提了什么问题?找到什么答案? (问题:阮恒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发抖?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板:啜泣、捂)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发抖;他想掩饰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 (板:害怕、掩饰) ③小结: 血就从阮恒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但是为了救那个小女孩,他却在掩饰自己的这种害怕和痛苦,多么可爱可敬的小男孩啊! ⑷重点句3: ①出示课件3: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剌疼了他,他又摇了摇了头 ②哪个小组来说一说? (问题:阮恒过了一会儿,为什么又哭了?为什么又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呜咽、掩盖)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越来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响给小女孩输血,所以又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饰) ⑸重点句4: ①出示课件4: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②哪个组要汇报? (问题:他那不时的啜泣为什么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为什么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答案要点: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总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饰自己的害怕。

)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⑹小结: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⑺感情朗读: ①出示课件5: 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小男孩的神情、动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这几个重点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谁来读给大家听,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地方读出来 五、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课文读熟,也可以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内容要点〗 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指导写字 〖基本教法〗 理解课文用引导想象法;概括主要内容用连接问题答案法;写字指导用重点部位指导法 〖板书〗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动作内心活动 举放举犹豫 啜泣捂害怕掩饰 呜咽掩盖更害怕又掩饰 哭泣咬非常害怕竭力掩饰 〖设计思路1〗 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并通过对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的精读,体会他内心活动的变化,渗透无私奉献的友爱教育,同时学习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本课学习任务 1、由《狼牙山五壮士》的简单回顾,引入学习战争时期的另一个感人故事,揭示课题: 2、提出学习任务与要求: ⑴略读课文,想想小男孩献血时是怎样想的? ⑵读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思考他内心活动有什么变化 ⑶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课文多读几遍 二、略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边画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满足学生即时求助需要 三、品读──揣摩内心活动变化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