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观、客观因素分析色彩的情感表达 【摘 要】人类对于色彩的研究,从古希腊开始提出关于色彩的视觉理论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色彩本身带有色彩情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绪,画家通过色彩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心境,同时研究色彩,通过对色彩的认识进行艺术创作,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 【关键词】色彩;表达;主观;客观;印象派 一、色彩表达中的客观因素 1.自然的客观 色彩是客观存在的色彩是一种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自1676年牛顿透过三棱镜发现白色的日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以来,颜色科学有了飞快发展由此我们知道光是色彩产生必不可少的元素由于光色运动和色光的反射造成了客观世界中的色彩,所以色彩在我们眼中是不断变化的,而我们的眼睛是感受这种光色运动和色光反射的物理现象,如果没有眼睛这个感受色彩的视觉器官,人类就不知道色彩为何物,光色运用对我们将又有何意义? 正因有了视觉感受色光运动和反射,人类才能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变化,才能创造和欣赏美妙的视觉艺术艺术家作为视觉艺术的创造者,比任何人都更重视视觉对色彩的感受、更加重视视觉对眼前感受到的色彩现象,并对这种色彩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加以思考,怎样才能运用颜色充分表现自己的色彩情感。
由于不同的光线对客观事物产生了色彩的变化,从而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变化,比如说,在阳光下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一切都是明快,亮丽的,可以感觉到的是温暖,而在阴雨天时由于光的变化使我们的心情烦躁,抑郁光和视觉影响着客观色彩的情感表达 2.人类对固有色的客观感受 在普通人眼中,物象本身的颜色就是色彩,如我们所看到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都存在于物质中,是一种恒久不变的色彩,这在色彩学上被称为“固有色”固有色”,一般是指在正常日光下,物象呈现出来的自身固有的色彩面貌,是在日光照射下物象给人以恒定的色彩概念这都是固有而不变的色彩,客观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画家眼中的颜色又与普通人不同,画家观察颜色更加细致,画家在写生作画时面对的自然景色中光的颜色(称为“光源色”),与自然事物周围环境的颜色(称为“环境色”)同客观事物本身的固有色一同考虑,研究并表现他们之间对比后呈现的综合的客观色彩现象画家将自己的眼睛不仅仅只是锁定在物象原有的色彩中,而是将自己看到颜色的细微变化从画面中表现出来,研究在色彩写生中如何运用色彩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以及色彩之间细微的变化,将这种色彩之间的情感通过绘画浓缩的表现出来。
3.艺术家对客观感受的把握 在印象派绘画大师毕沙罗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很少依靠笔触的表现力,用尽量简单的画法,自然的表现从自然界中所观察到颜色以及色调的细微变化 修拉仿佛生来就是习惯用一种像科学家那样的方法工作的艺术家修拉讲究调色板上颜色的排列,他把颜料排成三行;第一行是十一种纯色,第二行是将第一行各色兑上白色所得到的颜色,第三行则是纯白色修拉在绘画创作中,将一些黑色集中,让画面中一些空白的部分显现出明显的形状让黑白对比达到平衡效果,使画面更具有层次变化,他捕捉着光和色,将光色在黑色和白色的对比中复活起来,用阴影来创造形体,使光亮充满神秘色彩,过渡的灰色显露出带有强烈生命力的世界通过这种对色彩的研究,他将客观的色彩情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在欣赏者面前 修拉主张和谐的艺术关系,在这样的思想下决定了他绘画创作中的各个色彩元素是和谐的,他多用类比的手法协调画面,从画面的主从关系和光感上来看,使画面处于生动、安定的状态就色彩来说各种互补色表现出和谐的美感,相互制约、平衡,各种形状浮现、明确发出光的异彩修拉追求光与色在画面中的和谐运用,将客观的色彩反映在作品中,表达出客观色彩情感对他的个人影响。
二、色彩表达中的主观因素 1.普遍性的色彩心理效应和感受一百个人的心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种族、地区不同,以及他(她)的性格、境遇、气质、生活经历不同,个体对色彩的主观体验与思考也是不同的色彩联想便是这种色彩主观情感表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表现主观色彩情感的重要的手段,就是人们看到一个色彩时使人联想起与该色相与之关联的事物,由于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对于色彩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色彩能对人类情绪产生影响是普遍认识的客观事实,但不同的色彩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情感,这是由个人的因素所决定的在不同的色彩调和中也可以让人感受到不同的色彩情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形成心理色彩视觉,如:红色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人一种喜庆、热情、自信、温暖的心理影响,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红色又可以表现出嫉妒、血腥、暴力等心理影响其他颜色也相同,在不同的条件下给人的感受也是不相同的 2.艺术家特有的主观感受印象派解放了固有的色彩观念,在绘画上把大自然地空气和阳光带给了世人而后印象派及以后的表现派、野兽派、立体派等反对印象主义迷恋光色而失去了绘画中情感的东西,这种思想的出现成为了二十世纪现在美术的大转折点,是人类在审美形式主观意味上的一次觉醒,在对自然形体的描绘上更趋向心灵的表现;也就是说印象派解放了“色”,而后印象派及其以后的现代派则解放了“形、色”。
表现主义绘画彻底打破了传统绘画的理念,它打破了固有形态的理念,将色彩情感更深层的主观中进行绘画,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 3.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于色彩情感表达从古到今,人类从事的活动始终离不开色彩,色彩所表现的魅力不仅仅是欣赏,更多的是影响人类的情绪色彩本身所含有的情感通过不同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意义这是一种人类潜意识中的认识情感色彩影响人们对文化的追求,文化影响人们对色彩情感的认识,从地域文化及宗教观念我们可以深刻的看到这种文化和色彩情感的相互影响但色彩又同样的在各个地域文化中有相同的情感表现比如:在中国,大部分人都会喜欢红色和绿色,中国人觉得这种颜色带来的是喜庆和轻松,而在中东的伊斯兰教地区红色和绿色就很少看到,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色彩本身所带有的一些情感表达又如:黑色代表着庄重和严肃,在所有的地区和文化中,出席葬礼的人们都会穿着黑色的衣服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画家在不同的场合绘画出的色彩也带有同样的客观情感,而画家又将这些客观的情感与自身主观的情感相结合,用于表达自己眼中的世界和理想。
从原始、古代美术至今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依然是印象派绘画从绘画中,我们不难发现画家对色彩的创造性,同样,色彩也给画家以提示和想象的空间,不再是以“死板”的方式出现在画家的眼里,而这种创造性便是色彩情感表达的灵魂,这种色彩情感表达的方式让人们和画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是欣赏者同画家感受到同样的情感,甚至让欣赏者站立于画家同样的角度去感受这种气氛画家通过客观色彩情感讲述着自己主观的色彩情感 色彩传情是色彩的魅力,当我们无法体会色彩时,色彩也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人生也许也会变得没有激情和创造力,正因有了视觉,人类才能享受到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变化、才能创造和欣赏美妙的视觉艺术、才可以研究色彩、创造色彩与运用色彩 绘画中的色彩根据客观自然色情感和主观色彩情感表现有所不同,当然,主观的色彩情感需要自然色作为铺垫,将画家的主观情感通过客观自然色的情感在绘画中表现出来让人们的欣赏和产生共鸣的心理情绪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不仅是需要欣赏者的眼睛去欣赏,还要用欣赏者的心去感受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