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

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09MB
约96页
文档ID:50410648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_第1页
1/96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动力,自从人类出现在 地球上以来,很早就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的生产、生活 活动,没有一项能够离开火,是火推动了人类的社会进步,促 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如果对火失去控制,就将给 人类带来灾难因此,火灾的危险性极大,要保障生产、生 活和人类的自身安全,就必须加强对火灾的控制,有效地同 火灾作斗争消防是预防和扑救火灾的总称消防工作关系 到各项各业,千家万户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责任重于泰山”,这三句话江泽民的指示,富有哲理,它揭 示了消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而且指出了各级政府、各级干 部和人民群众肩负的责任一、消防工作重要性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消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导致火灾事故的因素大量增多,火灾巳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灾 害 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 2011年共发生火灾125402万起,死亡 1106人,受伤572人,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不含森林、草原、军 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 火灾原因分析:30.1%是电线短路、超负荷、电器设备故障电 气原因引发火灾,23%用火不慎,7.3%吸烟, 7.1%玩火火灾,5.5% 生产作业不慎,2.2%自然,15.7%雷击、静电火灾,9.1%原因不明 火灾。

一、消防工作重要性从以上看防火形势不是很乐观,形势严峻根据公安部消防部门分析,在发生火灾中95%是人们思想麻痹,消防法制观点淡薄,消防知识缺乏,用火用电不慎,违章操作,违反消防法规等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开展消防科普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普及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十分重要俗话说:火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与火打交道,稍有不慎,容易引起火灾要切实好消防工作,确保消防安全一、消防工作重要性 根据和,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消防知识培训,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 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对公共聚集场所员工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 培训目的就是要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灭火、自 防自救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和预防火灾事故发生通过培训活动, 达到三懂、五会、三能的目的 三懂:懂所在场所火灾危害性、懂如何预防火灾、懂火灾扑救方法 五会: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 会 逃生自救 三能:能自觉遵守消防法规和规定、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能及时扑 救火灾一、消防工作重要性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消防法规消防法规(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正式实 施。

《消防法》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维护公 共安全的重要法律它的实施,对加强我国消防法治建设,推进消防事 业科学发展,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制定《消防法》目的: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 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消防法》总共7章74条,内容: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 灭 火救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二、消防法规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是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就是把预防火灾发生放在首位,积极采取防火 措施,防患于未然防消结合”:则是在做防火工作的同时,充分做好灭火准备 ,保证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防”与“消”是辩证统一的,防中有消,消中有防,它们是 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一方针科学地总结了我国消防工作的经验 ,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二、消防法规消防工作基本原则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 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这一原则是消防工作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是多年来我国消防 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消防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是全民的一项重要 工作因此要做好消防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消防组织(公安消 防机构),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

二、消防法规消防工作基本制度消防工作的基本制度是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从各级政府,到社会各单位、以及每个公民,都应当对所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工作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障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二、消防法规政府消防安全责任政府消防工作职责:消防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领导全国的 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职责: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 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 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 责实施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的消防工作,则由其主管单 位监督管理二、消防法规公民、企业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法》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二、消防法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是消防工作重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新消防法关于公民在消防工 作中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主要有:  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 务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任何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 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 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 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火灾扑灭后,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 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二、消防法规《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7条消防安全职责: u(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u(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u(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u(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u(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u(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u(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u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二、消防法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及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职责Ø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者 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重点单位Ø消防法第十七条规定,重点单位除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 责,还要履行以下四条消防安全职责:Ø(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 作;Ø(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 实行严格管理;Ø(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Ø(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 消防演练二、消防法规《消防法》规定的消防违法行为主要有15条:(1)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2)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3)建设单位未依法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或者在竣工后未 依法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4)建设单位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施工 的;(5)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6)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消防施工质量 的;(7)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二、消防法规(8)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9)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10)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11)阻碍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12)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13)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二、消防法规(14)人员密集场所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15)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的。

新消防法规定对这些行为应当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二、消防法规消防管理“四不放过”原则: l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l事故责任人末处理不放过 l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l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二、消防法规(二) ( 简称公安部61号令) l《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2001年10月19日公安部长办公会议 通过,11月14日公安部第61号令,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l《规定》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和消防安全管理要求进 行了细化,对进一步推动和落实自身的消防安全责任,推动消防工作法制 化、社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l《规定》共十章48条,主要内容:总则(规定的目的)、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安全管理、防火检查、火险隐患整改、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灭火 和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消防档案、奖惩、附则等二、消防法规制定《规定》目的:加强和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 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消防安全管理基本原则: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自 负责任 16个字原则消防工作运行机制:政府领导、单位负责、群众参与、消防监 督企业单位建立:消防安全自查 、火险隐患自改 、法律责任自 负 、风险自担的消防安全管理自主体系。

二、消防法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消防常识消防常识三、消防常识(一)火灾等级划分 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称火灾火灾等级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 ,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特大火灾三个等级重大火灾:凡一次火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重大火灾: l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l死亡3人以上; l伤10人以上; l伤亡总数在10人以上; l受灾30户以上以上均含本数)特大火灾凡一次火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特大火灾: Ø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Ø死亡10人以上; Ø受伤20人以上; Ø伤亡20人以上; Ø受灾50户以上;(以上均含本数)除上述火灾外均为一般火灾 三、消防常识火灾隐患及危害性 l火灾隐患:指生产、生活中潜在的有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不安全因素 l一般火灾隐患:存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 均为一般火灾隐患 l重大火灾隐患:存在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造成重大人员 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为重大火灾隐患火灾隐患危害性: l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或是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l增加了火灾对人身、财产的危害 l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三、消防常识二)发现火灾的处理 l 发现火灾,应立即扑救并报火警告诉消防队和有关部门领导 设有火灾报警装置和固定灭火装置时,应立即启动报警或灭火 l发生火灾,拔119火灾报警时:1、接通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 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 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2、把自己的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三、消防常识3、打完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 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4、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