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中共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阅读次数:670 发布日期:2009-3-12 责任编辑: litb 中国历史上各个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1921 年 7 月、上海),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 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 央领 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 生是中国历 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 然一新了 中共中央北京特别会议(1926 年) 1926 年 2 月 21 日24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是解决“五卅”运动以后革命 的总的战略方针问题指出现时政局是中国革命发展中非常紧急的时期,是反 动势力联合向民众势力进攻时期, 党在现时政治上主要的职责是从各方面准备广 东政府的北伐战争北伐的政纲,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作主干,必须加紧进行 北伐 战争必将经过的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发动和 组织农民群众,以便接应北伐军,积极支持和参加北伐战争。
会议强调只有发展 农民运动和 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引导国民革命达到最后胜利会议通过关于 现时政局与共产党的主要职任议决案、北方区政治军事工作问题等决议 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会议(1927 年 7 月) 为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下,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1927 年 7 月 12 日至 26 日,根据共产国际改组中共中央领导的训令,在鲍罗廷 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会议中央决定让陈独秀去共产国际 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未让他参加会议,陈独秀拒不服从这一决定,向党中央提出 了辞 职要求,从此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成立了中 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 成员有张国焘、 周恩来、 李维汉、 李立三、 张太雷实际上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全党的统治 会上,党中央发表了对政局宣言宣言展示了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始改 变了一味向国民党妥协退让的政策会议初步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讨论通 过了 挽救革命的三项重大决策一、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二、决定独立领导 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三、决定召开一次中央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 训,纠正陈 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革命运动的 方针和政策。
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确定的决策和措施,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挽救 了革命,挽救了党,奠定了开创中国革命新时期的良好基础 八七会议(1927 年)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 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 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 1927 年 8 月 7 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明确指 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会议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 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 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 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 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 任务 总之,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 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 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古田会议 即 1929 年 12 月 28 日至 30 日在福建上杭古田举行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 会 会议由陈毅主持并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 军事 报告会议改选了前委,毛泽东任书记。
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 产党红 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指出应首先从思想上建党,加 强党内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不良倾向,同时在组织 上必须坚持 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决议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规定红军的三 大任务是打仗 、 筹款、 做群众工作, 坚持军民一致、 军政一致、 官兵一致的原则 这个决议是 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为党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遵义会议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抵达贵州遵义时举行的政治局扩 大 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 朱德、 陈云、 周恩来、 洛甫 (张闻天)、 博古 (秦 邦宪)、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何克全)等二十人会议批评了第五次 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 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 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 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在行军途中,中央先后决定由洛甫代 替博古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 领导。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1935 年 12 月 17 日) 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日本进 攻以来的国内形势作一次正确的分析,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政策,纠正严 重存 在的 “左” 倾关门主义 为此, 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 中共中央于 1935 年 12 月 17 日至 25 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瓦 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 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 “左”倾关 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 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 会议则解决了政治 路线问题 洛川会议(1937 年)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 议这次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我军在敌 后放手 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 战争、由正 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为争取 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指明了正确道路。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 3 月 5-13 日在西柏坡举行的会议 到会中央委员 34 人, 候补中委 19 人, 列席 12 人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 作 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二中全会,可 以说 是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会议着重研究和规定 了党在 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分析当时 中国经济 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二中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 全党务必保 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其中,“两个务 必” 已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 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包括两次重要会议:年月日至月日党中央在江西庐山 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月日至日举行的党的八届八中全会 这次会议 的原定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继续纠正“左”倾错误毛泽东在会上 讲了话,提出个问题要求大家进行讨论 庐山会议本来是准备扭转大跃进的“极左”政策的,由于彭德怀的“万言书”, 毛泽东感到他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于是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搞了一次“指鹿为 马”,结果毛的目的达到了,政治局高干全投了毛的赞成票。
会议的结果是五年 后的“文革” 七千人大会 年月日月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了这次有中央、各中 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以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负责干部近七千 多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书面报告和讲话, 对建国以来十二年的工作特别是对 “大跃进” 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 月日毛泽东在会上就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并作了自我批 评,对几年来工作中发生的缺点、错误承担了责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年 12 月 18-22 日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围绕这个中心,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 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坚决地批判 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 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放脑筋、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 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及时地作出了从 1979 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 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解决了我党从 1957 年以来未能解决 好的 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经济建设上 要纠正 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要保 障几亿农 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解决了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要健全 党规党法和 民主集中制增选陈云为党中央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 中央政治局委 员,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 邓颖超为第二书 记, 胡耀邦为第三书记, 黄克诚为常务书记 结束了 1976 年 10 月以来党的工作在 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的伟大转折 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党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7.23):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 2.中共二大(1922.7):中心 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 确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的方针 4.“八七”会议(中共中央紧急会议)(1927):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5.遵 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1):纠正王明的“左”倾错误 6.瓦窑堡会议(中共中 央会议)(1935 年底):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7.中共洛川会议(1937.8):提 出人民战争路线, 即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4):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准备 9.七届二中全会(1949.3):提出党 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解决革命胜利后,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 变的重大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 年秋):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任务和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1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提出社 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2.庐山政治局扩大会议(1959):发动批判彭德怀的“反右倾”斗争 13.七千人大会(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初步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 14.1966 年夏中央政治 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6.中共九大:林彪集团势力 发展 17.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底):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 18.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 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彻底否定“文革” 19.中共十二大(1982 年):指出走自 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0.中共十三大(1987 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1.中共十四大(1992 年): 提出 90 年代改革和建 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