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盘车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万****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8.43KB
约39页
文档ID:117826012
盘车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39

盘车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1.1  盘车装置结构盘车装置结构概述:a) 盘车装置是用于机组启动时,带动转子低速旋转以便使转子均匀加热,或在停机后盘动转子旋转,保持转子均匀冷却,减小转子变形的可能a) 启动前盘动转子,可以用来检查汽轮机是否具备启动条件,如动静部分是否存在磨擦,主轴弯曲度是否正常等b) 汽轮机停机后,汽缸和转子等部件由热态逐渐冷却,其下部冷却快,上部冷却慢,转子因上下温差而产生弯曲,弯曲程度随着停机后的时间而增加,对于大型汽轮机,这种热弯曲可以达到很大的数值,并且需要经过几十个小时才能逐渐消失,在热弯曲减小到规定数值以前,是不允许重新启动汽轮机的因此,停机后,应投入盘车装置,盘车可搅和汽缸内的汽流,以利于消除汽缸上、下温差,防止转子变形,有助于消除温度较高的轴颈对轴瓦的损伤c) 对盘车装置的要求是:它既能盘动转子,又能在汽轮机转子转速高于盘车转速时自动脱开,并使盘车装置停止转动d) 本机组采用侧装式盘车装置,其位置在#2低压缸的电机侧,盘车电机马达型号为YH250M—6,转速为930转/分,盘车名义转速为2.38转/分。

e) 盘车装置由置于其壳体上的盘车马达,带动一系列齿轮减速后,驱动啮合小齿轮,最后带动置于汽轮机和发电机联轴器之间的盘车大齿轮,使转子以约为2.38转/分的速度进行转动f) 盘车装置的主要零件有:盘车马达、减速用的传动齿轮以及啮合小齿轮,盘车大齿轮、啮合和脱开用的操纵杆、自动啮合的操纵机构等g) 盘车装置的齿轮传动原理如图40、图41“盘车装置传动齿轮系展开图”所示盘车马达轴12带动主动链轮30旋转,通过传动链条33,从动链轮61、蜗杆57、蜗轮18、蜗轮轴小齿轮17以及惰轮21来转动减速齿轮4,减速齿轮则用键与主齿轮轴2连接主齿轮轴2带动啮合齿轮6,啮合齿轮最终与转子上之盘车大齿轮啮合,带动汽轮机转子旋转h) 齿轮轴和齿轮的衬套均为含油复合轴套,有自润滑作用,蜗轮衬套和蜗杆上的推力面经油管用主轴承系统的润滑油来润滑,蜗轮和蜗杆的啮合点始终处于座架油槽的油位之下而一些高于该油位的齿轮啮合点则通过喷油嘴来供油润滑i) 啮合小齿轮可在啮合齿轮轴上移动,而啮合齿轮轴置于两块齿轮啮合板上,此啮合板又以主齿轮轴为支承轴转动在齿轮啮合板的上端以适当的连杆机构与操纵杆相连接,若将操纵杆置于“啮合”位置时,则啮合齿轮与盘车大齿轮相啮合。

若将操纵杆移至“脱开”位置时,小啮合齿轮即退出啮合设计时已考虑到小啮合齿轮的旋转方向和所处的位置,使得只要小啮合齿轮向盘车大齿轮上作用转动力矩,这转矩就会使它保持啮合状态两块挡块限制了齿轮的啮合深度当汽轮机转子的转速增加至反向驱动盘车装置时,盘车大齿轮对啮合小齿轮所施加的转矩,恰子反向使啮合小齿轮退出啮合位置,即盘车装置退出工作状态 图1  盘车装置传动齿轮轮系示意图图2  传动展开图1.2  检修工艺要求1.3  注意事项:b) 每项零部件从设备上移开时,作上标记,以便以后重新装配j) 盘车装置重新装配之前,确保所有要装配的零件无锈蚀,污物,颗粒等,必须用白布擦干净,尽管它们没有在运动机械上,但是棉纱、破布还是有可能引起事故k) 不用汽油作为清洁剂除非另有规定,要用煤油和工业酒精l) 任何情况下,包含垫片的接头被拆卸,再次连接时不能使用同一垫片,一旦垫圈被压,第二次使用时会使密封面不子;再者,密封面的缺陷会引起结合面漏油,最终损坏垫圈座1.4  盘车解体步骤:c) 拆除供油管、供气管和相应法兰m) 拆除自动控制接线;n) 拆除盘车电机电源线;o) 拆除盘车装置的安装用螺栓p) 拆解盘车装置,将盘车装置起吊放置在专用支架上,禁止啮合齿轮与地板接触。

q) 移去链盖,移去操作把和盖子,测量记录驱动链的偏差r) 拆卸内齿轮,把盘车装置上部转向下,把盘车装置放在支架上s) 齿隙测量:1) 在一侧固定齿轮轴2) 在另一个齿轮面长度方向的中间安装一指示表3) 通过指示表测量齿轮轴的间隙t) 测量记录齿接点:1) 对互锁齿轮负荷齿轮面侧的所有侧面刷上深兰色或红丹2) 转动齿轮,让深兰色面朝向其它控制方向的齿轮齿3) 检查其它齿轮齿面兰色标记的形状尺寸u) 测量并记录轴和轴套筒间的间隙a) 拆解空转齿轮和啮合齿轮b) 测量并记录轴和套筒间的间隙:1) 外径千分尺,测量并记录每根轴的直径2) 用柱形表或内径千分尺测量并记录每个套筒的直径3) 计算轴和套筒间隙并记录4) 检查每个齿轮的凹痕1.5  检查标准:d) 各传动齿轮啮合接触:长度≥75%,高度≥65%;v) 齿轮箱结合面局部间隙:垂直、水平≤0.05mm;w) 各进油管及孔应清扫干净、畅通;x) 顶杆与摆动轮外壳端面接触应紧密贴合;y) 摆动齿轮与转子齿轮间隙:顶部:≥1.50mm;两侧0.08—1.20mm;z) 盘形弹簧予紧值:0.20mm—0.50㎜;aa) 弹簧顶柱缓冲值:4㎜bb) SF复合衬套间隙:当55㎜<复合衬套直径D<100㎜时,间隙为D 0.280.25㎜;cc) 当100㎜<复合衬套直径D<200㎜时,间隙为D 0.400.36㎜;如果间隙超过最大允许值,更换轴套。

SF复合衬套间隙与轴的直径间隙为0.10mm—0.30㎜;dd) 装配后应检查各齿轮副的齿侧间隙为0.33mm—0.50㎜.1.6  调试、试运1.7  本体部分试运项目如下:e) 汽水管道的吹扫和冲洗;ee) 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ff) 油系统调试,油循环合格;gg) 顶轴油泵和盘车装置试验,校大轴晃动度;hh) 汽封系统的调试和试运;ii) 低压缸喷水试验;jj) 氢系统的冲洗和调整;kk) 配合热工、电气对电动、汽动、液动阀进行调整试验;ll) 主机冲转调试1.8  备品、配件表 备品、配件表附表35:表1  详见备品、配件附表:序号备品名称规格型号材 质单位在装量1推力瓦块套12推力瓦块套123推力瓦块套14推力瓦块套15推力瓦块套16推力轴承挡油环(左旋)只17推力轴承挡油环(右旋)只18推力轴承紧定螺钉M27140只29推力轴承螺母M27个210推力轴承弹簧垫圈27只1611推力轴承内六角螺钉M2775只1612推力轴承垫块件1613推力轴承均压垫块件1614推力轴承均压垫块件1615推力轴承定位螺钉件1616推力轴承推力环件217推力轴承调整垫环件218推力轴承球面圆柱头螺钉M825只219发电机轴瓦(汽端)Φ500付20发电机轴瓦(励端)Φ500付21发电机密封瓦(空侧)Φ500付22发电机密封瓦(氢侧)Φ500付23励磁机轴瓦Φ305付24励磁机油封环Φ305付25高压缸前轴承瓦块件426高压缸前轴承弹簧只427高压缸前轴承油封环套228高压缸前轴承橡皮圈只429高压缸前轴承垫圈只430高压缸后轴承瓦块只431高压缸后轴承弹簧只832高压缸后轴承挡油环套433高压缸后轴承橡皮圈只834高压缸后轴承垫圈只835高压缸汽动通风阀只236中压缸后轴承瓦块套437中压缸后轴承球面垫片件438中压缸后轴承平垫件439中压缸后轴承弹簧件440中压缸后轴承油封环件241低压缸轴承(电)套142低压缸轴承(调)套143高压转子联轴器螺栓42CrMo-5只1644高压转子联轴器螺母M52345—5(发蓝)只3245高压转子联轴器垫片16Mn-7个146高中压转子用六角螺母M102540Cr--5只2447高中压转子用紧定螺钉M1040只448高中压转子联轴器螺栓42CRMO-5只2449高中压转子联轴器专用螺母35CRA-5只4850高中压转子联轴器垫片16MN-7只151高中压转子联轴器专用垫圈10-0只2452中间轴联轴器螺栓157.24.41只853中间轴联轴器螺栓157.24.41只854中间轴联轴器专用螺母157.24.41只3255高压外缸螺栓φ16018542Cr12NiMo1W1V只456高压外缸螺栓M1504-9W17532Cr12NiMo1W1V只457高压外缸螺栓M1354-9W14732Cr12NiMo1W1V只458高压外缸螺栓M1153-9W16262Cr12NiMo1W1V只1259高压外缸螺栓M1554-9W17212Cr12NiMo1W1V只460高压外缸螺栓M1404-9W16892Cr12NiMo1W1V只1461高压外缸螺栓M1153-9W16262Cr12NiMo1W1V只462高压外缸螺栓φ14517402Cr12NiMo1W1V只463高压内缸螺栓M13048382Cr12NiMo1W1V只264高压内缸螺栓φ13511502Cr12NiMo1W1V只465高压内缸螺栓M130410732Cr12NiMo1W1V只666高压内缸螺栓M130410802Cr12NiMo1W1V只467高压外缸螺栓罩螺母M1554250只868高压外缸螺栓罩螺母M1504240只869高压外缸螺栓罩螺母M1354225只870高压外缸螺栓罩螺母M1404230只2871高压外缸螺栓罩螺母M1153200只2472高压内缸螺栓罩螺母M1304215只1673高压缸后汽封环付274高压缸后汽封环付175高压缸后汽封环付176高压缸后汽封环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