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家对不孕症病机认识论述总结一.对月经和不孕关系的认识不孕与妇女月经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调经是治疗不孕的首要条件,岭南各大名医的调经法各有高招,现简介如下:1.李丽芸提出了“调治月经周期法” 认为,调经以肾为根本,根据月经不同阶段处与不同的治法:① 经后至排卵期前为冲任、气血逐渐恢复之时,是肾中阴阳由阴转阳时期,治法以滋养肾阴为主,稍佐温肾助阳之品,取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则生化无穷之意② 排卵期为阴阳转化之时,在滋肾阴的基础上加行气活血之品,如丹参、当归、乌药等等,促使卵泡破裂排卵③ 排卵期后至月经前期,此期由阴转阳,阳气渐长,宜平补阴阳,常用归肾丸,肾精充盈,有利于胚胎着床④ 月经之后,血海空虚,阴分渐长,氤氲期间,阴阳气血互相转化,排卵之后,阳气渐长,血海逐渐充盈,因此,月经之后,应用滋肾阴为主的治法,氤氲期间应适当使用活血行气之品使阴阳气血达到平衡,排卵之后酌用滋肾助阳之品2.罗元恺则提出月经虽然由子宫排出,但与整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尤与肾、肝、脾、冲任更为密切可用下图关系表示:并提出了:肾气-天葵-冲任-子宫,这一“性生殖轴” 认为月经是性生殖轴通过子宫所排出的代谢物,其源在于肾。
肾以封藏为本,子宫内膜的充血增厚,目的是准备受精卵的着床孕育,在这一过程中,脾主生化气血和统摄血液,肝主藏血以维持滋养的功能,使子宫之血蓄积以备养胎若未有孕育,而血海己满盈,则通过肝气的疏泄,宜通血脉,合月经来潮,脏腑之间互相协调,共同调节子宫的定期藏泻功能子宫这种特殊的新陈代谢过程 具有显著的节律性,信而有期另外,月经的周期变化与人体阴阳二气的转化也有密切关系月经周期的变化也是子宫的一种阴阳变化调经之法要顺应其周期性的阴阳消长月经周期中的阴阳转化规律可用下图表示:3.岑观海认为:不孕务必以调经为先,调经首要就是调整肝、脾、肾三赃,其中以调肾为主因此他提出:①凡妇科之病, 皆由冲任劳损所致,而肾之虚衰, 冲任无不失调者夫善调冲任者, 必取之于肾, 肾固则冲任自调也②妇女不孕, 务以调经为先, 调经首调肝、脾、肾三脏肾乃先天之本, 肾气旺, 精血足,冲任通盛,月事如期,两精相搏,方能成孕若肾气不充,精血不足,冲任脉虚,胞脉失养,何孕之有?其症虽有肝郁、血瘀、痰阻之别,然是症皆以补肾益气为主,若兼肝郁 血瘀、痰阻者,佐以养血舒肝 活血行瘀、燥湿化痰之品,无不获助孕之功在治法上他主张应以攻补兼施为治, 按月经周期而调之。
经期则以理气活血, 化瘀通络, 以翼疏通道;经净后仍以补肾益气为法4.朱嘉扬也认为调整月经周期乃治疗不孕的关键用中药调整月经周期,乃是仿照卵巢周期性变化,在卵巢周期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治法与方药,从而调整月经周期,治疗不孕症具体如下:①在月经周期的前l3天.由于经血的排出,机体在生理上处于脾肾亏虚的状态,这时的基础体温呈低温相,为卵泡期,也称促性腺发育期用祖国医学的病理分析,应属于虚寒阶段,故这个时期用药,重在温补脾肾,调养气血,固摄冲任以帮助子宫内膜修复、增生并帮助卵巢中卵泡的发育临床上常用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鹿角胶、女贞子、熟地黄、怀山药、党参、当归、炙甘草等②月经周期的l3~ l6天,肾元阴精已至充盛阶段,必然要向阳转化,所谓“重阴必阳” ,此为肾中阴阳转化时期祖国医学谓之“真机”即卵泡发育趋于成熟即将进入排卵期,此时基础体温最低,治疗应以帮助排卵为关键,用药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补肾为原则,帮助成熟卵子排出为受孕创造条件③月经前期,也即黄体期,又称宫内膜充血脱落期,此时基础体温呈高温相,属中医病理的实热阶段治疗上可干补肾中配合行气活血调经,使月经按期而至常用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泽兰、牛膝、刘寄奴、香附、益母草。
选加山茱萸、黄精、枸杞子等;经量多者多用泽兰、刘寄奴,选加艾叶、阿胶、白术、墨旱莲、侧柏叶等;经量少者重用泽兰、刘奇奴、益母草;痛经者加台乌药、丹参、小茴香、元胡、青皮等二.对情志与不孕关系的认识西医认为,排卵是受大脑皮质控制的,所以要在兴奋的情况下,妇人才会排卵若是精神紧张必会影响受孕、月经等中医则认为情志跟肝有很大的关系,若是情志失调,则会导致肝郁气结,肝失疏泄,进而导致气滞、淤血等所以情志和不孕有者很大的关系现把岭南名医的论述作如下的简介:1.李丽芸:认为,女子七情致病有“易郁性” ,情志致病首先扰乱气机,导致气机不畅,所以肝气郁结是情志致病中较多见的类型肝气郁结导致的不孕症往往具有以下特征:① 生殖系统以无器质性改变居多② 肝肾同源,肝郁则肾虚,影响排卵、输卵管蠕动和黄体功能③ 气病及血,气滞不行,瘀血形成,成为影响受孕的新的病理产物④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继发生殖系统炎症和免疫性不孕治法上,李丽芸提出“治肝助孕七法” ,以疏、散、清、柔、补为治则,分别采用疏肝解郁法、清肝泻火法、清利肝胆湿热法、理气活血法、养血柔肝法、调肝健脾法、调补肝肾法;选用逍遥散、开郁种玉汤、龙胆泻肝汤、定经汤等方药,常用药物有青皮、麦芽、素馨花、乌药、柴胡、香附、郁金、白芍等。
2.罗元恺:认为女性以血为主,血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妇人血旺才能摄精成孕而五志七情等精神因素刺激过程、过久或失调,使中枢神经处于过度抑制状态,气机不畅,血行滞碍,可以致淤而致不孕治法上常用“行气活血”法治疗肝郁气结导致的血瘀证好用膈下逐瘀汤认为:瘀为有形之邪,阻碍气血之运行;颇欣赏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创制的几首逐瘀方药,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和少腹逐瘀汤等,认为王清任的气血观虽说理简略,但归纳了各种血瘀症状,并针对寒、热、虚、实等血瘀成因而组方,在血瘀的治法上独树一帜他善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痛经及瘀阻胞络(输卵管阻塞)之不孕症三.对脾与不孕的关系的认识痰湿的本质为脾虚,多见于肥胖之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六淫七情、饮食不节、房劳、工作劳累等均可导致脾虚脾气不健则水湿内停,聚而成痰,阻滞胞宫,精卵不能相合,导致不孕早在《傅青主女科·种子》中就有论述:“妇人有身体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乃脾土之内病也不知湿盛者多肥胖,肥胖者多气虚, 且肥胖之妇,内肉必满,遮隔子宫,不能受精 ” 在临床上,脾虚不孕的患者多见体型肥胖,且多属于现代医学领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多具有肥胖、多毛、月经失调等临床特征。
现代医学的治疗以促排卵助孕为主,但存在排卵率高、妊娠率低的缺点岭南名医在这一方面也颇有建树,简介如下:1. 李丽芸: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与肾虚、痰瘀有关,根据月经周期阴阳转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以补肾活血导痰法为主,创立了灵术颗粒、参芪胶囊序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法2.朱嘉扬:认为,肝脾二脏与月经也有密切关系,经血的充盈有赖于脾的化生,脾统血,使血能循经而下肝藏血,司血海而主疏泄,肝血足,冲任脉络充盈通畅才能使经血按时而下,因此只有肾、肝、脾三者功能正常在协同怍用下,才能有正常的月经及排卵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岭南医家对不孕的认识有以下特点:① 认为月经正常是正常受孕的必备条件,治疗时均以调经为主调经之法均是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处与不同的治法,但也略有不同,例如:李丽芸和罗元恺均是以月经周期中的阴阳变化为基础,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药来调整阴阳;罗元恺还提出“性生殖轴” ,以性生殖轴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整月经周期中的阴阳变化而岑观海则用攻补兼施的方法调经认为调经以调冲任和调肾为主,并兼有化痰、祛瘀之法朱嘉扬则中西医结合以西医的月经分期为基础,用中药调经,达到帮助内膜修复、排卵等目的,以助受孕。
② 他们均认为不孕和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此外还与个人的情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治疗上均采用疏肝、补脾、温肾之法③用药上以温肾,补血活血,行气之药为主如:青皮、柴胡、香附、郁金、川芎、当归、熟地黄、枸杞子、黄精、肉苁蓉、淫羊藿、鹿角胶、女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