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域健康 | 聚焦“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服务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泓域健康(MacroAreas Health)结合专业的运营服务队伍和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HPV中和抗体检测”等疫苗接种后效果评价服务,依托医疗机构和医生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作为一个平台型的运营服务机构,泓域健康致力于整合更多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和产品,实现服务全国的战略发展目标一、 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间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报告死亡数曾逾1900人第二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7037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告死亡数最高的年份整个80年代,全国狂犬病疫情在高位波动,年报告死亡数均在4000人以上,年均报告死亡数达5537人第三次高峰出现在21世纪初期,狂犬病疫情在连续8年快速下降后,重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至2007年达到高峰,当年全国报告死亡数达3300人在第三次疫情高峰前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遏制狂犬病的措施,包括落实人间狂犬病防控措施、建立狂犬病多部门防控机制、强化犬只管理和动物狂犬病防治,以及加强人用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质量监管等,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防治效果。
自2008年起,我国狂犬病疫情出现持续回落,至2014年报告发病数已降至1000例以下,较2007年的峰值下降了72%历史上我国所有省份均报告过人间狂犬病病例,近年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但其他省份也时有疫情报告1996-2008年,除西藏和青海外,其余29省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为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江西、江苏、湖北、河南、四川和安徽,报告病例占全国总数的86.9%2007年以来,狂犬病波及地区数呈下降趋势,但速度相对缓慢2007年全国23省共993个县(区)报告病例,2014年仍有567个县(区)报告病例2007年后,多数省份狂犬病疫情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疫情较重的省份下降显著,但疫情有向北和向西北地区扩展的趋势,河北、山西、云南、陕西、海南、重庆等既往报告发病数较少的省份曾一度出现疫情上升2012年后,各省疫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我国每个月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夏秋季高发,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8月2005-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的季节性特征存在差异,纬度越高季节性越明显,病例发病的时间相对集中病例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农民一般占病例总数的65%以上;男性病例数约为女性的2倍;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1996-2008年近25%的病例为15岁以下儿童。
病例主要由犬伤所致,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其他致伤动物包括马、松鼠、猪、蝙蝠、猴和獾等,但较为少见,仅占不到5%约50%伤人动物为家养,其中绝大多数家养动物未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流浪动物约占伤人动物总数的25%根据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估计全国年暴露人口数逾4000万部分狂犬病高发省份的监测显示,90%以上的暴露就诊人群为II级和III级暴露,其中III级暴露约40%全部暴露者中,约10%未全程接种疫苗;III级暴露者中,仅15%左右接受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绝大多数病例由狂犬病病毒街毒感染所致,但也有少量由狂犬病毒属相关病毒感染致病的报道分析二、 狂犬病病死率高危害极大狂犬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它是有史以来病死率最高的疾病(病死率为100%),狂犬病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有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达5.9万人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间狂犬病发病数为202例,死亡人数为188人,病死率较高2021年1月至3月,中国人间狂犬病发病书为13人,死亡12人,病死率较高三、 中国RABV的动物系统发育与进化分析科研人员从177个阳性脑组织样本中总共扩增到了108个完整的N基因。
在这些样本中,科研人员分析并选择了代表不同年份,动物种类,疫情程度和地点的78种,连同来自中国以及邻国和其他国家的222种参考序列进行系统发育特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动物RABV分布在4个主要的进化枝中:亚洲(Asian),世界性(Cosmospolitan),北极相关(Arctic-related)和印度次大陆(IndianSubcontinent),以及这些进化分枝中不同的子分枝其中,亚洲进化枝是最普遍的进化枝,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要通过狗传播通过查阅文献研究人员发现,雪貂獾(ferrtebadger)RABV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这仅在中国有报道印度次大陆的进化枝在中国还没有被发现,直到2017年在靠近尼泊尔的西藏边境地区发现了由一只当地流浪狗咬伤的人类病例,仍然是迄今为止在中国确认的唯一的印度次大陆分支RABV紧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对于不同亚类的时间排序,重新定位了1969-2018年期间分离的具有代表性的1,118个中国毒株其中55个中国RABV序列在1969年(最早提交)至2003年分离自2004年开始进行官方狂犬病监测后,提交给GenBank的基因序列表明,大多数狂犬病爆发是由亚洲毒株(93.3%)引起的,其他3种毒株的参与有限。
在亚洲类群中,SEA1亚类群在中国狂犬病毒株中占主导地位(70.1%),其次是SEA2(16.7%)此外,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的许多SEA3毒株在遗传上接近中国云南和广西流通的一些毒株,这表明SEA3毒株可能由中国传播至接壤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和韩国之间的边境地区也发现了同样的传播迹象这种相似性令人担忧,因为中国周围有14个毗邻的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有狂犬病流行,在这些国家中,人们尚未对狂犬病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特征进行充分研究在中国,狂犬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015-2018年更是导致每年几百人死亡超过95%的人类狂犬病病例来源于患狂犬病的狗相比之下,中国报告的动物狂犬病病例数却远低于人类狂犬病病例数;仅有几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动物狂犬病病例报告给国家兽医当局,且报告中国动物传染病月度信息的唯一官方杂志是《兽医通报(VeterinaryBulletin)》即便如此,这类零星的研究仍表明野生动物狂犬病在赤狐(VulpesVulpes),貉(Nyctereutesprocyonoides)和鼬獾中都有增加四、 狂犬疫苗企业竞争格局:辽宁成大批签发量较多从供应企业来看,辽宁成大凭借产能优势占据着过半的市场份额。
我国生产狂犬疫苗的企业有辽宁成大、广州诺诚、宁波荣安、河南远大等其中辽宁成大占据狂犬疫苗市场的批签发量占比达到47.2%;其次,宁波荣安与大连雅立峰的批签发量占比分别为24.7%和7.5%;此外,成都康华三代狂犬疫苗的批签发量占比为4.7%五、 中国狂犬病发病数量、死亡数量及发病率与死亡率得益于狂犬疫苗的推广,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发病人数从2010年2048人下降至2020年的202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发病人数为70人;死亡人数从2010年2014人下降至2020年188人,截至2021年1-5月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为66人2020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144/10万,死亡率为0.0134/10万;2019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为0.0208/10万,死亡率为0.0198/10万六、 中国狂犬病疫苗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均保持在5000万瓶之上2019年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为5883万瓶,同比下降6.5%,批签发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与行业事件导致长生生物停产及行业监管趋严有关截至2020年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为6563万瓶,同比增长11.56%。
我国人二倍体狂苗批签发量从2016年的29.51万剂增长至2020年的370.36万剂,复合增长率高达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