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翠湖导游词第1篇:昆明翠湖公园导游词 昆明翠湖公园导游词 翠湖公园是昆明市区最美丽的公园之一,许多游客都会去参观,导游要做好翠湖公园的景点解说,具体介绍给游客了解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昆明翠湖公园导游词,愿望可以关怀大家 昆明翠湖公园导游词篇1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原名菜海子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美丽,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 翠湖公园内纵贯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是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两道长堤,分湖为四堤畔植柳,湖内种荷,荷柳相映,清翠秀丽两道长堤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特殊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天有成千上万只北方飞来的红嘴鸥在翠湖越冬,嬉闹戏水,争抢食饵,给翠湖增加了无限的情趣。
这是由于昆明四季暖和如春,适合海鸥过冬,加之昆明人视鸥如友,疼惜海鸥,昆明市政府也规定不准捕获海鸥,不准放爆竹惊吓海鸥 这样,红嘴鸥与昆明人结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们就飞来昆明过冬,第二年34月,它们又离开昆明飞往我国东北及西伯利亚等地 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很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冬春季节,上万只红嘴鸥云集翠湖,成千上万的人投食喂鸥,成为春城一大景观 “翠湖”面积21公顷,水面就占了15公顷两道长长柳堤呈“+”字交汇于园心,把全湖分而为四南北横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间云南总督阮元仿西湖“苏堤”美韵修筑,东西纵堤叫“唐堤”,于民国年间修建两堤交接处,是湖心小岛,以湖心亭为主轴,构成中心游区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阁外型美观,飞檐黄瓦,点缀着翠湖春色,亭内有前后两个内院,为各种展览举办之地 湖心亭西侧有建于嘉庆年间的莲华禅院和放生池,是出名的“濠上观鱼”处,如今禅院变为游艺宫,“放生池”成了一座水上园林;西北角有“来爽楼”,设有流冰场;西南角是“葫芦岛”;棕榈直立,东南角有一个由三个半岛连成的大花园为“水月轩”花木繁盛;东北角有“知春亭”,逢节便有人聚此对唱山歌,别有一番情趣。
如今的翠湖之美,又增加了洁白的红嘴鸥,从头年11月到次年3月,成群地从遥远的北方飞到这儿过冬,一年一度,从不间断翠湖观鸥”已成为昆明最热门的景观之一 昆明翠湖公园导游词篇2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五华山西路,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占地面积21公项元朝以前,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稻田、菜园,所以又叫“菜海子”明朝沐英在翠湖西面湖畔“种柳牧马”清初藩王吴三桂“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改名“洪化府”,后又改称“承华浦”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堤畔遍植垂柳,湖内多种荷花,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是昆明城老十景之一文革期间,无人问津,几近荒废 听说翠湖公园现在是欣赏海鸥的季节,近在咫尺,却无暇顾及,先远后近,是我的旅游方案昨天去云南大学办事,看到前面气氛异样吵闹,走到近前,才发觉是翠湖公园虽然没带相机,还是忍不住“忙里偷闲”,“钻”进去转悠了一大圈。
在网上找了一些照片,胡乱凑合一篇游记) 冬天进入翠湖公园,就等于走进了鸟的世界,天上飞的、水面游的全是 红嘴鸥以及少数别的什么鸟类,叽叽喳喳、人欢鸟鸣,吵闹非凡 翠湖公园简介:翠湖公园在昆明城中,明代以前是滇池一个漂亮的港湾,清初成为旅游胜地翠湖现有二十一公项园内雕梁画栋,碧波涟漪……杨柳拖青,姹紫嫣红,清爽秀丽,舒适幽雅翠湖春晓”、“翠湖嬉鸥”让人流连忘返 二十多年前的翠湖公园可谓冷冷清清,一潭死水,几个老翁……近年来,新增加了不少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精致玲珑,亭阁均有匾对,歌咏园中的景观观鱼楼前有黄奎光书题联云:“有亭翼然,占绿水特殊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翠湖公园大致上可分为五个景区:东北面有个竹林岛,这里人最多,人们自发地在此唱歌跳舞,也有“讨钱”的,装扮得怪模怪样,着实大刹风景;东南面是金鱼岛,环境清幽;中部是“湖心亭”,亭台、楼榭、曲廊环围着一渺池水;湖心亭东面的“唐堤”右侧是“水月轩”;湖心亭西南面是棕榈岛不过,游玩公园我不是很宠爱,一般到了城市,公园是不去的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体型大小与鸽子相像红色的小嘴扁扁的,尖端呈黑褐色,身体大部分为白色,展翅高飞时,翩翩如同白衣仙子。
该鸟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就迁移到高原湖泊、坝塘和水田中越冬在云南的高原湖泊中,秋冬季都可发觉 静若处子红嘴鸥一但宁静下来,便犹如江南水乡的鸭子,来回于湖面畅游,特殊可爱大部分时间,则在游人的欢呼声中,在湖面上空飞行回旋自上世纪的八十年月末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就象滇池海埂,其中有一部分就在翠湖栖息每年此时,“逛翠湖,赏海鸥”便成为游客的一大乐趣尤其是冬季,在翠湖,外地游客能对昆明“春城”留下深刻的印象 昆明翠湖公园游记篇3 我们一下飞机,就感觉一阵阵凉快扑面而来,不知不觉已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住在一个公园叫“翠湖”的岸边上! 走进翠湖公园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开着粉红色和洁白色的荷花风轻轻吹拂,荷花摇动着,走近一看,池塘里还有小鱼,它们“东跑西蹿”似乎在捉迷藏有孩子们跑来跑去,老人们有的闲逛、跳舞、做操、打拳,有的在凉亭里拉“二胡”,有的在公园里大声朗读英语,有的背着音箱在公园里尽情的唱歌,仿佛在开一个盛大的“音乐会” 我听我爸爸的一位同事讲起,夏天结束后,到了冬天,冬天的翠湖还是一个快乐、吵闹的公园冬天红嘴鸥就会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的翠湖。
红嘴鸥在翠湖公园“飞来飞去”它们特别宠爱这个四季如春的地方每当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来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来这儿欣赏红嘴鸥,人们把公园挤得“水泄不通”!给它们喂吃食物,红嘴鸥也乐得快乐的“自由拘束”飞行,成了“翠湖”公园一道漂亮的景象! 猜你感爱好的: 1.云南旅游导游词 2.云南景点导游词 3.昆明翠湖公园导游词 4.介绍昆明的导游词 5.昆明市区导游词 第2篇:翠华山导游词 翠华山位于陕西西安,秦岭北麓,以下是整理的翠华山导游词,欢迎参考阅读! 翠华山导游词 1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2021年3月国土资源部首批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而且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202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公园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争辩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国语》记载:"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史记》等也有此记载据推想,翠华山山崩地震诱发形成,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为《国语》,其它关中地震对翠华山山崩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翠华山山崩总面积5.2平方公里,倒石量达3亿立方米,目前初步开发1.5平方公里,分布在水湫池、甘湫池、大坪三处,主要由残峰断崖、倒塌石海、堰塞湖三大部分组成 残峰断崖主要指玉案峰、甘湫峰、翠华峰及形成的山崩临空面三峰鼎立,负势竞上,突兀险俊,直冲云霄"南望终南如翠屏环列,芙蓉万仞直插青冥"(清·陕西巡抚给乾隆奏章)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唐·王维《终南山》)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牛背梁国家羚牛自然疼惜区的缓冲区,也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一级开发区,陕西省闻名风景名胜区据《西京胜迹图志》载,翠华山自秦汉唐王朝起被辟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长安八大寺院围绕其周汉武帝因"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于公元前112年在翠华山拜谒太乙神,故翠华山又名太乙山,太乙山至今在东南亚等世界华人地区享有盛名 "终南毓秀太乙钟灵 始悟翠华招汉武;冰洞垂凌龙湫池玉 应知胜景在长安"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不仅有山崩湖光、奇石异洞,气概蓬勃的天崩地裂壮景,更有其深厚的大文化、大自然背景和优质服务。
当您在欣赏山崩奇观同时,更多的会感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和地质遗迹与自然文化的相融,开发与疼惜的可持续进展 翠华山导游词 2陕西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距西安30公里,是秦岭终南山的一条支脉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山崩地质遗迹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2021年3月国土资源部首批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而且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202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翠华山属秦岭山脉,由中元古界变质杂岩组成,受混合岩化作用猛烈影响,山崩颗粒大,呈多种样子断裂,是国内外学者进行混合岩化作用争辩的自然试验室秦岭北麓大断层从翠华山北侧通过,该断层目前仍在活动,一万年以来平均每年上升1.73~3.4毫米猛烈的断裂活动,加上构成翠华山山体的岩石质坚性脆,又地处地震带,从而引起山体崩落这里的山崩地质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山崩地质景观,如山崩悬崖景观、山崩石海景观、山崩地堆砌地窖景观、山崩堰塞湖景观、山崩瀑流景观及山崩形成的各种造型奇石景观等,秦岭北坡的两个堰塞湖——水湫池和甘湫池就是山崩形成的翠华山山崩地貌类型之全、保存之完整典型,为国内罕见,堪称“山崩地质博物馆”,在争辩秦岭和关中平原形成历史及山崩地质作用类型上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第3篇:翠华山景点导游词 翠华山景点导游词3篇 翠华山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处秦岭北麓,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下面是翠华山景点导游词,愿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1:翠华山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翠华山参观游览,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原名太乙山,传奇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炼,所以有"太乙"之称翠华山自秦王朝起,已是历代王朝选为皇家"上林苑"、"御花园"之地秦始皇曾经在此狩猎休闲,汉武帝曾在此设立祭天道场,秦圣宫是唐王李世民避暑消夏行宫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二千年来的人文渊源被人们视为"三秦"旅游胜地翠华山是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原名"太乙山",传奇太乙真人在此修炼,而得此名翠华山始自中国秦王朝,是历代王朝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
秦始皇在此狩猎休闲,汉武帝设立祭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