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发展战略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发展战略21.2 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发展情况简介1.2.1 天威集团晶体硅光伏产业基本情况介绍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 1958 年,集团公司拥有 15 个控股(全资)子公司,总资产 108 亿元,占地 120 万平方米,员工近 8000 人,是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河北省大型支柱性企业集团2001 年在上海沪市发行 A 股股票,2004 年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 29 家最具成长性企业之一,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第 39 位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在全国变压器行业居第一位天威集团也在新能源行业全面布局,已全面进入晶硅太阳能光电、薄膜太阳能和风电领域集团公司密切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紧跟国家能源发展政策,以敏锐的市场触觉和超前的战略眼光,于 2002 年以光伏产品为切入点进入新能源领域天威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天威保变参股的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晶体硅光伏企业之一2004 年公司取得 UL、CE、IEC、TUV 和 ISO9001 等多项国际认证,2005 年已形成硅片 95MW、电池片 60MW、电池组件 100MW 的生产能力,具备完整产业链,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光伏应用系统制作及电站工程施工经验,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着良好的销售业绩和品牌信誉。
到 2008 年三期工程建成后,公司将具备 600MW 年生产能力2005 年 10 月,天威集团进入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该公司是生产多晶硅材料的高科技企业,总投资为 12.9 亿元公司 1260 吨多晶硅生产线是原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多晶硅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该项目于 2007 年 2 月 28 日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目前已逐步量产2007 年底,天威集团相继投资建设了两个 3000 吨级多晶硅项目,分别是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和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股) 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成都市新津县,依托于新光硅业技术,预计年产 3000 吨多晶硅该项目计划投资 27 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为二年,将于 2009 年底建成投产,2011 年达产,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 50 亿元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预计年产 3000 吨多晶硅计划投资 22 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为二年,将于 2009 年底建成投产,2011年达产,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 50 亿元由天威集团控股的西藏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企业,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最早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
目前主要产品有太阳能电站系统、太阳能电池组件、跟踪式光伏系统、聚光跟踪式光伏系统、平板式光伏系统、光伏水泵系统、风光互补复合能源系统和光电水净化系统等 30多种产品已经在西藏、四川、北京、安徽、云南等地区建设了 58 个光伏电站和4000 多个户用光伏系统,3500 多套光伏路灯并通过 ISO9001、ISO14000 体系认证和 IEC61215 产品认证2007 年 10 月底,天威集团计划投资 54 个亿,在四川省双流县建设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从事下游产品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及应用产品的生产、销售1.2.2 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简介1.2.1.1 企业概况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天威集团紧跟国家发展政策,密切关注世界能源形势,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输变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双主业”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产业园基地位于成都双流西南航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 734.24 亩,总投资 54 亿,采用国际一流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下游产品——晶体硅硅片、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及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服务公司聚集国内外光伏界一流专家,组建了一流的技术团队。
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均为从美国、瑞士、德国、荷兰和意大利进口的世界一流光伏产业专用设备公司产品具有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的特色,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拟与国内外多个科研院所合作,配备国际最顶尖的光伏检测和实验设备,聘请多位国际技术领军专家为顾问组成研发中心,把握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7 月,公司下设硅片、电池、光伏组件、光伏材料四个子公司现在正处于建设阶段,光伏组件公司将于 2008 年 8 月建成投产;硅片公司将于 2008 年 10 月投产;电池和光伏材料公司将于 2008 年底建成投产1.2.2.2 发展规划项目分三期实施,累计占地 1000 多亩,总投资约 54 亿一期用于多晶硅硅片200MW、单晶硅片 50MW、光伏电池 100MW、光伏组件 60MW 生产线建设;二期用于多晶硅硅片 300MW、单晶硅片 100MW、光伏电池 200MW、光伏组件 60MW生产线和光伏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三期主要为多晶硅硅片 500MW、光伏电池300MW 和其他光伏产业相关项目的建设建成后的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将形成一条从硅片加工、太阳能电池片到太阳能组件等相关产业的硅产业链和完整的光伏产业群。
依托于天威集团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技术团队,天威新能源必将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第一方阵的领军集团第二章天威新能源控股公司战略环境分析所谓战略环境,是指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着重考虑的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总和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如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以及行业状况,如行业结构、行业状况、竞争状况等因素内部条件分析主要是针对影响企业实力的内部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如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人财物资源等公司战略环境分析的任务是,通过外部环境分析明确公司将要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通过内部条件分析明确公司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 ,从而为制定能够发挥优势、克服或弥补劣势的企业战略及其实施提供依据战略环境分析的基本框架如图 2-1 所示:72.1 宏观环境分析2.1.1 世界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情况自 2000 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景气周期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世界经济已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05 年增速 4.9%,2006 年是 5.1%,2007 年是 3.5%经济发展需要能源作支撑,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2000~2007 年间,煤炭消费增长了 35.8%,天然气 19%,石油 13.5%2007 年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平均占 35.6%(比 2006 年 35.8%下降 0.2%) 、天然气平均占 25.6%(比 2006 年 23.7%上升 1.9%) ,煤炭平均占 28.6%(比 2006年 28.4%上升 0.2%) ,核能平均占 5.6%,水力平均占 6.4%目前—次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共占能源消费的 80%以上,仍然在能源格局中处于主体地位目前,全球化石能源的储量和供给潜力很不平衡,根据《BP 世界能源统计 2008年 6 月》的估计,全球煤炭可用 133 年,天然气全球储采比 60 年煤炭和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化石能源,提供了全球 60%以上的电力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化石能源价格变动对储量和供给潜力高度敏感,使石油成为一次能源中最为脆弱和价格最容易波动的品种,这一问题在近年来尤为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快速上涨的同时,供给和探明储量却降到接近零增长的水平,加上自然环境、地缘政治、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造成供给的不稳定性增加。
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到本世纪中期地球的化石能源存量会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是大势所趋另外,由于过度依赖石油,石油供应国和需求国之间政治形势紧张,严重威胁各国持续、稳定的发展,能源多样化战略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许多国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使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相对于其他能源,光伏发电在能源有限性、环境保护、设备免维护等方面的优势明显,随着国家支持政策不断落实,光伏发电完全具备大规模高速发展的条件2.1.2 技术发展对产业的影响2.1.2.1 科技发展对晶体硅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技术进步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几十年来围绕着降低成本的各种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表现在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硅片厚度持续降低、产业化技术不断改进等方面,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和促进晶体硅产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 1954 年第一个有使用价值的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 6%)的诞生“导致使无限阳光为人类文明服务的新时代的开始”起,到 1958 年太阳电池开始在空间应用、上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在地面应用。
从第一个光伏组件售价 1500 美元/Wp 下降到到300 美元/Wp、继而到本世纪初的 3 美元/Wp 等,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先进技术不断向产业注入,使商业化电池技术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商业化晶体硅电池的效率达到 15%~20%(单晶硅电池 16%~20%,多晶硅 15%~18%) ;商业化非晶硅薄膜电池效率也不断提高,其中单结非晶硅电池 5%~7%,双结非晶硅电池效率在 6%~8%之间,非晶硅/微晶硅迭层电池效率在 8%~10%之间,而且稳定性不断提高光伏电池经过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到第三代阶段,转化效率提高了 5 倍,生产成本降低了 2 个数量级光伏产业技术和光伏系统集成技术与时俱进,共同促使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和光伏市场及产业的持续发展2.1.2.2 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多晶硅锭和硅片制造工艺技术采用大型热交换铸锭炉,应用定向固化技术,有效控制热量的输入和输出,在较低的温度梯度下生长多晶硅锭为使切割损失更少,各企业正研发采用更细的切割线使硅片厚度向 160 微米发展制造出的硅片在少子寿命、电阻率等方面有着优秀的物理性能电池片制造工艺技术采用铝背场技术,减少少子在背面的复合率;磷吸杂技术,吸除电池体内过渡金属杂质,从而大幅度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丝网印刷技术,与蒸镀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重复性;采用了表面钝化和体钝化技术,提高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1.3 产业政策分析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比传统能源高,全球范围内光伏市场的需求更多是外生性的政策推动,光伏产业 95%是政策市场,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增长将取决于产业政策扶持的强弱2006、2007 年欧洲光伏市场分别占世界光伏市场的约 60%和 71%,欧洲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而且在持续增长,这主要因为欧洲大部分国家实施了“上网电价法” ,使欧洲光伏市场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启动92006、2007 年亚洲的光伏市场分别占世界市场的约 25%和 15%,市场份额明显在缩小,主要原因是,亚洲的光伏市场主要在日本,而日本已经结束了政府补贴政策从国内来看,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05 年,中国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 ,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并出台了系列相关配套政策2007 年 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8 年 3 月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但上述法规和政策的实施情况尚不到位,对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亟待改进和解决全球光伏市场的阶段性转移,并非来自于市场真实需求的结构性调整,而是来源并取决于政策力度,轻微的调整会带来整个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较大变化,市场需求对政策的敏感性远高于其他能源产业,这正是当前全球光伏市场的基本特征。
从我国光伏产业来看,我国新能源产品主要市场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