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新三板转板 IPO 步骤、 难度和注意事项总结据统计 , 截止至 11 月 23 日, 新三板共有 227 家已接受上市的挂牌企业其中当前有 154 家仍处于可交易状态 , 这也是当前新三板持续吸引投资者目光的一大热点与此同时 , 国务院、 证监会对西藏地区、 东北地区及贫困地区的 IPO 支持政策频发 , 也促使部分拟上市企业根据政策要求变更注册地址 , 以追求更快地走完IPO 流程当前已有 5 家企业完成注册地址向政策支持地区的迁移 , 8 家企业拟变更其注册地址而已接受的227 家企业中则有10 家已经位列政策扶持地区一、 新三板的转板 ( IPO) 步骤简析第一步 IPO 企业要 IPO, 首先得经历 IPO 阶段根据现行标准 , 不再强制要求间超过一年由于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完成了股改等规范性的资本操作IPO 时, 成为公众公司 , 因此有利于这些企业快速经过阶段比如 , 4 月 8 日, 海容冷链开始进入 IPO 上市期 , 同年 11 月 4 日海容冷链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其完成上市工作耗费的时间约为半年。
如果企业进入上市 , 首先要向证监会申报备案 , 而期间这些股票若无重大事项 , 则仍处于可交易状态 , 而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进入的机会第二步证监会受理后停牌如果说企业宣布 IPO 无法证明其决心 , 那么当证监会受理其文件后 , 这一切就更明朗了 , 依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 ( 试行 ) 》 4.4.1 条规定 , 企业随后须在新三板停止转让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1 月 4 日海容冷链向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A 股股票并上市的申请, 并于11 月6 日领取了《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自11月 9 日起,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暂停转让至今第三步取得上市批文摘牌根据相关规定 , 在新三板二级市场参与进去的投资者 , 当标的 IPO 后, 这些投资者还面临着一年的锁定期考虑到一年的锁定期 , 投资者即使没有在股价最高点退出 ,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 Pre-IPO 标的上市后 , 其估值终将向 A 股的同行业平均估值修复从现有的平均估值水平来看 , 作为稳健的价值投资在几年间获得两倍甚至数倍的收益 , 相信也远远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了。
搞清楚变现路径后 , 面对可观的预期收益率 , 投资者该什么时候下手呢 ?机构人士表示 , 当投资者看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做市商选择退出 , 而这家企业又已经接受完 IPO 此时或许是最佳的进入时机至于投资标的的选择 , 最重要的还是行业 , 应该选择行业估值相对 A 股具有较大折价的 , 而且不是处于行业景气周期顶端的公司除开户资金达到 500 万元准入门槛的新三板合格投资者外 , 其它投资者是否有机会参与 ? 除去垫资开户 , 此前市场有消息称 Pre-IPO 的企业股东中有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 , 其持有拟上市公司股票必须在申报前清理虽说没有正式文件 , 但最好还是避免以这样的方式进入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二、 四个冷门致命问题1、 主要经营一种业务《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要求拟上市企业主要经营一种业务, 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仅仅要求拟挂牌企业业务明确且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这样一来,某些符合新三板业务资质要求的挂牌要求并不见得会符合创业板业务资质要求例如某拟IPO 的新三板挂牌企业经营 A、 B 、 C 三种 ,且三种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0%、 40%和 20%, 这种情况在新三板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如果冲刺创业板 ,那就麻烦了 :很明显 , 这不是主要经营一种业务。
有人会说 , 既然创业板有这要求 , 那我冲刺中小板或者主板啊虽然中小板和主板的上市要求没有明确提出主要经营一种业务 , 可是当前很多拟 IPO 的新三板企业的体量恐怕是难以达到主板和中小板的潜在要求 508 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以上市当年统计的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的均值是拟 IPO 企业最近两年 ( 、 ) 累计净利润的1.29 倍, 而且成功上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呈上市趋势 , 这还只是创业板 , 主板和中小板的实际上市门槛更高达标了 , 实际上没那么简单,因此你别看自己财务要求仿佛2、 最近两年无重大变更除了主营业务要求 , 管理办法还要求拟上市企业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 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 而如果是冲刺中小板或主板 ,要求的则是最近三年没有以上变化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3、 无潜在股权纠纷管理办法还要求行人的股权清晰 , 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发行人的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 在中小板或主板上市同样有这样的要求虽然发布 IPO 的企业基本上暂时没有什么重大权属纠纷 , 可是不排除未来潜在的权属纠纷。
此话怎讲 ? 新三板企业股权质押次数呈爆炸式增长 , 这其中不乏很多拟 IPO 企业根据掘金三板研究中心的数据 , 截止 6 月 13 日 , 183 家拟 IPO 企业中 , 参与股权质押的就有 32 家, 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 , 公司无力偿还贷款 , 股权纠纷将很有可能发生 , 关于这一点 , 拟 IPO 企业还是应该留意 , 以免出现意外4、 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办法还要求拟上市企业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事会、 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 董事会秘书、, 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 董审计委员会制度 , 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虽然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挂牌前经过了股改 , 可是当前独立董事制度、 董秘制度和审计委员会等制度依然有待健全这个当然不是说花钱聘请个独立董事或者全职董秘这么个简单事 , 要形成一种规范的运作机制 , 光凭突击恐怕不够好在即将到来的分层有望改变新三板挂牌企业无专职董秘的历史除此之外 , 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注意 , 譬如拟 IPO 企业的经营业绩不能对税收优惠有重大依赖、 不能对单一客户有重大依赖 , 近三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等等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当然 , 必须说明的是 , 我们做这些提醒并不是像某些市场人士那样劝三板企业不要再提 IPO 的事 , A 股排队企业确实众多 , 冲刺 IPO 也会带来很高的机会成本 , 然而这不应也不能是企业放弃 IPO 的主要原因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应该是国家倡导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而且各个层次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譬如转板 , 美国的 OTCBB不也有企业转向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吗 ? 再者 , 如果没有挂牌企业 IPO 成功 , 何以激励众多的新三板企业在现阶段 , 新三板的融资和流动性功能确实有待提高 , 投资人经过二级市场退出的概率不大 , 兼并收购和 IPO 上市确实是一条现实途径 , 有部分企业冲刺 IPO 并不是坏事 , 有好企业走 , 也会有好企业来 , 最重要的是上层能够想办法留住好企业不然 , 纵然排队难熬 , 也会有一堆企业选择排队 , 反正自己不去排 , 别的企业照样会排队在三板整体流动性缺失的背景下 , 企业融资也遇到了一定阻力 , 因此 IPO 便成为企业快速融资的最佳选择由于新三板挂牌与 A 股上市标准存在不少差异 , 因此新三板企业如想顺利 IPO, 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只有练好内功 , 规范企业经营及平时操作流程 , 才能保证企业上市进程的顺利进行 , 在获得资金的同时给予投资者稳定回报。
三、 关于新三板转 IPO 十大注意事项企业在从新三板转到 IPO 的时候 , 很有可能是互相冲突进退维谷的问题较之大家热切期待和念念不忘的新三板转板制度 , 显然马上要推出的分层制度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 很多优秀的企业已经准备忘掉过去重新出发去申报 IPO 了 的上半年应该是第一个高峰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尽管新三板挂牌和 IPO 上市都是一个企业成为一个公众公司 , 可是其差异还是明显的而且是本质性的 , 不论是审核要求还是企业质地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 企业在从新三板转到 IPO 的时候 , 很多问题不是延续的问题 , 更不是一劳永逸的问题 , 而很有可能是互相冲突进退维谷的问题关于新三板挂牌企业转 IPO 的关注问题 , 小兵根据自己的想法总结了以下几条 , 不一定准确 , 仅供参考 :关注要点一 : 财务指标的对比性问题新三板挂牌尽管也会进行财务规范 , 可是规范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存在差异 , 而且由于各种原因新三板企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财务调整的情形 ( 比如粗略计算财务指标、隐藏利润虚增成本、 存货盘点流于形式等 ) 如果这样 , 那么后续 IPO 的审计报告可能会与新三板的审计报告在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注要点二 : 核查和信息披露的口径问题新三板挂牌企业要进行一系列的整改和规范措施 , 可是这样的处理有可能与 IPO 的标准有着一定的差异 , 这就导致后续 IPO 披露的口径和内容与以前的内容存在差异最典型的比如 : 财务数据调整问题 ( 前面提到 ) 、 历史沿革披露问题、 业务模式描述问题等关注要点三 : 信息披露的疏漏或不一致的情形在新三板挂牌过程中 , 有可能会因为企业规范意识不强导致某些信息不能及时披露 , 那么就有可能在 IPO 的时候重新发现 , 那么这就导致可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