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咸味膨化零食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手册(参考)

刘****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8.64KB
约78页
文档ID:247623700
咸味膨化零食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手册(参考)_第1页
1/78

咸味膨化零食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手册xx有限公司 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 4第二章 目标管理 12一、 目标管理的含义 12二、 目标管理的过程 13第三章 平衡计分卡 16一、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与功能 16二、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 19第四章 绩效 23一、 绩效的内容 23二、 绩效的方式 24第五章 绩效沟通 27一、 沟通的含义及过程 27二、 绩效沟通的意义 28第六章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 32一、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依据 32二、 不同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与比较 33第七章 绩效评价的流程 41一、 绩效评价的原则 41二、 绩效评价的过程 44第八章 薪酬的内涵及其功能 47一、 报酬的概念 47二、 薪酬的基本功能 48第九章 薪酬管理概述 51一、 注重本土化与人性化的薪酬制度 51二、 薪酬管理的内容 51第十章 市场薪酬调查 57一、 薪酬调查的内容 57二、 薪酬调查的目的 59第十一章 薪酬水平决策的影响因素 62一、 其他因素 62二、 法律法规因素 62第十二章 员工福利概述 66一、 员工福利的定义 66二、 员工福利的特点 66第十三章 员工福利设计与管理 68一、 法定福利 68二、 员工福利设计的流程 73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咸味膨化零食是指以薯类、豆类、谷类等为原料经过加压、加热处理后使原料本身的体积膨胀,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制成的食品。

消费者选择零食时,口味仍是最重要的因素,咸味作为近年来最流行的口味之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咸味食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咸味膨化零食是咸味食品的细分产品之一,伴随咸味食品市场的扩大,咸味膨化零食市场规模也逐渐增长随着居民消费方式多元化、休闲化发展,咸味膨化零食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市场增速有所放缓,预计2020-2026年,我国咸味膨化零食市场规模将从160亿元增长至2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以上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咸味膨化零食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食品添加剂等供应层,包括谷物、豆类、薯类等原材料,其中薯类是咸味膨化零食中占比最大的原材料,2020年达到60.8%以上,其次为谷物类,占比达到28.4%目前来看,薯条、薯片等薯类咸味膨化零食仍是市场主流产品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内谷物、豆类、薯类等原材料资源丰富,为咸味膨化零食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下游销售渠道来看,咸味膨化零食销售渠道包括超市、便利店、专营店等线下渠道和电商平台、垂直平台等线上渠道,目前来看,线下渠道仍是咸味膨化零食主要销售渠道,其中超市、便利店合计销售占比接近70.0%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以及电商市场快速发展,咸味膨化零食线上销售规模在不断扩大,未来线上销售占比将逐渐提升。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咸味膨化零食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市场占比较大的咸味膨化零食品牌有达利、旺旺、百事、好丽友和上好佳等,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咸味膨化零食行业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的壁垒逐渐升高,其他企业进入该市场的难度增大但由于零食消费者忠诚度不高,且零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新进者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未来咸味膨化零食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近年来,得益于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咸味膨化零食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由于市场逐渐饱和,咸味膨化零食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我国咸味膨化零食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他企业进入该市场的难度较大,但随着市场不断发展,未来咸味膨化零食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布局、集群发展”思路,突出点轴开发,推进网络开发,努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西段优化新型工业布局强化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珠三角、中原经济区以及合肥都市圈合作发展,突出点轴开发,推进网状开发,形成“四极两廊五带”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新格局以主城区为核心,实施高密度高层次开发,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空间布局紧凑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充分发挥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城为中心,以开发区为载体,以重点镇为补充,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主导、适度多元,合力推进网络开发,实现产城融合。

完善主城区与县域各节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流动,降低商务成本;加强分工合作,着力培育全产业链,推进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培育巢北、庐南产业基地等战略后备空间,提升完善产业网络布局1、四大发展极——西部发展极以高新区为核心,覆盖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装备、智能家电、汽车、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在高新区规划建设“双创特区”,加快构筑一批以社会力量为主的众创空间等“双创”服务平台加快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以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自由贸易、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航空产品配套、航空食品加工等航空关联产业支持并推动蜀山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东北部发展极以新站区核心,覆盖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肥东经济开发区等,突出“芯屏器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和工程机械、安全食品、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培育打造全球最大、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特色鲜明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支持并推动双凤经济开发区、肥东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西南部发展极以经开区为核心,覆盖桃花工业园、合肥出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等区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保区,支持并推动桃花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花岗等一批特色乡镇工业集中区提质发展——东部发展极以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建筑产业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提高承载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和高新技术能力推动合巢经开区与巢湖市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一体联动发展支持居巢经开区跨裕溪河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富煌工业园转型升级2、两大产业走廊——江淮运河产业走廊以江淮运河为主轴线,依托高新区、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出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肥西桃花工业园、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柏堰工业园、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空港经济示范区等产业园区,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主攻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家用电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力争把江淮运河产业走廊打造成为合肥经济支撑带。

——东北部产业走廊以合芜铁路为主轴线,以新站区为中心,依托综保区、庐阳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北部新城、包河经济开发区、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等产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巢北产业新城,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型化工以及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突出产城融合,力争把东北部产业发展轴打造成为合肥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引爆点和国家级产城融合的标志区3、五条产业带——合六产业带依托高新区,以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空港经济示范区等重要节点,沿合六公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临空产业,强化与六安联动发展,打造合六产业带,提升西向辐射带动力——合铜宜产业带依托经开区,以新港工业园、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同大汽配园、庐城经开区、龙桥工业园等为重要节点,沿合安公路,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冶金、矿业采掘等产业,强化与铜陵、安庆联动发展,打造合铜宜产业带,提升南向辐射带动力——合淮产业带依托新站区,以双凤开发区、双凤双墩拓展区、下塘工业园区、水湖工业园等为重要节点,沿合淮公路,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及重化工业,启动建设合淮共建区,打造合淮工业走廊,形成合淮产业带,提升北向辐射带动力。

——合芜产业带以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富煌工业园、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以及规划中的巢北产业新城为重要节点,沿合巢公路,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机械加工、新型化工、安全食品、商贸物流等产业,形成合芜产业带,提升东向融合带动力——合宁产业带依托合宁高速等交通廊道,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电子机械、非金属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合肥对接南京的主轴产业带,辐射带动皖东地区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布局整合空间资源,引导发展要素优化配置,实施“提升中心城区、拓展南北两翼、推动东进西出”战略,积极构筑“一核引领、一圈提升、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一核”,即主城区,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推动商务商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居家养老等行业,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一圈”,即环巢湖文化旅游圈深度挖掘和整合提升沿巢湖区域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半岛国际慢城旅游区、半汤和汤池温泉养生旅游区、三河古镇文化旅游区、万达文化旅游城、国际帆船俱乐部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滨湖湿地公园、银屏山、紫薇洞、姥山岛、冶父山等休闲养生和观光体验功能,高品位建设环湖特色十二镇和江淮运河、滁河干渠风光带,完善文化旅游配套,全力打造环巢湖文化旅游圈。

多区”,即打造40个服务业集聚区,重点促进高端服务业要素的有机集聚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发展,逐步形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都市农业布局遵循“布局优化、功能多元、产业转型、发展融合”的原则,探索构建功能特色鲜明的“一区三环四沿”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一区”,即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三环”,即推进“环城”休闲农业发展、推进“环巢湖”生态农业发展、推进“环新桥机场”高端农业发展四沿”,即推进“沿岭”旱作农业规模发展,推进“沿山”特色农业多元发展,推进“沿路”设施农业集群发展,推进“沿河”生态农业清洁发展第二章 目标管理一、 目标管理的含义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这样阐述目标管理:“只有这样的目标考核,才会激发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因为有人叫他做某些事,或是说服他做某些事,而是因为他的任务的目标需要做某些事(岗位职责);他付诸行动,不是因为有人要他这样做,而是因为他自己决定他必须这样做-他像一个自由人那样行事德鲁克认为,古典管理学偏重于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性的一面;行为科学又偏重于以人为中心,忽视与工作相结合而目标管理则综合了对工作的兴趣和人的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社会需求,企业的目标也同时实现,这样就可以把工作和人的需要两者统一起来。

目标管理正是一种以“员工”为中心、以“人性”为本位的管理方法,其本质就是以“民主”代替“集权”,以“沟通”代替“命令”,使组织成员充分而切实地参与决策,并采用自我控制、自我指导的方式,从而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都必须转化为目标,而企业目标只有通过分解成每个更小的目标后才能够实现德鲁克的学生乔治欧迪伦(GeorgeOdiorne)对目标管理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目标管理》一书中给目标管理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目标管理可以描述为如下一个过程:一个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他的主要职责范围;并用这些措施作为经营一个单位和评价其每一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