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四位历史学家对“封建社会”的定义及其评价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78.64KB
约13页
文档ID:48175323
关于四位历史学家对“封建社会”的定义及其评价_第1页
1/13

关于四位历史学家对“封 建社会” 的定义及其评价小组成员:姚艳芳、高耀宗周谷城n1898年~1996年, 男,湖南益阳人n历史学家、社会活 动家1930年出版 《中国社会之结构 》,将秦至清的历 史称之“专制一尊” ,“统治于一尊的郡 县制度”n周谷城提出,从周武王灭商到秦统一,中 国的政治是封建制度,之后变为统治于一 尊的郡县制他根据其对“封建”的界定,“ 认为中国封建制的开始在东汉后期”,依此 分段,“封建时代,至长不过1000多年…… 奴隶制时代,至短也有两千多年这实际 上是斯大林‘五段论’的修正n晚年的周谷城虽未能摆脱“五种社会形态”说 的樊篱,却又发现其局限性,试图在“五种 社会形态”框架内寻觅改良之途,于是对中 国史延伸奴隶制时段,缩短封建制时段 钱穆n1895年-1990年, 男,江苏无锡人n历史学家,国学大 师1939年出版《 国史大纲》在《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一书中将称中国 社会为“宗法社会、 氏族社会,或四民 社会” n钱穆不同意中国自周秦以来的社会是“封建社会”,他在《 国史大纲》中说“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 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 言‘封建’。

以学术言,自先秦儒、墨唱始,学术流于民间 ,既不为贵族世家所独擅,又不为宗教宗庙所专有平民 社会传播学术之机会,既易且广,而学业既为从政之阶梯 ,白衣卿相,自秦以来即尔既无特殊之贵族阶级,是亦 不足以言‘封建’若就经济情况而论,中国虽称以农立国 ,然工商业之发展,战国、秦、汉以来,已有可观惟在 上者不断加以节制,不使有甚贫,甚富之判……则佃户 之卖田纳租于田主,亦一种经济契约之关系,不得目田主 为贵族、为封君,目佃户为农奴、为私属土地既非采邑 ,即难以‘封建’相拟然若谓中国乃资本主义之社会,则 又未是 n钱穆还进一步对西方划分社会的公式提出了疑义∶“然则中 国已往政制,尽可有君主,无立宪,而非专制中国已往 社会,亦尽可非封建,非工商,而自成一格何以必削足 设履,谓人类历史演变,万逃不出西方学者此等分类之外 ”?n钱穆的《国史大纲》没有给定战国至清一 个总名,他指出:“从春秋以前之宗法封建 ,转移到战国时代之新军国”是中国政治、 社会一大激变n钱穆还对各时段命名:秦及汉初为“大一统 政府”期、汉武帝至王莽为“统一政府文治” 期、东汉为“统一政府堕落”期、魏晋南北朝 为“变相的封建”期、隋至唐中叶为“统一盛 运再临”期……明为“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 独裁”期、清为“狭义的部族政权再建”。

以 上历史分期尚有推敲余地,但钱穆从中国 历史实际出发的思路,有可采之处,他对 泛化封建论者“懒于寻国史之真,勇于据他 人之说”的批评,值得体味瞿同祖n1910年-2008年 ,湖南长沙人n历史学家1937 年出版《中国封 建社会》,将秦 至清的历史称之“ 中央集权的国家” 时期 ”n“封建社会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晓得“封建”一名词含意 极其含混英文的名词为feudalism是封土(fief)的意思 和我国封建子弟受疆土地的意义相仿佛但内容如何, 却极难说”瞿同祖在引述了西方对封建社会的解释之后 ,认为“封建社会”的含义归纳起来不外两点:第一是土地 所有权的有无,这是基本的特征,有土地则为地主,否则 即为农民,第二是主人与农民的相互关系,这是中心组织 更简要而言之,封建社会只是以土地组织为中心而确 定权利义务间关系的阶级社会而已”——这一定义显然 比张荫麟的定义要更为强调土地所有权及由此而确定的阶 级关系,可视为在西方定义与流行的中国定义之间的一个 中间性质的定义含义应当说与西方的定义相去不远n以这样的“封建社会”概念去观照中国古史,瞿同祖的结论 与周谷城基本一致 认为周代以前,虽有封建的传说,但只是传说而已,决不 可靠。

封建时代,应当从周代起其实,此处他的所述稍 显粗略,因为周代“实行有系统而严密的封建组织”是在周 公分封之后,武王分封尚未达到这种层次另外,瞿同祖 与周谷城一样,都认为周代是封建社会,但二人的论证有 广狭之别:如果说周谷城侧重从政治制度确认周代为封建 社会,那么瞿同祖则从经济生活、土地制度、政治结构、 社会阶级诸方面论述中国的封建社会 张荫麟n1905年—1942年 ,广东东莞人n著名学者;历史 学家1941年出 版《中国史纲》[ 上古篇])一书, 将秦至清的历史 称之“统一的郡县 的帝国”时期 n被称为史学天才但又英年早逝的民国学者张荫麟在他 的《中国史纲》(上古篇)中说:“严格地说封建的社 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 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 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在这社会里,凡 统治者皆是地主,凡地主皆是统治者,同时各级统治 者属下的一切农民非农奴即佃客,他们不能私有或转 卖所耕的土地”照这界说,周代的社会无疑地是封 建社会而且在中国史里只有周代的社会可以说是封 建的社会……从这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到汉以后统一 的郡县的帝国,……是我国社会史的中心问题之一。

n张荫麟的这一界说主要是从社会组织着眼的,它强调 了在统治者这一方面的政治与经济功能的合一和权力 分散的宝塔型等级,在农民方面,则强调了一种农民 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无土地所有权的特殊的土地关系 小组讨论意见n中国古代“封建”的原始意义是封土建制、封邦建国,大规模“封建”的 事实发生在西周建国初年封建制度春秋战国之际开始逐步瓦解,秦 统一全面实行郡县制,取代了西周以来的封建制n西方的封建社会说的是中世纪的采邑分封制度,国王把土地和耕种的 农民分配给他的兄弟和亲戚,根据血缘关系和封地大小再授给一个贵 族头衔,即公侯伯子男国家结构类似金字塔,上面的贵族是世袭的 这类似于中国商周朝代的诸侯分封制度赢政统一中国后,把金字 塔铲平了,国家成了一个大棋盘,交叉点就是郡县除赢政自己外所 有人地位一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社会哪里是西方意义的封 建社会?再按中国文字本意分析,封建社会就是指周天子的“封诸侯 分天下”的社会秦灭亡后,刘邦吸收苦秦的教训,把天下分封给有 血缘关系的亲戚景帝即位后,开始削藩,于是有了“七国之乱”武 帝即位后,实行了一个“推恩令”,命令各藩王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 己的儿子,大藩国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列侯,每个相当于县的规模。

没 多久,武帝又耍一个花招,让小列侯们向政府交纳做祭祀用的黄金 金子交上来后,武帝以金子成色不足为借口,削掉了一百多名列侯的 爵位,占了列侯总数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只有封地使用权,没有管理 权到了唐太宗时候,贵族连封地都取消了,爵位只代表奖状和奖金 比如名相房玄龄被授爵邢国公,赐实封一千三百户意思是房玄龄 的每年奖金相当于一千三百名农民交纳的国税,房玄龄的“邢国”,他 自己都不知道在哪儿至于爵位世袭也只有大老婆生的长子才有资格 继承,其他儿子还是平头百姓清王朝的世袭更采用降级方法,比如 老子授王,到儿子就是侯了,几代人之后这个贵族家庭就成了平民阶 层所以秦之后的分封与商周的诸侯分封与西方的采邑分封都是风马 牛不相及的n这一问题可能是伪问题,根子确实在 斯大林(马克思也做论述)的五段论.问 题是五段在欧洲是比较明显,在东方社 会就不明显(在许多地方不是还有在 蒙昧时期混的人吗),所以这个世界不 是一元的社会,而是多元的世界.n很赞成李慎之先生的意见:取消封建 一词,中国非两千年封建主义,而是 两千年专制主义!!!!中国非两千 年封建社会,而是两千年专制社会参考文献n周谷城:《中国社会之结构》n瞿同祖:《中国封建社会》n钱穆:《国史大纲》n张荫麟:《中国史纲》[上古篇])n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 的春秋时代》n梁彦军:《什么是封建社会 ——揭批中国封建社会伪学说》 n李根蟠:《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 主制”理论的形成》n李红岩:《如何科学认识近年来的“封建”论争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