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至九年级全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古诗的知识点分析:一、 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临”和“观”体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气概和雄心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是 本篇诗歌景物描写的总写句子三、虚实结合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实写部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写部分:从“若”字可以看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是诗人的主观想象1. 赏析本文的修辞手法注意格式) 本文运用了“想像”的修辞手法(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海好似孕育着日月的壮阔景象(具体拓展手法作用1分),体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也体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以及求得贤人的雄心壮志情感2分)2. 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出好在哪里2分) “若”是“好像”的意思,是一种想象的口吻解释字,1分)“若”字说明后面的景象都是作者内心的主观情感,想象着大海能够孕育星辰。
讲解内容1分)体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也体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以及求得贤人的雄心壮志体现情感2分)四、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动态景象),山岛竦峙(静态景象)”是先入作者眼睛的景象,所以是对这片大海的一个总写(全景描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是对“山岛竦峙”的细致刻画,因此也与“山岛竦峙”一样属于静态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对“水何澹澹”的细致刻画,因此也与“水何澹澹”一样属于动态景象五、情感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龙标遥有此寄》古诗的知识点分析: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写景和叙事相结合、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表现愁的诗句《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古诗的知识点分析:一、 “客路”“行舟”“客路”中的“客”值得玩味古诗中的“客”大多有游子在外漂泊的凄凉感,不是在故乡,而是在外羁旅,在他乡“作客(作为过客)”。
于是便有思乡之感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画面描绘江水浩荡,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面上三、“正”“悬”相互对应风“正”说明风很“顺”,那么是不是说风很“顺”而又吹得很“猛”呢?“猛”是不对的!“悬”说明船很平稳因此“风”又顺又柔和三、 突出大景中的小景阔”和“悬”阔”对应“大景”,“悬”对应“小景”,“阔”对应是广阔的海,“悬”说明是细节的一些处理,是一只小船的状态四、“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景象: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而新春已经到来说出哲理: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五、“生”“入”(“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生’和‘入’好在哪里?”)“生”是诞生于,“入”是闯入的意思本句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赋予了“春”“日”以人的情感意志手法分,1分)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具体解释,12分)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情感)六、情感:淡淡的思乡愁绪“客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说明作者是有思乡情绪的那为何是“淡淡的”而不是“浓浓的”,因为在古诗中作者感情还是比较积极昂扬的。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古诗的知识点分析:马致远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元朝统治者(元朝不是汉族人统治的)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压迫汉族人),因而他一生未能如愿,一生漂泊,穷苦潦倒马致远是元代人,因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运用“白描”(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的手法,用10种景物,四个镜头勾勒出凄清秋景图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勾画出了一幅深秋僻静的乡村图景(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枯藤老树昏鸦” 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 是以哀景写哀情小桥流水人家”(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 是以乐景写(衬托)哀情哀情:天涯沦落人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闷的情感二、 “ 古道西风瘦马” (画面描写题 很重要!)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我却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三、“断肠”为全曲之眼问: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简要赏析答:“夕阳”点出了特定的时间,“断肠人”点出了人物及人物的心情。
一切悲苦全在“断肠”二字中凸显出来,点出了天涯游子的乡愁是何等的浓重四、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一点简要分析1.白描2.寓情于景3.哀景乐景写情感)A.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渲染悲凉气氛,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B.运用“白描”“白描”是直白的不加修饰的描写手法作者所描绘的图景没有夸张,也没有过多的渲染以简单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描绘出悲凉的秋景图,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C.以哀景和乐景写哀情(详见第“一”点)《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古诗的知识点分析: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古诗的知识点分析: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 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友人相逢的季节在落花时节,落花时节还暗指唐朝由胜而衰《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古诗的知识点分析: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从行文思路上看,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的知识点分析: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古诗的知识点分析: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古诗的知识点分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古诗的知识点分析: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 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年)十一月四日诗人已经68 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古诗的知识点分析: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之后,愈加巍峨险峻、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为平坦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古诗的知识点分析:《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