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4我学会了吗?

优****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69KB
约10页
文档ID:371542910
6.4我学会了吗?_第1页
1/10

6.4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70,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贩一般步骤2. 过程与方法: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知识的网络化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小练习: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5+36) ×2 9×(260+40) 374-74×2指名回答,说一说为什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六单元的所有知识,这节课我们进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给本课的整体复习预热二)探究新知1、回忆这单元有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知识包括哪些内容?2、汇报:乘加、乘减、除加、除减1)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2)带括号的混合运算3)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书说说本单元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的归纳整理,学生才能更加清晰明确本单元的知识,打好基础。

三)巩固新知:1、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70页第一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2人板演2)说一说运算顺序3)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70页第2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2)集体订正3、完成教材第70页第3题1)任选一组,先比较一下相同点和不同点2)说一说运算顺序设计意图:通过知识能力的拓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四)达标反馈一、直接写得数600÷2 5×40 36÷9 7+20630÷9 90×2 800×7 55÷5二、计算18×4+30 18+30÷24×(48+12) (90-30)÷6三、解决问题1、学校书法班有20人,美术班有25人合唱队是书法班和美术班的总人数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2、一支铅笔5元,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贵20元,买4支钢笔要用多少钱?3、同学们为希望小学捐书,每个小组有6人,平均每人捐4本书,7个小组一共捐书多少本?答案一、300 200 4 27 70 180 5600 11二、102 33 240 360三、(20+25)×3=135(人)2、(20+5)×4=100(元)3、6×4×7=168(本) (五)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没有小括号的时候的运算顺序。

生:许多应用题可以用到分步和综合来解决生:我知道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谈收获,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成果,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反思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六)布置作业一、直接写得数400×5= 32×2= 900×7= 200×8=33÷33= 600÷2 123×3= 199×2≈二、脱式计算7×5×8 260+19×56×(87+33) 456-72÷8(59-45)÷2 (617+33)÷5三、列式计算 1、24与5的积减去48的差是多少?2、60除以2 的商乘3的积是多少?四、解决问题1、李师傅5小时加工220个零件,王师傅1小时加工54个零件,李师傅平均每小时比王师傅少加工多少个零件?2、美术组有8人,音乐组的人数比美术组的2倍少1人,书法组有45人,书法组的人数是音乐组的几倍?3、学校食堂买来大米970千克,吃了3天,还剩下430千克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4、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25箱。

苹果每箱16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答案:一、2000 64 6300 1600 1 300 369 400二、280 355 720 447 7 130三、24×5-48=722、60÷2×3=90四、1、54-220÷5=10(个)2、45÷(8×2-1)=3 3、(970-430)÷3=180(千克)4、25×(16+20)=900(千克)n 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资料包(一) 教学精彩片段教学资源 数学美丽又有趣    今天,一个不同于课堂的数学世界打开大门,迎接来自全国的近千名数学爱好者    3位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王元院士和马志明院士在此间召开的少年数学论坛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数学是什么”    与3位院士同在台上作嘉宾的一位特级教师,在听完院士们的讲解之后,立刻表示:虽然我教了30多年的数学,可对它还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也是来学习的学生    学生们第一问直奔主题———数学是什么    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杨乐院士的解释初听起来很高深:“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台下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甚至包括老师都瞪大眼睛看着杨乐院士    杨院士立刻把解释通俗化:数量关系可以理解为课堂中所说的代数,空间关系就是几何数学是由基础和应用两部分组成的,前者追求真和美,后者的重要性在于各方面的应用    “数学家是不是整天拿着一支笔没完没了地在纸上计算?”一位男同学这样看待数学工作    “当然不是王元院士澄清他说,数学家首先必须有想法,计算是为证实这种想法,只是数学工作的一部分如同你们作代数几何习题,没有想法怎么能计算?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为本次论坛题写下这样一句话———数学好玩按照字面的意思,有的同学把数学理解为一种游戏,只有游戏才好玩王元院士则认为,每个人对好玩两个字的理解并不相同他理解陈先生的意思是数学不枯燥它不是游戏,而是有一种兴趣的东西    这个有兴趣的东西看起来还很美一位前来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国外数学家告诉马志明院士,他喜爱巴赫结果这位数学家在巴赫的乐谱中发现数学:不论是顺着听还是倒着听,都是一样的旋律这就是数学中的对称性    既然数学又美丽又有趣,是不是人人都要喜欢它呢?    “学数学要有兴趣杨乐院士强调他以自己为例,在读初中前,尽管他的数学成绩很好,可对它并不感兴趣。

直到初二年级开始学习代数和几何,他才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原来,数字除了运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可一个来自辽宁的女同学对数学的美感起了疑心:“当研究到一定高度,这种美感还会继续存在吗?”    马志明院士回答,你对数学的认识到一定层次,就突破对原来事物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三角形3个内角之和是多少?”他问    同学们异口同声:“180度!”    马院士笑了:“你们知道吗?到高等数学,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或者大于180度,或者小于180度    美好是美好,可不只一位同学不理解:美好的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位来自武汉的同学不明白:“我觉得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比计算航天飞机上的螺丝钉困难得多,可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    马志明院士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反问:“为什么我们要把人造卫星送上天?因为我们想探索太空奥秘为什么想知道这个奥秘?”    所有科学的发展都来自于好奇心马院士举例,许多现在看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比如电,在发明之时,没人想到它能有今天这样大的用处正是这种探索未知的动力,推动了包括数学在内所有科学的发展    “学得越多,你越能发现数学里更多的美好马院士总结。

  资料链接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