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稿同传文本分析带稿同传文本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回顾带稿同传的研究,指出文本对带稿同传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文本分析相关策略,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减少文译者对书面文本的过度依赖关键词:带稿同传;文本;策略一、定义和优缺点带稿同传是指译员在拿到一篇讲稿后,直接地,或者通过话筒,用于讲稿不同的另一种语言把这篇讲稿以正常的讲话速度“读”给听众AIIC 要求将同声传译的文稿,列入会议文件,提出发言文稿要在讲话前几小时送到各种语言的译员手中,人手一份,以便译员准备在带稿同传中, 译员所读的文稿同样被发言人所持有;译员在发言前不久拿到文稿;发言人的讲话与实现拿到的文稿会有所变化,会删减或增家某些内容;文稿所使用的语言至少某些部分有典型的书面语的结构,如信息密度大,结构紧凑发言人在持稿时发言的速度比记性发言要快带稿同传的优点在于:稿件的存在为译员提供了机会,使他能在会议开始前全面了解发言的内容,并找出难点所在;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一旦确定发言人所讲内容是文稿内容,便可加快速度,为以后的信息争取更多的思考空间;译员可以根据文稿内容更加“随意”地拆分和重组内容; 当译员落后于发言人的内容时,译员可以根据文稿来赶上发言人,而不是仅凭记忆。
带稿同传的缺点在于文本的存在使译员不得不分配一部分精力给文本,这就加重了译员的认知负荷,使他们似乎更加忙乱由于时间的限制,难以作出快速的反应 而此时,由于说话者的话题转换,译员很有可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说话者的内容而忽略了讲稿,讲稿的帮助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样译员的口译语气和风格也会产生转变,输出信息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二、文献综述吉尔在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指出,带稿同传经常发生他提出了带稿同传的精力分配模式,带稿同传=读+听+记忆+产出+协调他认为带稿同传是同声传译和视译的结合吉尔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带稿同传的精力分配模型,向口译从业者论证了带稿同传的操作模式刘必庆指出,视译需要接受特殊的训练,其原因有译员的听力、理解和语言产出能力需在口以训练的初期培训;离开了这些技巧,带稿同传将会过多的被文本所困;译员手中的文本仅仅起到辅助作用;译员的主要精力仍然应该在听上,以防发言人放弃文本勒代雷认为,笔语的稳定性使译员难以产生意义单元;笔语的稳定性同样会给译员带来同声传译时不存在的困难Lambert 让受试分别先后视译,带稿同传和同声传译。
她发现受试在视译时得分最高,其次是带稿同传,最后是同声传译她解释说明,译员在视译中最好的表现是因为译员可以再信息输入和处理时投入更多的精力; 带稿同传的优势在于译员可以准备,特别标示出某些短语,解开复杂的句法结构和或多或少知道译员的发言走向她的结论是,文本的存在不一定会干扰译员的口译表现Marjorie Agrifoglio 对视译,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进行了对比研究她比较了三种口译形式给译员带来障碍,译员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她发现,在视译和交替传译时,记忆力饱和和笔记问题是译员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在视译时,文本的不断呈现会对译员形成干扰,影响译语的表达视觉的干扰比听觉的干扰要强,进行视译时,译员要付出比在同声传译中更大的努力来抵御视觉的干扰,有时甚至会降低文本的流利程度综上,研究者们虽然对代工通车进行了探讨,却并没有详细解析带稿同传中该如何有效利用文本, 应用相关口译策略,提高带稿同传的质量而这正是本文所探讨的三、文本分析1. 阅读和分析通过大量泛读各种题材各种风格的文章,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抓住大意,起到拓展知识面的作用练习分析文本的内容,迅速挑出主语和谓语动词,快速确定核心意思,特别注意罗几次,练习预测下一句的大概意义发展趋势。
2. 抓大意任何形式的翻译都是基于意义的传递抓大意指的是在阅读或听辨时能够迅速理解句子或话�Z 意义,而不是拘泥于组成句子的单个字或词的字面意思句子是由很多“意义单位”组成的英语的每一个句子结构都有一个至若干个“意义单位” ,由各种语法或非语法衔接手段连接组成句子结构,注重形合学会抓大意更有助于断句,找出每一节的意义单位以及意义单位在译语中的衔接手段,还可以简化句子结构,将负责的句子结构化简为繁行程新的思维习惯后,听到负责的句子结构,自然会从意义结构上着手理解,翻译,从而摆脱原语表层结构的束缚在掌握抓大意的要领后,才能进一步训练断句基础上的顺句驱动 任何翻译中对句子或话语的切分是基于理解而不是纯粹的感知对话语的感知是序列词汇,但是译员不可能在感知到第一个词时就开口翻译3. 断句对英汉两种语言运用娴熟是对译员的素质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能从繁复的长句中理清头绪基本训练先从切分句子开始阅读长句子时,练习快速地把长句分解为几个小句子带稿同传中,文本靠眼睛摄入视觉词语,因为阅读习惯,视幅和所需视时等的差异,摄入信息的速度因人而异,但是让译员得以开口的时间差基本上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其长短取决于“译员个人的知识与能力、长期记忆知识的积累、组织、调动与激活等” ,很难量化。
当然,在训练断句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两种工作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广泛阅读正好可以系统地扩大知识面,又锻炼了抓大意、分析逻辑结构等相关能力四、结语在带稿同传中,文本的存在可以给译员带来很多优势,使他们克服在没有文本的情况下面临的许多困境译员利用文本可以解决没有文本时存在的许多问题,但必须提前准备材料,预测讲话内容,估计口译需要的精力和时间译员充分利用和分析文本,形成自动加工的过程,减轻在口译活动中的认知压力,译者精力得到良好分配,口译质量有可能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