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人生在痛苦与无聊之间自我介绍 教育

H****H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36KB
约2页
文档ID:231195749
[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人生在痛苦与无聊之间自我介绍 教育_第1页
1/2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人生在痛苦与无聊之间 自我介绍 教育 他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摇摆在苦痛和无聊之间:欲望满足不了就苦痛,欲望满足了就无聊   他把世界骗了,他的人生过得可不苦,到死都没有为钱财发过一丁点愁,从小在蜜罐儿里长大,父亲去世后又得到一笔巨额财产,当别人在辛苦讨生活的时候,他在书房里思索什么是苦痛,且一点不理睬自己的书能不能卖出去   他说一个人的性格源自父亲,心智源于母亲,学者们便把目光聚焦在他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祈望查找些蛛丝马迹以证那个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性格与心智讨论的结果显示他的父亲是一位胜利的商人,无所畏惧,酷爱自由,却又时时流露出郁郁寡欢的一面——他是自己结束生命的母亲比父亲小了整整二十岁,谦和柔顺,喜爱交谈,喜爱艺术,成了寡妇之后便快乐的带着儿女赶往“诗人之城〞魏玛开始了她的艺术家生涯,并与歌德交往甚密很明显,叔本华是带着父亲的愁闷和母亲的明朗敲开哲学世界之门的  他的著作从来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不晦涩,不难懂,甚至如文学作品一样生动,这要感谢他的父母在本该上学的年纪带着他周游世界,使得他熟识世界甚于熟识书本,熟识阅历甚于熟识理论。

假如非要选一本不假注解的哲学原著来读,请读叔本华吧  少年时代周游世界的经受让叔本华过早观察了世界的真相,十六岁时他已俨然一副“望尽天下不幸〞的架势奥地利和法国南部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被他观察且刺痛了他,他观察了他们的无望和无力,观察了那个叫命运的东西——“全部的那些偶然本身都被一种深藏不露的必定性所完全操纵〞他们转变不了自己的命运,犹如叔本华也转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但那不是与每个人毫无关系的必定性,每个人的体质、道德、智力综合在一起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对一个人来说就是全部,它把一个人的命运早早写就,它就是命运  你我都经受过那样的路口,彷徨无措、举棋不定的就走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但叔本华说别郁闷了,那都是必定!有种奇妙的不行解释的力量引导着我们生命进程中的转折和改变,即便太多的时候我们认不出那引导,我们埋怨这引导与我们当时的目标相去甚远甚至背离,但这引导与我们生活的客观整体是相适应的,这引导从来不会出错你没有走上去的那条路从来都不是适合你的,你弄丢了的爱人在相识之初就注定要丢失,你擦肩的那个工作机会拥有了也不会欢乐……这就叫性格确定命运,但不要以为你可以抓住些什么,没有谁的性格是自己理智思索和选择以后的产物。

  这无法选择的命运可有欢乐可言?叔本华的答案和佛祖一样冷酷——没有的,人的总体命运是沉重和残酷的,那是挣扎、受苦和死亡的命运只拿身体来说,健康的时候你从未留意,如不是看到四周有谁生了大病你才不会庆幸自己是健康的,但身体一旦有不适,哪怕是窄鞋子夹住脚趾头这样小小的不适都没有疑虑的会引起你的留意——你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受苦痛这就是人,被叔本华看透的人,永久无暇考虑进展顺利的事情,永久留意鸡毛蒜皮的苦恼  这样的真相真让人无望,但叔本华不是悲观到底的哲学家,他说每个人都需要配备肯定份额的操劳、担忧、困苦,就像一艘船需要配备肯定份额的压舱物才能走出一条笔直的航线太轻的船会乱了方向,太轻的生命哪有质感可言假如全部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橱窗里再没有心爱却舍不得买的衣服,远方再没有思念却拽不进生命旅程的爱人,假如人间和天堂已无分别,人肯定会陷入叔本华所说的另一种状态——无聊  这就是生而为人摆脱不了的命运,在苦痛和无聊之间永无止境的摇摆叔本华明显坐在书房里摇摆了很久才得出这一结论可以乐观一点吗?假如欲望满足了我们就学着珍惜,假如欲望满足不了我们就继续查找,是不是生命就可以秀丽一些  那人还是人了吗,叔本华摇头,悲观主义哲学家的表情又一次流露。

第 2 页 共 2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