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画面比例 电影画面比例 什么是变形宽银幕(Anamorphic Widescreen)?我能用得到变形宽银幕吗?16:9和4:3有什么区分?1.85:1、2.35:1这些又是说的什么?变形宽银幕真的画面质量肯定就好吗? 我们先从电影画面开头说起吧 一、电影画面比例的进展历史 在电影刚刚消失的年月,全部电影的画面大小外形都是差不多的我们一般把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称为长宽比(Aspect Ratio,也称为纵横比或者就叫做画面比例)从19世纪末期始终到20世纪50年月,几乎全部电影的画面比例都是标准的1.33:1(精确 地说是1.37:1,但作为标准来说统称为1.33:1)也就是说,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1.33倍这种比例有时也表达为4:3,就是说宽度为4个单位,高度为3个单位. 这种画面比例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所接受,称为学院标准(Academy Standard)这一时期的几乎全部经典老片都是以这种比例制作的下面你看到的就是一些从DVD上截下来的实际电影画面 《吸血鬼》(1931)《乱世佳人》(1939) 《绿野仙踪》(1939)《美妙人生》(1946)20世纪50年月,刚刚诞生的电视行业面临着采纳何种屏幕比例作为电视标准的问题。
为了便利把电影搬上电视屏幕,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最终打算采纳学院标准作为电视的标准比例,这也就是4:3电视画面比例的由来这个比例始终到今日仍是电视的主导标准 随着电影通过电视屏幕快速进入家庭,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发觉电影院里的观众开头大量流失为了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他们想出了新办法:立体电影和宽银幕电影这两种电影的试验实际上从20年月就开头了,但直到50年月才受到真正的重视 很多人应当还记得立体电影:带上一副立体眼镜就能看到立体的景象!不过立体电影由于诸多问题变成了昙花一现,宽银幕电影却始终流传下来并进展壮大1953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了CinemaScope的宽银幕电影格式,这种格式在其后的几年间被很多电影公司所采纳后来又消失了Panavision宽银幕格式,Panavision渐渐成为了市场主流并把CinameScope赶出了舞台 现在,电影业界有着多种多样的画面比例格式,但有两种“标准”比例占据着主导地位:学院宽银幕(Academy Flat,1.85:1)和变形宽银幕(Anamorphic Scope,2.35:1)留意这里的变形宽银幕和我们在DVD上所说的变形宽银幕不是一回事。
变形宽银幕电影是指用变形球面镜头拍摄,把图象在水平方向挤压,使得画面能适合于1.37:1的胶片,假如对着光源直接看电影胶片的话,圆体看起来就会象又瘦又长的椭圆型当播放影片时,就用带有变形镜头的电影播放设备,利用光学原理重新把图象拉宽放映,使图象回到原来的纵横比其他画面比例还有1.66:1和2.20:1(70毫米胶片)等,但我们的介绍集中于1.85:1和2.35:1就行了 在学院宽银幕格式下,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1.85倍在变形宽银幕格式下,电影画面的宽度是高度的2.35倍下面分别是这两种画面比例的电影截图 《英国病人》 《细红线》 在电影院里,宽银幕电影本身的效果和视觉冲击力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如何把宽银幕电影搬上电视却成了一个难题假如要把整个画面都显示出来,那电视屏幕的上下就必定会被铺张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Pan Scan和Letterbo 二、电影转为电视画面的方法 Pan Scan就是在胶转磁过程中依据需要截取宽银幕画面中的某一块,就似乎用4:3摄像机对着宽银幕摇镜头一样但是在DVD的包装盒上,这种方式很少被叫做Pan Scan,而是一般都叫做4:3全屏(Full Frame)。
所以,你假如看到标有“4:3全屏”的DVD而电影本身又是宽银幕的,基本上就是说这部DVD是通过Pan Scan方式制作出来的(会有例外,下面可以看到) Pan Scan方式实际上裁掉了许多原始的画面内容,有时候还会严峻破坏原先的画面构图所以大多数影迷都不太喜爱这种格式,而是更情愿看Letterbo格式在Letterbo方式下,电影的全部原始画面都被保留了,电视屏幕上下的未使用部分则用黑条来填充,这样来构成一个4:3的画面看下面两个例子 《心灵捕手》《都是爱情惹的祸》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你能看到导演拍的全部画面,缺点则是牺牲了一些垂直辨别率但是对电影来说,看全画面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现在Pan Scan方式仍旧有着巨大的市场,主要是许多人对屏幕上下的黑边无法接受,而且全屏上的人像显得大一点所以为了满意全部观众的需要,现在一部电影常常会分别推出宽屏版和全屏版的DVD但对于追求原汁原味的影迷来说,一般都会选择宽屏版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详细的画面比较,了解一下Pan Scan方式究竟会损失多少画面 这两幅画面都是取自华纳的《银翼杀手》,上图来自宽屏版,下图来自全屏版。
这个场景中哈里森福特正在和肖恩杨说话留意宽屏版背景中导演刻意营造的画面,在全屏版中完全丢失了意境,而且两个角色也只剩了一个 再看这个来自《赏金杀手》的场景导演萨吉奥里昂是宽银幕画面运用的高手这时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刚刚来到镇上,受到一帮匪徒的挑衅你可以看到导演在整个画面中是如何错落有致地支配人物的而在全屏版中,有一个匪徒完全消逝了,伊斯特伍德也只剩了半个身子,原先的戏剧张力完全消逝了 这是来自哥伦比亚三星的《好人无几》中的画面导演在这里很好地运用了纵深镜头,把两个相对立的人物都包括了进来,增加了戏剧张力但是在全屏版中,画面只够容下一个人,制作人员不得不保留汤姆克鲁斯而把杰克尼科尔森赶出画面,一个本可以当作范本的镜头就这样被破坏了 上面这些都是2.35:1的例子,类似的状况在1.85:1的片子中同样存在,只不过没有2.35:1这么明显罢了 当然,我们上面所说的只是绝大部分的状况实际上也有一些相反的状况:你在4:3的电视上能看到比宽银幕电影更多的内容这是因为有些导演(包括詹姆斯卡梅伦)会使用超级35毫米摄影机来拍电影,这样得到的原始胶片就是4:3的,在电影院里用宽银幕格式放映的时候实际上是裁取了4:3画面的中间一块。
请看下面的例子 这两个画面分别来自哥伦比亚三星的《空军一号》宽屏版和满屏版导演沃尔夫冈皮特森就采纳了超级35毫米摄影机来拍这部电影电影在电影院中放映的时候是用的2.35:1的比例,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原始画面,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等到制作DVD的时候使用的是原始胶片,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比电影院中更多的东西画面中的白框显示了2.35:1的画面所裁切的部分 不仅是《空军一号》,这种技术在《终结者2》、《泰坦尼克号》、《深渊》中都曾用过但是这种方法也引起了诸多争议比如詹姆斯卡梅伦就曾说过,他拍的电影中实际上更喜爱有几部的全屏版画面 除了上面这种方法以外,还有一种全新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那就是干脆对宽屏版和全屏版分别构图! 请看这个来自迪斯尼的《虫虫危机》的例子不用认真观看就可以发觉,全屏版是经过重新构图的迪斯尼的工作人员在做全屏版的时候重新摆放了角色位置,一些背景物体的位置也有微小的变化我们在画面中加了箭头好让大家看得更清晰一些这样一来,两种画面格式都有了完善的画面,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制作成本大大增加了 三、DVD的变形宽银幕 好了,电影方面就先说这么多,下面我们应当转回电视和DVD来谈谈变形宽银幕的问题了。
我们知道电视的下一步进展方向是数字电视而数字电视的屏幕比例规定为1.78:1(16:9)这个比例很接近学院宽银幕的1.85:1所以假如要把1.85:1的电影搬上16:9电视,那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既不用进行什么裁切又能充分利用全部480条扫描线(NTSC制式,下同),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整个电影画面 但是现在究竟大多数人用的还是4:3的传统电视为了既照看传统电视用户,又考虑将来的进展趋势,DVD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就设计了变形宽银幕这样一个功能这个功能从原理上说很象电影的变形宽银幕,但又有所区分 我们以1.85:1的学院宽银幕画面为例(见下图)从电影制作DVD的时候,不进行任何裁切而是转换整个画面,但在横向上把画面压缩,这样就能用满电视的全部480条扫描线,但得到的是一个横向压缩的4:3画面(假如是2.35:1的画面则画面中本身就会有上下两个黑条)最终,在视频数据中会加上一个标志,表明画面是变形宽银幕的剩下的工作就由DVD机来完成了 全部的DVD机在画面格式方面都有三种选项:16:9、4:3 Letterbo和4:3 Pan Scan假如你的电视是16:9的,就应当选16:9方式播放。
这样DVD机会放出全部扫描线由于16:9电视都具有横向扩展功能,收到数据流中的变形宽银幕信号就会自动进行横向扩展,把横向压缩的画面拉伸成为比例正确的16:9画面(如下图) 假如你的电视是4:3的,那么一般来说应当选择4:3 Letterbo方式由于DVD机都有内置的Auto Letterbo功能,因此能把原始的480条扫描线重新取样为360条扫描线这样也能得到比例正确的完整画面,而屏幕上下没有用到的部分则自动用黑条来填充把垂直方向的480线变为360线这个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有些机器就是简洁地每4根线丢弃一根线,有些比较高级的机器则会采纳一些比较简单的算法,以求得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不管怎么处理,最终的结果都是画面损失了垂直辨别率DVD发烧友们都喜爱用16:9电视就是这个缘由从下图中也可以看到,圆形图案的边缘损失了许多细节 在4:3电视上我们还可以选择4:3 Pan Scan方式播放DVD机的这个Pan Scan和前面说过的电影制作中的Pan Scan原理是一样的,通过数据流中的设置,可以在宽银幕画面中依据构图需要选择裁切窗口最终得到的画面虽然保留了全部的扫描线,但只是原始画面的中间一部分,原始画面的两边被切掉了一部分(如下图)。
要说明的是,存放在碟片上的变形宽银幕画面都是一样的,但制作人员可以通过在内容里设置不同的标志来掌握变形宽银幕输出的格式也就是说,假如某部分内容设成了只允许4:3 Letterbo,那么即使你把DVD机放到4:3 Pan Scan方式也没用,出来的仍旧是4:3 Letterbo画面反过来也一样,假如DVD内容本身只允许4:3 Pan Scan,那你就只能看到全屏的画面不过,现在据说也消失了可以强制设置标志的DVD播放机在这种播放机上不管碟片的标志是如何设置的,都可以用4:3 Letterbo和4:3 Pan Scan两种方式来播放 一般对正片来说,只要是变形宽银幕都会激活4:3 Letterbo格式4:3 Pan Scan方式由于要对画面进行裁切,往往对构图破坏很大,所以很少有正片激活了这种方式 但对于片头菜单来说状况就不一样了制作人员在制作菜单的时候可以把重要的项目都放在中间,而在两边的区域里只放一些无关紧要的背景画面之类的这样在4:3电视上就算裁掉了也不要紧所以对菜单来说,变形宽银幕的菜单一般都激活了4:3 Pan Scan方式,而很少有激活4:3 Letterbo方式的。
四、Letterbo的方方面面 上面说的是DVD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