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申报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材料

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50KB
约17页
文档ID:80713055
申报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材料_第1页
1/17

广东省丰顺县八乡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材料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谱写教育强镇新篇—丰顺县八乡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中共丰顺县八乡山镇委员会丰顺县八乡山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九月15目 录一、基本情况---------------------------------1(一)红色革命的热土地-----------------------1(二)崇文重教氛围浓厚-----------------------2二、主要做法和成效---------------------------3(一)坚持“四个到位”,保障教育优先发展------31.统一思想,认识到位-------------------------32.加强领导,责任到位-------------------------33.凝心聚力,关心到位-------------------------44.落实措施,资金到位-------------------------5(二)实施“四项工程”,提高教育综合实力------61.抓好学校布局调整工程-----------------------62.抓好学校硬件建设工程-----------------------73.积极实施强师兴教工程-----------------------8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10(三)抓好“四大教育”,推动教育协调发展-----12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122.挖掘潜力发展幼儿教育----------------------133.立足需求办好成人教育----------------------13  4.结合实际丰富社区教育----------------------14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14       四、自评结果--------------------------------15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谱写教育强镇新篇——丰顺县八乡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我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绿色经济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潮汕后花园经济,打造民丰乡顺新名片”的战略思路,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镇、教育强镇”之路,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为抓手,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教育新高潮,推动教育走上了均衡化、优质化的发展轨道,实现了教育跨越式发展。

现将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 基本情况八乡山镇是由相距30多公里的原上八乡镇和下八乡镇合并而成,位于丰顺县西南部,地处丰顺、五华、揭西三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脉中段,平均海拨高度660米,四季云雾缭绕,既是集山、边、穷于一身的高寒偏僻山区镇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总面积193.62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0982人现有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中小学生1491人,在园幼儿152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共156人一)红色革命的热土地1923年,伟大的农民运动先驱澎湃陟足八乡山成立农民协会,点燃革命星火;1926年开始古大存长期进驻八乡山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建立党组织八乡山是粤东成立赤卫队武装的红土地,1930年5月,东江苏维埃政府红十一军在八乡山成立,为当年省委、东江特委创建的十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在创建和发展中,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澎湃、李坚真、陈魁亚、古大存、黎凤翔等同志先后辗转八乡山,带领八乡山人民开展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八乡山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牺牲的革命烈士近百名八乡山也成为培育革命人才的摇篮,培养出了大批人才2010年7月25日在八乡山镇滩良村成功举办了纪念东江苏维埃政府暨红十一军成立八十周年庆祝大会,老区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崇文重教氛围浓厚受艰苦的生活环境影响,勤劳、智慧的八乡山人民历来把读书作为跳出龙门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崇文重教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八乡山教育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创丰顺县农村办学校的先例我镇乡贤热衷于发展教育事业,深圳市九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仁炼先生、广东常裕瑞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常先生、深圳市金沙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艳和先生、广东粤东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扬圳先生等乡贤和校友,多年来倾力支持家乡的教育发展,用于教育的捐资已达1000多万元,学校成为全镇最漂亮的建筑物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乡贤朱仁练、马扬圳、林艳和等人在政府倡议下,又慷慨捐资390万元,设立奖教奖学基金,用于关心、激励教师,资助贫困学子近年来,我镇教育快速发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梅州市平安镇”、“梅州市文明镇”、“梅州市尊师重教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坚持“四个到位”,保障教育优先发展1.统一思想,认识到位我镇是典型的山区小镇,经济基础薄弱但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思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教育纳入全镇社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并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教育实行“四个优先”:即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务优先办理,教师待遇优先改善,为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加强领导,责任到位自我镇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目标以来,党委、政府把“创强”工作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一是成立机构成立了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及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强”办公室,负责抓好“创强”的组织、指导、协调等日常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二是精心组织我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教育强镇调研活动,摸清了教育的实情,对照省教育强镇的标准要求,制定出台了可操作性强的“创强”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动员会议、悬挂横额、制作宣传栏、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宣传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教育强镇的目的和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责任我镇实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每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一所学校,经常深入学校,听取学校的工作汇报,解决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建立和健全了镇、村(居)委、学校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把教育工作实绩列入镇、村(居委)、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为完善创建机制,专门建立了工作台帐,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由镇“创强”办每星期对责任人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任务落到实处3.凝心聚力,关心到位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坚持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改善的做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一是采用上级拨款、政府补助、老师集资等形式,解决教师安居工程目前,全镇中小学教师实现了教有其居的目标,为安教乐教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落实教师社保、医保、生育保、岗位津贴等多项福利待遇,逐年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三是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每年教师节,镇委、镇政府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大力宣传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四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联合派出所、工商所、文化站、广播站等部门,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维护学校的治安环境,确保学校周边200米内无网吧、无游戏机室,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4.落实措施,资金到位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人民,投资于未来”的思想,以重教为先、兴学为责,在镇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压缩行政开支,多方筹集资金,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创强”资金足额到位。

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三个增长”①教育财政拨款实现逐年增长并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2008至2010年,我镇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921.00万元、922.77万元和1103.22万元,年均增长9.45%;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151.00万元、1172.77万元和1352.73万元,年均增长8.41%②生均教育经费实现逐年增长,2008至2010年,生均教育经费为3792.03元、4278.84元、5207.77元③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2008至2010年,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52.09元、673.74元和842.21元二是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创强”资金足额投入我镇在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发动侨胞、乡贤、校友捐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近几年来,我镇在“创强”上投入的资金达2000多万元,使八乡山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二)实施“四项工程”,提高教育综合实力1.抓好学校布局调整工程我镇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抓得好2008年,我镇原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6所,教学点5个学校布局分散,办学规模偏小,功能场室较欠缺,设备比较落后,制约教育的发展。

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我镇制订出台了《八乡山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对不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学校进行撤并为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我镇在宣传、政策、解决后续问题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张贴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通告,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到每位需撤校并班的学生家长手中,向群众讲明撤校并班的意义二是做好外出乡贤、华侨和教育热心人士的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撤校并班前,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主动与他们联系,宣传创建教育强镇和布局调整的目的意义,得到外出乡贤、华侨和教育热心人士的积极支持和响应三是积极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问题加强寄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优先解决因撤校并班需要寄宿的学生的需求,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帮助学生落实车辆,解决他们上学、住宿和交通问题由于工作扎实,群众满意,布局调整工作进展顺利,全镇形成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成人文化技术校1所的办学格局,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优化组合2.抓好学校硬件建设工程我镇充分发挥政府主责作用,多方筹资用于各学校的基建、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水平,有力地推进了规范化学校和优质幼儿园的创建。

一是加强学校硬件建设投入1200多万元新建九年一贯制的八乡山学校,新建的八乡山学校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宿舍楼各1栋、礼堂1个、标准运动场1个;投入600多万元改建了九年一贯制的上八乡学校,改建了的上八乡学校新增校园面积5000多平方米;投入250多万元完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功能场室;投入60多万元用于中心幼儿园的改建和设备设施的充实完善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1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2个我镇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即100%完小以上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脑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有校园网,并实现了“校校通”;100%的学校对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100%的学校按照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提高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三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我镇非常重视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投入20多万元将学校打造成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学校同时,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师生的审美情趣,使学校的每面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把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教科书,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目前,八乡山学校和上八乡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均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