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模拟命题工作流程简介第一阶段包括工作培训、研究相关数据、编制双向细目表、拟订样题、确定分工等环节高考模拟命题工作流程简介及原创题改编方法简介,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张明同,1.研究相关数据主要对《高考命题规律研究报告》提供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知识与能力考查的落点及其层次和深度,为编制试卷“双向细目表”提供依据2.编制试卷“双向细目表”试卷“双向细目表”的内容主要包含:拟命题的考点及其结构体系,能力考查要求及其结构,题型及其结构,试题和试卷的难度等根据双向细目表,由组长编制一套样题样题的必要性还需要研究),3.讨论样题命题组成员对事先拟订的样题,进行集体讨论、修改、打磨,直到成熟定型制定样题为随后的命题分工和分头命题提供了模板和经验4.确定分工和时间进度根据命题组成员的专业优势进行任务分工,确定初拟试题完成时间第二阶段包括分头命题、集体讨论、会议打磨三个主要环节5.分头命题命题人员按照命题分工独自查阅资料、设计试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6.集体讨论命题人员编制出试题后,及时交流7.会议修改,反复打磨分头命题完成后,召开第二次命题会,学科组全体人员逐题讨论、推敲、修改、打磨,直至合成试卷。
第三阶段包括冷却处理、自我修订、讨论定稿、专家审题四个环节8.冷却处理第二次命题会后,进行不少于20天的冷却,以减少试题硬伤、保证命题质量9.自我修订冷却期间,学科组每周一次会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予以修改、订正10.讨论定稿第三次命题会再次采用全组集体讨论的方式,逐题推敲、审订、完善、定型11.专家审题聘请在命题领域的权威专家审阅试题试卷模拟命题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1.13命题技术向高考贴近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在知识交汇处设计试题;能力立意;增加思维量,增加思考时间;三种题分别由易到难;解答题阶梯式设计,入手易深入难 试题全面贴近高考,难度适当,有一定的区分度,既让学生得到基本分,有成功的体验,又让学生无成题可循 1.2 体现“两个有利” 模拟命题必须遵循高考命题一贯坚持的“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原则”,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3诊断、检测和导向功能 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诊断与检测(一方面注重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考查学生的五能力:运算求解、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数据处理,两种意识),对师生的教与学发挥导向作用.(当然高三上学期的模拟题、一模、二模、三模应该有区别各有侧重,高三开始时的前一两次模拟考试,一轮复习没有完全结束,学生的基础知识还不牢靠,因此,要以双基为考查重点,以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函数为主,所考查的其它知识一般都应为常规问题中通解通法应用,涉及大思维量的设问.一轮复习结束后的模拟考试,要以高考要求作为最主要的标杆,不仅要突高考特点,还要分析高考的变化,将高考可能出现的确变化体现在试卷中) (试卷并不一定每道试题都具有高区分度,但测试诸如理解、掌握、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时,要有高区分度的试题.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点覆盖面大,考查的能力较高,题目综合性强.其作用是给应试者留有较大的发挥余地,让学业优秀的考生得以脱颖而出,各种水平的考生能得到相应的分数,拉开了考生的档次,能有效地区分考生.) 2.模拟命题的原则与要求 2.1“两个有利”的原则。
模拟命题必须遵循高考命题一贯坚持的“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原则”,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着重考查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平时的考试中对于现成的试题可以有选择地选用,但GETS模拟题必须个个是原创题) 2.2 原创性原则原创是高仿真的必要前提,高考模拟试卷的原创题必须保证100% 试题必须有一定的亮点和创意,试题的创意对高水平学生具有考查“创新意识”的作用,即考查考生对新颖信息、情境和设问,能否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综合与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独立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3 科学性原则试题的设计与考试性质相吻合,面向全体考生;试题选编的情境材料须有可靠的出处,设问和答案涉及的知识与观点正确,赋分与评分标准合情合理,确保测试具有合理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 2.4 准确性原则试题内容属于学科考查范畴,与学科考试目标相一致,试题设计具有较好的测试信度和效度 2.5 规范性原则试题表述体现学科特点,内容科学、严谨,语言准确、清晰;格式统一、规范,指导语明确、简洁。
2.6 前瞻性原则把握高考命题改革方向,合理预测命题改革趋势,在题型功能和考查立意创新方面有适度的前瞻性二、原创题编制方法简介,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年年有新意,届届有创新,虽然题目变化多样,高考常考常新,但命题还是规律可循的,其中命制试题的主渠道就是“原创和改编”.事实上,多年来,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有的将课本上的题目改造,直接考查数学概念,有的将题目外在的设问形式加以改造,着重考查思维能力,而未改变原来的思想意图,却减少了运算量,体现了试卷的整体设计思想.我们平日测试也应该向高考看齐,力争通过“创”和“编”设计出有一定新意的试题.下面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命制数学模拟“新题”的常用方法.,一、原创 原创试题是一项高难度系统工程,要求较高.一般模拟试题的原创可遵循以下几条思路进行. 一是根据模拟要求确定原创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基本条件架构,并与最后要达到的考查难度要求和数学思想方法结合,预先对试题的基本条件进行设计,再不断补充提高修改.如要原创一个理科圆锥曲线内容的压轴题,先确定一种圆锥曲线(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般为椭圆或抛物线)为主体,为了能压轴又有层次性,一般在第(1)中需要考求圆锥曲线方程的问题,这就要在题干中设置几个已知条件,如果让向量参与其中,更是锦上添花,让考生通过这几个条件解出圆锥曲线的方程,而第二问一般要设计为一个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问题,为此可引入一条或二条直线,也可以引入另一种曲线,但要注意后引入的曲线是来打酱油的,它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冲淡主体曲线在该题中的地位.为增加思维强度,后来的直线或曲线中一般需要含有一个参数,这类问题最后一般为下列四类问题的一种:最值问题、定点(定值)问题、范围问题、探索(存在)性问题.,如要原创一个理科函数内容的压轴题,先设计一个一定形式的函数表达式,为了能压轴,一般要在函数解析式中引入一个或两个能较大地影响函数性质变化的参数,从而增加思维强度.试题设计基本成形后,要对函数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力图全面地展现函数的性质和结构特点,进而再设计提出怎样的问题要求学生解决.再如立体几何问题的原创,一般可以先通过对一个规则几何体进行切割或补接,得出一个新的几何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使用规则几何体的切割或补接,最大的优点是新几何体一般具有唯一性,其几何性质容易研究也更规律可用.当然,由折叠得到几何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对于数列求通项以及求和类的试题原创,还可以预设结果,逐步倒推来创新.解三角形或解三角条件下的值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倒推法进行设计. 有时可以先利用一个简单甚的问题,或要考查的形式和方法,通过变形和增加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组合,使问题逐步变难的同时让思维含量层层拔高. 对三角或概率问题,由于考查要求不高,综合性更小,原创就相对更容易些.一般是先预计问题要考查什么,然后就可以根据要求创设情景,进而提出相适应的问题.,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和实践的积累是试题原创的一大源泉.数学原创试题需要从生活和实践中进行挖掘,通过原创者的抽象概括,创新出新颖的符合实际的问题.如有必要,也可以特意为此进行社会调查,特意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使之获得原创试题的素材和模型.对于只考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试题原创,主要思考的是考查哪些基础知识,然后思考提出何种要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如果能有新意就更好.在试题原创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次性预设就能达到原创的目的,它往往要通过多次的修正和进一步的设想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编制原创试题,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减少过多的人为增加的组合,条件越简越好,结论越精越好,数字运算要简单,使试题形式结构具有简洁对称的美感,使解答这些试题具有研究性,从而愉悦学生的心灵. 试题原创的能力,与命题者对过去问题的积累和对过去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与对教学和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很很大关系,了解过去的问题和了解学生就给原创新问题确立了用何不同思路或方法研究新问题的基本方向.积累越多认识越深刻,了解学生越明楚,原创就越有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