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职业道德提纲七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利益、职业利益和从业人员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p107 2.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所讲的“集体”,指的是社会整体p107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富有新意的内涵:1)是坚持和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集体主义原则首先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2)通过重视和满足个人正当利益、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来实现集体利益3)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p108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p109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划分为两个大的层次1)即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所有职业的道德规范,它反映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共性,是社会主义各种职业共有的道德规范2)即适用于社会主义各个特殊职业的道德规范,是反映社会主义各个职业道德个性的道德规范p110 6.适用于社会主义各种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p111 7.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基本精神敬业,就是用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对职业工作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p111 8.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服务群众是职业行为的本质p112 9.奉献社会1)要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2)要从我做起,从实际工作做起 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范畴主要有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幸福等p114 11.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职责业务的想象、向往和希望p115 12.职业态度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神态表情、对职业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行动,职业态度的本质是一种劳动态度职业态度的好坏,反映出一个职业、部门或单位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职业态度的要求:1)职业态度要端正2)职业态度要谦和3)职业态度要诚恳p115 13.职业义务是从业人员对他人和社会应负的职业道德责任,又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职业义务分为对他人的职业义务和对社会的义务。
p116 14.职业技能是从业人员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p117 15.职业纪律是指从事不同职业的单位、部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带有强制性的条例、章程、制度、规定等准则p117 16.职业作风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言行职业作风的好坏,取决于从业者的思想和宗旨培养职业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对从业者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从业者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p118 17.职业良心是职业劳动者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或者说是职业劳动者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p118 18.职业荣誉是对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个人在道德自我评价上的主观意向1)客观评价2)主观意向p119 19.职业幸福是指职业劳动者在职业生活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p119 第二篇:职业道德提纲四第四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p47 2.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
p48 3.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和的文化精神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p51 4.建设和谐文化的意义1)有利于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2)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4)有利于加强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p52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和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p53 6.要不断培育科学的和谐发展文化1)树立高效发展的理念2)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3)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p54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1)健全民主法制2)营造和谐的利益格局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妥善解决经济利益共享问题;坚持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关心社会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努力实现机会公平、分配公平、规则公平3)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p55 8.要不断培育高尚的和谐人际文化。
p55 9.要不断培育良好的和谐生态文化1)坚持节约优先2)保护生态环境3)实现可持续发展p56 10.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p58 第三篇:职业道德提纲五第五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和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目的p59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贯穿社会主义社会一切道德规范的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1)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同人民站在一起,2)一切向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同一切危害人民、背叛人民的行为作斗争,4)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p59 3.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共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p62 4.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p63 5.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p65 6.集体主义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摒弃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无从谈起。
p68 7.所谓道德原则,是解决道德关系中的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个准则p68 8.集体主义是指一切言论和行为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p68 9.集体主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科学原理在价值观上的必然要求p69 10.集体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同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集中反映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根本要求的反映p70 11.集体主义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要求p70 12.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对其他原则和规范起着指导作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p71 13.集体主义原则是贯通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统一原则p71 14.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1)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 2)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要互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统一p72 15.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不会因改革而发生变化的p74 16.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背道而驰的。
1)在人生观上,集体主义主张从人民需要出发确定个人奋斗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则主张从自我需要出发进行个人奋斗2)在价值观赏,集体主义强调社会价值第一,而个人主义则主张自我价值至上3)在道德观上,集体主义的最高道德标准是符合人民利益,而极端个人主义则认为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公德4)在政治观上,集体主义认为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极端个人主义则把个人视为历史的动力p77 17.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而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p79 18.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奉献,是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统一p79 19.个人正当利益明确以下几点1)要明确个人正当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2)要明确个人利益的获得是通过正当的手段3)个人的正当利益不应损害社会整体的利益4)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并不排除在社会整体利益需要的时候,自觉地对个人利益加以节制或者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p79 20.在我国现阶段,集体主义原则维护的集体利益,是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p82 第四篇:公务员职业道德讲课提纲公务员职业道德讲课提纲 第一讲:公务员职业道德基本问题 第二讲: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及重整 第三讲: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重整公务员职业道德 第二讲: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失范及重整 专题结构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危害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重整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重整的任务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重整的目标 (三)公务员职业道德重整的途径(为第三讲内容,点到为止,不展开讲) 1、加强公务员自我修养 2、加强公务员道德教育 3、加强公务员道德监督 4、加强公务员道德规范制度建设(包括立法) 5、优化公务员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职业道德常识》复习提纲三级秘书——《职业道德常识》复习提纲 一、道德常识 (一)、道德概念 道德是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性质 1、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2、道德是灵魂的力量、精神的支柱、事业成功的基础 3、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三)道德的作用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四)、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 1、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法律规范是社会的准则 2、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产生早,最终也将代替法律成为惟一的行为规范 3、道德规范由社会舆论形成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 4、两者作用范围不同,道德规范对道德行为,产生作用,法律只对违法行为产生作用 (五)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1、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德治与法治有相互重叠的成分 3、德治与法治有相互转换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5项内容 1、爱国守法 2、明礼诚信 3、团结友爱 4、勤俭自强 5、敬业奉献 三、现代社会需要增强的5种意识 1、自主意识 2、竞争意识 3、效率意识 4、民主法律意识 5、开拓创新意识 四、公民道德5项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五、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重点、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社会主义道德的着力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六、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