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讨论怎么写1.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讨论是科技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的目的是解释现象、阐述观点,说明您的调查/研究结果的含义,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其主要作用是回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解释说明研究结果如何支持你的答案,这些答案如何与该主题现有的相关知识相吻合讨论通常被认为是一篇论文的“心脏”,最能反映作者掌握的文献量和对某个学术问题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讨论是许多中国作者论文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际作者论文的差距所在讨论部分很难写,作者应予以高度重视,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写好讨论讨论部分写作的好坏往往决定一篇文章的深度,也是其学术水平的标志作者应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避免重复叙述数据结果,避免重复摘要和引言内容,避免冗长的文字堆砌讨论要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作者既不要不敢下结论,也不可妄下结论讨论部分应强调指出研究所获得的新的重要结果和结论,说明研究的价值和局限性;要与研究目的结合起来讨论,避免提出研究结果不支持的结论;如果未作经济学分析,一般不应下成本-效益方面的结论;要避免强调和暗示未完成的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有把握,可以提出新的假设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许多作者的论文讨论不系统深入,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正确引用相关文献,因而没有把研究结果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讨论。
许多作者在讨论时不引用或没有系统引用相关文献,有的认为没必要,有的因为没找到,有的故意回避引用,以凸显自己研究的“新颖”和“价值”有的作者虽然引用了相关文献,但没有结合自身的研究讨论,也就是没有把前人的研究结果和自己的研究结果融合在一起讨论如此讨论,导致论文分割(Balkanization),读者无法系统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你的研究结果一个诚实的或者成熟的作者,应该对研究结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既强调研究的成功和可取之处,也要指出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为使你的信息表达清楚,在全面的阐述、支持、解释和论证你的答案和讨论其他重要的和直接相关的问题前提下,讨论部分应尽可能的简短必须注意,讨论旨在对结果进行评论,而不是重复叙述结果不应过多着墨于不太重要的枝节问题,因为这会使你的重要信息模糊不清文”无完“文”(No paper is perfect)关键要让读者知道什么是确信无疑的,什么只是假设推理性的讨论”部分的结构组织很重要,开始写作前,应草拟提纲,以符合逻辑的形式组织你的思想可以采用链状图、问题树、数字编号或其他组织结构汲取前人的经验,结合本人十年编辑工作的体会,总结写作“讨论”的十个步骤,以期有助于组织你的思想。
1以“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结构来组织“讨论”:从你的发现到文献,到理论,到实践在你写作“讨论”时,可讨论一切,但必须简洁、简短和明确2 以重申你试验验证的假设和回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作为开始使用相同的术语,相同的动词时态(现在时)和你在引言中提出问题时相同的观点3 以试验结果支持答案阐明你的结果如何与预期和已有文献相关联,清楚地说明为什么你的研究结果可接受,如何与该主题已发表文献的知识相一致或吻合4 讨论与所提问题相关的所有结果,简明的概括研究结果的主要含意,不管结果统计显著性如何5 应以正确的逻辑顺序来描述每一个主要的发现/结果所揭示的模型、原理和关系表述这些信息的逻辑顺序很重要首先陈述答案;其次提供相关结果;然后再引用他人的研究结果如果必要,将读者指向插图或表格,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6 论证你的答案如果必要,可解释为什么你的答案令人满意,而别人的不满意只有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才能使你的解释更令人信服7 讨论和评价对结果相互矛盾的解释这是一个好的讨论的标志中国的许多作者通常回避讨论与结论不一致的内容讨论任何意想不到的结果当讨论一个意外的发现时,以发现作为段落的开始,然后叙述之8 指明潜在的局限和缺点,评述这些因素对你的结果解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当指出这些局限和不足之处时,避免使用道歉的语气9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建议(至多两条)不要提出在该研究内本该谈及的建议,这样会表明你对数据的检验和诠释不充分10 阐明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如何的重要以及如何的影响我们的知识或如何影响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 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读者对论文的IMRaD结构(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 and Discussion)相当稔熟,自觉或不自觉地都知道每部分的作用同样,读者也已熟悉结构式摘要,它所含的信息比非结构式摘要多有些刊物要求特殊论文使用特殊结构,如报告随机试验(randomised trials)的论文使用CONSORT结构现在我们提议,科学论文的讨论部分也要结构化,因为它经常是论文最薄弱之处,仔细地解释而成为喋喋不休老式论文往往缺少新的数据资料,讨论却洋洋洒洒讨论的作用似乎是让读者相信,作者对数据的阐述及推测的正确这不是对证据的公正检验时代变了,人们更重视方法和结果,因为方法愈加2.什么是论文,怎么写论文一、论文的组成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 (一)题名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公式和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必要时,可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若题名语意未尽,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有时,论文是分阶段的研究成果,也可分别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命题方式 3.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二)作者 1.作者署名的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多位作者的名字排列上是以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排列.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1.**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2.**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 2.翻译作者及其单位名称的注意事项 ①翻译单位名称不要采取缩写,要由小到大写全,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 ②翻译单位名称要采用该单位统一的译法. ③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例如: LI Hua(李华),ZHANG Xi-he(张锡和),ZHUGE Ying(诸葛颖) (三)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1.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前.摘要一般在论文完稿后再撰写. 为了便于交流,还应有英文摘要.中文编排在前,英文在后.中文摘要的前面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的前面以“Abstract:”作为标识.英文摘要的内容一般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它的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相应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有时,根据特别需要,摘要的长度视正文长度、主题范围、重要性等而定,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 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①英文摘要的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其中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
3.论文讨论怎么写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