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0520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5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新人教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 思想文化发展史 第十五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高考复习导航 本单元是高考重点命题区域之一。从2012年高考的命题情况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突出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这一主题。如海南卷考查儒家的仁政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天津卷考查诸子百家出现的背景、董仲舒的思想特征。将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分析儒家思想发展变化的原因。如北京卷考查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从中西思想比较的角度考查。如浙江卷考查中国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考查科技基础知识、文学艺术的背景。如山东卷考查宋代的印刷术、安徽卷考查书法的发展,全国卷考查市民的价值取向。,在2014年高

2、考备考复习中应注意:在复习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时要抓住一条主线,两个特点:“一条主线”是指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两个特点”是指儒家思想根据社会的发展演变不断发展演变;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发展。在复习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时,要抓住一个中心成就;两个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三个角度中西对比的角度、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角度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第1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梳理专家解读 考点1 百 家 争 鸣 基础知识梳理 1.背景 (1)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繁荣,城镇兴盛,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分封制崩

3、溃,诸侯纷争,各国国君争相延揽人才纷纷变法。 (3)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士人阶层迅速崛起。,2.主要派别及其主张 (1)儒家学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六经”。 孟子:提倡“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伦理上主张性本善。 荀子:主张 “仁义”和“王道”,强调以德服人,并提出了“君舟民水”思想;伦理上主张性恶论。,(2)道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主张“无为而治”,其思想具有辩证的特点。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齐物”的思想。

4、 (3)法家: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建立君主专制国家的主张。 (4)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的主张,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3.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整个历史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思考探究 1.孔子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有哪些?,【答案】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境。(2)“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2.诸子百家中,为什

5、么法家思想最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答案】 (1)法家思想认为历史向前发展,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 (2)法家思想主张实行君主集权,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3)地主阶级必须依靠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反抗和旧贵族势力的反扑。,史料链接与解读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解读】 (1)材料一反映的是:孔子主张以德治民。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作为统

6、治者,应该对老百姓实行轻徭薄赋,省减刑罚,并且不再有意侵夺农时。在这个基础上,使之能够孝敬父母和睦兄弟,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高考试题解析 1.(2012海南)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的仁政思想。仁政是指统治者施以恩惠,采取有利于取得民心的政治方略,即指仁慈的统治措施。题干中儒家经典强调统治者用礼、义、信来治理民众、获取民心,故属于仁政,答案为B项。民本是指以民为本,从百姓角度出发,故排除A项;C、D两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内涵,排除

7、。 【答案】 B,2.(2012山东)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对各派主张的比较能力。“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不符合道家和墨家,排除B、C两项。“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不符合儒家,排除A项。“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实际上体现了法家主张变法革新的思想。综合上述条件分析,这一学派是指法家,故选D项。 【答案】 D,【备考指南】 备考时,要注意重点把握诸子百家的主

8、张,注意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进行理解,认识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理解儒家的民本思想。 【易错警示】 (1)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2)荀子主张法治和礼治相结合管理社会;墨子思想中的尚贤精神,成为后世社会重视人才的思想来源。 (3)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最受统治者欢迎。儒家思想直到西汉武帝时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即时训练 1.(2013高考密码原创卷)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下列观点中与孔子思想相吻合的是

9、( )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不知礼,无以礼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答案 C 解析 孔子主张“礼”,C项符合题意;A项是墨家的主张;B项是法家的主张;D项是道家的主张。,2.(2013广东六校模拟题)家中的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 (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其思想是顺其自然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进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应属道家思

10、想。故选A项。,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基础知识梳理 1.背景 (1)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 (2)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3)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1)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2)主张: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提出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3)影响: 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

11、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因此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起用儒学家参政。 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 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 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思考探究 1.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答案】 儒家宣传的仁政和伦理道德,有利于调整封建统治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权等主

12、张,适应了维护统一的要求;汉武帝大力提倡,通过中央的太学和郡国学校,用儒家经典教育贵族子弟,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的儒家思想有何区别?,【答案】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其核心内容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宣扬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了封建统治,是带有神学倾向的儒学。这些思想与孔孟提倡的“仁”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学有区别。,史料链接与解读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

13、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解读】 (1)材料一反映的信息是: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材料二提供的信息有: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高考试题解析 (2012天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依据材料中董仲舒的

14、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答案】 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备考指南】 在备考时,一要准确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及其目的。二要准确理解儒学发展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三要注意区别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易错警示】 (1)董仲舒的新儒学,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体系。 (2)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3)“罢黜百家,

15、独尊儒术”的实质与“焚书坑儒”相同,都是思想文化专制。,A.汉代儒学地位逐渐提高 B.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观念 C.汉代官职被儒家所垄断 D.汉武帝积极推行有为的思想,答案 A 解析 据图表看出,自汉武帝之后,儒生出身的丞相数量相对越来越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根源在于汉代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2.(2013全国100所名校模拟题)“汉儒们对天意或天命概念的实用主义的道德诠释把这种西周传统所宣扬的天意或天命的观念大大详尽化和世俗化了。”下列汉代儒学思想能够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 ) A.“罢黜百家” B.“独尊儒术” C.“大一统” D.“天人感应”,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中的“

16、天意”和“天命”,能够与之相一致的是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观。故选D项。,突破重难点 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反映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1)道家老子:反映了奴隶制的瓦解,面对诸侯争霸,社会动乱,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提出“无为”主张,希望退回“小国寡民”的状态。 (2)儒家: 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为挽回奴隶主阶级统治而提出自己的主张。,孟子、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自己的观点。孟子主张缓和阶级矛盾,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 (3)墨家墨子: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学派产生,要求和平、平等等。 (4)法家韩非子: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主张变法革新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