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97958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1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0 B C3 D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A(1,1) B(1,1) C(1,1) D(1,1)3如图,线段AB是线段CD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线段AC与BD的关系是()A平行且相等B平行 C相交 D相等4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已知1=2,3=110,则4=()A70 B80 C110 D1005已知直线AB,CB,l在同一平面内,若ABl,垂足为B,CBl,垂足也为B,则符合题意的图形可以是()ABCD6若mn,下列不

2、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m2n+2 B2m2n C Dm2n27如图,已知A=60,下列条件能判定ABCD的是()AC=60 BE=60 CAFD=60 DAFC=608已知一个表面积为12的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1m B m C6m D3m9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组,则列方程组为()A B C D10如图,在ABC中,BC=6,将ABC以每秒2cm的速度沿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所得图形对应为DEF,设平移时间为t秒,若要使AD=2CE成立,则t的值为()A6 B1 C2 D3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

3、,共24分)11用不等式表示:a的不大于612“同位角相等”是命题(填真或假)13如图,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40,那么2=_-14已知:m、n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mn,则m+n=15在等式y=x2+mx+n中,当x=0时,y=2;当x=1时,y=2则当x=3时,y=16如图,长方形ABCD是由k个相同的长方形组成,上下各有4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中间竖放若干个长方形,并且宽AB是长AD的,则k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有11小题,共86分)17计算: +18解方程组:19已知,点A(2,1),B(3,0),C(1,1)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分别标出点A,B

4、,C的位置,顺次连接A、B、C三点,并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0如图,1=30,B=60,ADBC求BAC的度数21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求k的值22已知x,y满足方程2xy=4根据条件完成下表,将代表这些解的点(x,y)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并从左到右用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x1012y602根据你所画的图象回答,若点A(m,n)也在这条线上,请问当m满足什么条件时,点A会落在x轴的上方?23用“”或“”填空:3;6.25;2+;3;请将上面的5个不等式分成两类,并说明每类不等式的特征24如图,已知EGB=90,ADBG,

5、E=F求证:AD是BAC平分线25我们定义:若整式M与N满足:M+N=k(k为整数),我们称M与N为关于k的平衡整式,例如,若M+N=1,我们称M与N为关于1的平衡整式若3x10与y为关于2的平衡整式,2x与5y+10互为关5的平衡整式,求x+y的值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m+4),点C(5m+3,0)在x轴的正半轴上,现将点C向左平移4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点B(7m7,n)(1)求m,n的值;(2)若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CO方向移动,同时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方向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0t7),四边形O

6、PBA与OQB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是否存在一段时间,使S12S2?若存在,求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27阅读材料(1),并利用(1)的结论解决问题(2)和问题(3)(1)如图1,ABCD,E为形内一点,连结BE、DE得到BED,求证:E=B+D悦悦是这样做的:过点E作EFAB则有BEF=BABCD,EFCDFED=DBEF+FED=B+D即BED=B+D(2)如图2,画出BEF和EFD的平分线,两线交于点G,猜想G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EG1和EG2为BEF内满足1=2的两条线,分别与EFD的平分线交于点G1和G2,求证:FG1E+G2=1802015-2016学

7、年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0BC3D【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在数0、3、中,只有是无理数【解答】解:0、3、都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选B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A(1,1)B(1,1)C(1,1)D(1,1)【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由图可知,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A、(1,1)在第二象限,B、(1,1)在第三象限,C、(1,1)在第一象限,D、(1,1)在第四象限所以,小手盖住的点的

8、坐标可能是(1,1)故选D3如图,线段AB是线段CD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线段AC与BD的关系是()A平行且相等B平行C相交D相等【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直接求解即可【解答】解: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线段AB是由线段CD平移得到的,故线段AB与CD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选:A4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已知1=2,3=110,则4=()A70B80C110D10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定理可知a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解答【解答】解:3=5=110,1=2=58,ab,4+5=180,4=

9、70,故选A5已知直线AB,CB,l在同一平面内,若ABl,垂足为B,CBl,垂足也为B,则符合题意的图形可以是()ABCD【考点】垂线【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图形,故选:C6若mn,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m2n+2B2m2nCDm2n2【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可得答案【解答】解:A、左边减2,右边2,故A错误;B、两边都乘以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B正确;C、左边除以2,

10、右边除以2,故C错误;D、两边乘以不同的数,故D错误;故选:B7如图,已知A=60,下列条件能判定ABCD的是()AC=60BE=60CAFD=60DAFC=6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B、C不能判定任何直线平行;当AFC=60时,符合“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D正确故选D8已知一个表面积为12的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1mB mC6mD3m【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因为正方体有6个面,先计算出一个面的面积,再根据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2m2,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为2m2,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11、为m,故选B9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人,组数为y组,则列方程组为()AB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根据题意中的两种分法,分别找到等量关系:组数每组7人=总人数3人;组数每组8人=总人数+5人【解答】解:根据组数每组7人=总人数3人,得方程7y=x3;根据组数每组8人=总人数+5人,得方程8y=x+5列方程组为故选:C10如图,在ABC中,BC=6,将ABC以每秒2cm的速度沿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所得图形对应为DEF,设平移时间为t秒,若要使AD=2CE成立,则t的值为()A6B1C2D3【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

12、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可得AD=BE,再根据AD=2CE,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图形可得:线段BE和AD的长度即是平移的距离,则AD=BE,设AD=2tcm,则CE=tcm,依题意有2t+t=6,解得t=2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用不等式表示:a的不大于6【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不大于即,据此列不等式【解答】解:a的不大于6用不等式表示为:,故答案为:,12“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填真或假)【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同位角不一定相等,所以命题“同位角相等”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13如图,把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40,那么2=5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40,可求得3的度数,又由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