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386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78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市三校联考2016-2017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2 页) 2016-2017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 卷卷 一填空(每空一填空(每空 1 分,合计分,合计 28 分)分) 1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 产生的,这声音通过 传入监考老师 的耳朵 2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应记为 cm 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可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装置也可探究声音的 与 关系,还可探究声音的 与 关系 4如图,冰棍“冒”出的“白气”向 (选填“上”或“下”)飘的,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 化名称) 5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

2、,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 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 发生 (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6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在一次闪电过后约 4 秒才听到雷声,再过 6 秒隆隆雷声 才停止,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有 m “闪电”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km/h (声速取 340m/s) 7一列长 200m 的列车,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整列火车通过 1.9km 的某一 大桥所用时间是 s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 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速度是 8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

3、,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 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体温计 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填“能”、 “不能”) 第 2 页(共 22 页) 9在 2008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奇节目手影戏逗趣 ,其中有一段“人逗小 狗”,演员用双手配合着口技将活泼可爱的小狗从声音到形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如图所示, 幕布上小狗形象的形成利用了光的 ;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到小狗的叫声,是因 为演员模仿了小狗发出声音的 1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a)所示,通过三个小孔看见蜡烛,看见的 (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 小孔成的像; (2)如图(b)所示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

4、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孔对着 ,膜对着 , (以上选填“窗外”或“眼睛”) ,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实像 11如图,是小红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红相距 m,小红看到 镜中的视力表上的“E”字的开口向下,则实际视力表中“E”字的开口应是 ,若小红向后 退一些,则“E”字在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在通常情况下,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沸点是 78,当酒精在10时是 态,在 90时是 态 13一列车正以 18km/h 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 落至地面这一下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二单项选择(每

5、题二单项选择(每题 3 分,合计分,合计 36 分)分) 14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 释,错误的是( )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第 3 页(共 22 页) 1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 5km/h B全新的 2B 铅笔长约 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 37 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 1mm 1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

6、在 3 秒内通过 36 米的路程,则它在前 2 秒内的速度一 定是( ) A9 米/秒B12 米/秒C4.5 米/秒 D无法确定 1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8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 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

7、音叉大 19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 CD 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A 点的甲同 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 B 点的乙同学如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 A1 B2C3D4 第 4 页(共 22 页) 20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 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21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 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

8、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22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河中轮船上的旗帜飘扬状态如图 示,则可以判断轮船是( ) A靠近码头 B可能静止 C远离码头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3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 动时间之比是( ) A4:1 B4:9 C1:4 D9:4 2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 20 (入射光线不动) ,则平面镜应( )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10 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0 C沿逆时

9、针方向转动 10 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20 25下列 4 个说法中正确的判断个数为( ) 优美的音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噪声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说明声音可以 传递能量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20m/s 表示它每秒运动的距离是 20m/s 在测量时如 果选用最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最科学的测量方法,让最严谨的老师进行测量加上一些偶 然因素,就可能没有误差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三、作图:(每图三、作图:(每图 2 分,合计分,合计 6 分,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分,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6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 E 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 能看

10、到天空的范围 第 5 页(共 22 页) 27在扬州古城挖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巧妙地引用太阳光水平照入挖掘隧道,解决了挖掘 时的采光问题,如图所示,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补全光路 28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四、实验:(每空四、实验:(每空 2 分,合计分,合计 18 分)分) 2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 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 s1上的平均速度为 v1,路程 s2上的平均速度为

11、v2,路程 s3上的平均 速度为 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 30小义看到教学楼对面的玻璃幕墙把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 样的规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和激光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 角等于 角; (2)如图乙将纸板 NOF 向后折,这么做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 (3)在甲图中,实验者后来将光线沿着 FO 射向平面镜时,他是想探究光路是否 五、计算:(每题五、计算:(每题 6 分,合计分,合计 12 分)分) 第 6 页(共 22 页) 31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

12、声波的速度为 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受超声波信号用了 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 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 象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32场地自行车赛的赛道是圆形的,该圆形赛道的半径为 R,甲、乙两运动员沿赛道骑自 行车的速度分别为 V1和 V2并各自保持不变,且 V1V2,两运动员在同一起点开始沿相同 方向骑自行车,则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多少?(忽略两人骑行

13、过程中绕场半径的差异 和变化,在第一次相遇前两人没有因故停车或发生其它意外写出必要关系式,用题中字 母表示最终结果) 第 7 页(共 22 页) 2016-2017 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校联考八年级(上)期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三校联考八年级(上)期 中物理试卷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每空一填空(每空 1 分,合计分,合计 28 分)分) 1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 振动 产生的,这声音通过 空气 传入 监考老师的耳朵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解答】解: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

14、卷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监考老师的耳朵,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2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应记为 1.58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 开始, 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金属块左端与 7.00cm 对齐,右端与 8.58cm 对齐,所以金属块的长度为 L=8.58cm7.00cm=1.58cm 故答案

15、为:1.58 3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可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装置也可探究声音的 音 调 与 频率 关系,还可探究声音的 响度 与 振幅 关系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分析】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说明物体振动会 发声,改变刻度尺伸出的桌面的长度可改变声音的音调,增大拨动刻度尺的力可改变响度 的大小 【解答】解:(1)不拨动尺子时,不发声,拨动时就会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 第 8 页(共 22 页) (2)当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时,声音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故音调也发生了变化;故这个装置也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当用不同的力拨动时,尺子的振动的幅度发生了变化, 响度的大小也发生变化,故这个装置还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故答案为:音调;频率;响度;振幅 4如图,冰棍“冒”出的“白气”向 下 (选填“上”或“下”)飘的,这是 液化 现象(填 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首先分析“白气”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 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 【解答】解: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 ,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