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79774592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轮经济学常识2012.5(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考点,斯密,斯密的理论贡献,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斯密的政策主张,“看不见的手” 绝对成本学说,李嘉图,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李嘉图的政策主张,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 比较成本学说,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他科学地认识 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 换价值。,考点一 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考点回顾,(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他有时认为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

2、的劳动量决 定的,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在这里,他把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看成是交换价值,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2.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1)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 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 工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 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2)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3、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 “看不见的手” 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从自然秩序出发,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最求个人利益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只有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市场的作用,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国家的职能应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等三个方面。,(3)评价:斯密认识到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4、。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看到,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3.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提出绝对成本学说。 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本国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少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

5、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考点二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1.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1)李嘉图关于商品价值的认识: 一种商品 如果没有用就不会有交换价值; 效用对于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不能成为 交换价值的尺度; 耗费在一件商品上的劳动 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是 由价值来调节 的,因而是由耗费的劳动量来调节的。 (2)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贡献: 李嘉图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 点,同时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 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李嘉图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他不仅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

6、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而且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2、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工资、利润和地租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如果工资、利润、地租都增加,但工资、地租增量少于利润,则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质),(量),评价:从量的方面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对立经济根源,(1)一元收入分配,(2)相对工资理论,(1)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 国家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资本积累来自利润。 主张通过降低地租的方式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

7、长。,(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原因:真实反映工人生活水平的是实际工资,而非名义工资。,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期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 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 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工人生活有下降趋势。,评价: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李嘉图的一大贡献,但他把实际工资下降的原因归于人口的增长,表明他对此问题没能作出科学的分析。,2.李嘉图关于经济自由和政府职能的主张 李嘉图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

8、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 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学说。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他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考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及相互关系 价值规律作用,马克思的

9、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含义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剩余价值的实现,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马克 思主 义经 济学 的伟 大贡 献,考点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相互关系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 比。,考点回顾,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 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

10、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二者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 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 源泉是抽象劳动。,2.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 作用: 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三,实现优胜劣汰。,

11、考点二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的含义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 2.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剩余价值的实现:三个条件 (1)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从某个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现实价值增值,再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 产业资本要依次经过的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 产业资本要分别采取的三种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三种形式的空间时间: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下去,其 三种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它们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必须同时 进行。 (2)资本周转: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速度:在资本完成一次

12、周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 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 总量。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质、内部管理状况、 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生产资本的构成。 (3)比例关系: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往往难以顺利实现。,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及循环全过程,1、资本的购买阶段 G一W 2、资本的生产阶段 W P W 3、资本售卖阶段 W一 G 4、资本循环的全过程 G 一W P W 一G,资本循环三种形式及统一性,1、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l)货币资

13、本的循环 G一G (2)生产资本的循环 P一P (3) 商品资本的循环 w一 w 2、资本循环三种形式的统一是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l)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2)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考点三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指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

14、间的矛盾; 2)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考点一 凯恩斯主义 1.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考点回顾,2.凯恩斯革命的实质。 凯恩斯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 这既掩盖了经

15、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考点二 新自由主义 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 争 市场假设; 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 小化、市场自由化; 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 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都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 制,主张私有化。,(2)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在一段时期内,他们的一些政策主张对美、英等 资本

16、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 但他们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再加上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考点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特点,1、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2.、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和评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决不能照搬,又要剥离出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要求的东西,从我国国情出发学习借鉴。,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理论,我国计划经 济体制的作用和局限性,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与影响,建立完 善的社 会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1、作用 (1)集中了全国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