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90803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2 杜甫诗三首学案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杜甫诗三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怒号() 挂罥() 塘坳()布衾() 丧乱() 恶卧()车辚辚() 干云霄() 戍边()荆杞() 啾啾() 危樯()俄顷() 陇亩() 大庇()【答案】hojunoqnsnlnnshqjiqinqnlnb第2步词语释义字字落实根基牢(1)突兀:_(2)行人:_(3)东西:_(4)县官:_(5)比邻:_【答案】(1)高耸。(2)从军出征的人。(3)这里指行列。(4)这里指官府。(5)同乡。第3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俄顷风定云墨色,_。_,娇儿恶卧踏里裂。(2)安得广厦千万间,_,_!(3)_,尘埃不见咸阳桥。_,哭声直上干云霄。

2、(4)君不闻,_,_。(5)_,天阴雨湿声啾啾。(6)信知生男恶,_。_,生男埋没随百草。(7)星垂平野阔,_。(8)_?天地一沙鸥。【答案】(1)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3)耶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4)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5)新鬼烦冤旧鬼哭(6)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7)月涌大江流(8)飘飘何所似作者名片姓名杜甫(712770),字子美。简历杜甫生于河南巩县。曾担任左拾遗、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年轻时漫游吴、越、齐、鲁,三十五岁赴长安应试不第,多次拜谒也不得任用。困居长安十年,仕途失意,生活困顿,

3、这使他认识了社会黑暗,了解了人民困苦。安史之乱,杜甫被叛军所俘,囚于长安,后逃出。当时肃宗行在凤翔(今陕西凤翔),肃宗任他为左拾遗,不久贬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经秦州、同谷入蜀,被严武任命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卒,杜甫离成都寓夔州。代宗大历三年出川,漂泊于岳州、潭州、衡州等地,大历五年病逝。作品他所作诗歌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其诗格律整齐,语言沉郁顿挫。评价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文体常识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

4、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探究精研文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背景介绍】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战乱,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登塔,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

5、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知】这首诗是感时之作。通过写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遭遇,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爱情怀。【文本深读】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头两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_【答案】开头两句,诗人具体交代了时间和当时的情景,以简洁遒劲的笔触,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狂暴。“怒号”与“卷”字紧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顷刻间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接着在下面三句中,具体铺叙茅草被狂风吹得漫天遍野、四处飞扬的情景。这样写一是渲染风力之大,二是烘托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却无力挽救的焦

6、急心情。2“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什么?_【答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3简要分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和“雨脚如麻未断绝”句中比喻的精妙。_【答案】“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钱买新的,只有一床被子,无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能够换洗就不硬了。这也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前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中有哪

7、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找出来试作分析。_【答案】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有:“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怒号”与“卷”字紧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顷刻间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的情景,“飞”“渡”“洒”“挂罥”“飘转”又形象地描写出茅草随狂风迅速飞动,被吹得满山遍野、四处飞扬的情景。总之这些动词一方面渲染了风力之大,另一方面也烘托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而无力挽救的焦急心情。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名句鉴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鉴赏】前后用七字句,

8、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确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兵车行【背景介绍】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十年杜甫旅居长安时。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9、。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之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诗人的这篇长歌就是表现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整体感知】这首叙事诗是讽世伤时之作。用行人回答的方式,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文本深读】1诗歌展现了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_【答案】诗句场面根源“车辚辚哭声直上干云霄”咸阳桥头送别图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道旁过者天阴雨湿声啾啾”血流成海图田亩荒芜图健妇犁耕图青海白骨图2.分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的作用,并找出本诗的“诗眼”。_【答案】由于“点行频”,十五岁少年被征戍边,四十岁还得屯田守备;正由于“点行频”,才会战争连绵,血流成河;也正由于“点行频”,才致使千村万落人烟萧条。3兵车行中“行人”分别说了哪些事情?诗人塑造“行人”和“道旁过者”的形象有什么作用?_【答案】“行人”分别叙说了两件事情,即“点行频”和“申恨”。其中在“点行频”这一总题下又具体叙说了:十五防河,四十营田,里正裹头,白头戍边,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村落荒废,妇女耕田,士兵受虐。“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