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书检验,,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书写习惯的特定性和稳定性 第三节 非书写文字及文书物质材料的检验,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 文书检验又称文件检验,简称“文检”,是指对具有证据意义的文书及其物质材料进行勘验、检查和鉴定活动的总称二、关于文书,在物证技术领域内,文书指载以语言文字或图形的各种书面材料文书物证与一般书证不同 书证以其所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一般只需确定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文书是以文书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书面材料,属于物证 其物质属性主要包括文书的存在方式、文书的外部形态以及文书的特征特性等只有在对书证物质属性发生怀疑或是书证内容无法辩认时才需要对其进行技术鉴定 这时该书证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证了,它同时也具有了物证的属性三、文书检验的对象:科学原理和检验方法不同,文书的笔迹检验,是通过检验文书手写文字所反映出的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书面言语习惯,发现和认定文书的书写人 文书的物质材料检验,是通过检验文书的物质材料和非手写文书的文字、符号、图案、图像等,辨别文书的真伪,判明伪造或变造的方法,查明文书损伤、毁坏的原因,辨别文书物质材料和印刷、制作工具的种类,恢复和显现文书原有的内容,等等。
具体来说:,1、笔迹检验 2、印刷文书检验 3、印章印文检验 4、损坏文书检验 5、伪造文书检验 6、不易见文字的显现 7、文书材料检验 8、言语识别及人像检验,四、文书检验的任务,基本任务: 对具有证据意义的文书及其物质材料的检验,确定该文书与案件事实和案件当事人、犯罪嫌疑人的关系,为侦查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第二节 书写习惯的特定性和稳定性,——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笔迹检验:通过检验文书手写文字所反映出的书写人的书写动作习惯、书面言语习惯,发现和认定文书的书写人 作用: ①根据笔迹认定作案人 ②根据笔迹串并案件 ③根据笔迹鉴别文件的真伪 ④根据笔迹发现犯罪嫌疑人 ⑤根据笔迹确定参与作案的人数,,书写文字(笔迹)是一种动态形象痕迹 P88书写习惯:人们在书写的文字符号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个人书写动作的规律性,具有人各不同的特殊性和很强的稳定性 文字的书法习惯 书写习惯 文字的布局习惯 书面言语习惯,,,书写习惯的特殊性、稳定性是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 特殊性是由书写人学习、练习运用语言文字和书法技能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稳定性是由于长期学习、练习和书写实践在大脑中形成书写动力定型所决定的。
本节内容: 一、书写习惯的形成及其发展 二、书写习惯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三、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 四、书写习惯的客观反映性 五、书写文字的特征,,一、书写习惯的形成及其发展,(一)书写习惯的形成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二)书写习惯形成和发展经历的阶段,(一)书写习惯的形成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是大脑皮层有关中枢之间的“暂时联系”接通的结果 A.后天获得的 B.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C.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即信号有两种: (1)具体的、现实的刺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2)抽象的刺激(语言刺激)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条件反射活动,,书写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书写习惯的形成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书写活动是以语言为基础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活动,只有懂得语言并能使用语言的人才具有完全的书写机能初学时通过视觉将字的结构形象传入大脑 了解读音和含义 大脑支配肩、臂、肘、腕、手等书写运动器官在视觉的监督下进行仿写。
书写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统一指挥下,主要由大脑皮层的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和书写运动中枢及其支配的肩、臂、肘、腕、手等运动系统的联合机制实现的 经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大脑机能上产生了一系列的书写运动联系,即形成有较强稳定性的“书写动力定型”二)书写习惯形成和发展经历的阶段,1、初学阶段:小学和初中,识字和掌握基本书法技能 2、定型阶段:书写运动的“自动化”;词汇逐渐丰富;书写技能逐渐提高 3、部分退化阶段:书写习惯形成后因年老、久病或长期不从事书写活动等原因使书写技能产生部分退化 书写习惯逐步形成,各阶段间无明显界限因主客观条件不同而不同书写技能发展规律: A.由生疏的低级阶段到熟练的高级阶段 B.提高过程的先快后慢 C.由共性化到个性化,二、书写习惯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一)书写习惯的特殊性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不同的笔迹” 书写习惯特殊性的形成,是每个人在书写习惯形成过程中各自不同的特殊因素决定的 1、个人素质不同 2、外部条件不同 3、文字规范不能限制个性特征的存在和发展,,,,(二)书写习惯的普遍性 书写习惯的共同性是绝对的,特殊性是相对的 形成的原因: 1、文字规范的约束作用 2、共同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3、个别学仿形成的相似性,三、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笔迹鉴定专家戴维斯: “一个书写者能变化字体的斜度、大小、轻重和速度,但是他一生中的书写习惯如同指纹一样,是改变不掉的,即使他涂抹或者雕琢。
书写习惯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总体上看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所以书写习惯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存在着自身同一性 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是确定书写习惯自身同一的必要条件书写习惯是在书写条件反射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巩固的,是一种书写动力定型 两个显著的特点: 1、“自动化”程度极高 2、受书写人主观意识的监督控制程度极小,四、书写习惯的客观反映性,笔迹能够充分客观地反映人的书写习惯及其在表现为笔迹过程中呈现的变化 不仅正常的笔迹能够反映书写人的书写习惯,就是非正常的笔迹也能够反映出书写人的书写习惯,这是因为书写习惯具有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决定的1、书写习惯具有自主性 是指书写习惯对书写人的主观意识具有着相对独立性,不受书写人主观意识的任意支配 (1)注意的局限性 (2)不可能完全“意在笔先” (3)违背习惯的意志行动难以持久 (4)改变笔迹只能以固有的习惯与技能为基础,,2、书写习惯具有能动性 是指书写习惯本身具有克服各种阻力干扰,顽强表现自己的属性 (1)汉字书写规则的制约作用 (2)视觉的监督矫正作用 (3)运动器官的调节作用 (4)大脑机能的整体协调作用,1.笔迹的反映性为笔迹检验提供了物质基础 2.笔迹的自身同一性是笔迹检验的基本条件 3.由特征总和构成的笔迹总体特殊性,是笔迹检验的根据,小 结,五、书写文字的特征,概念:P92—P95 书法特征 文字的布局特征 书面言语特征,,书法特征:是指书写人书写文字符号的动作习惯的反映和表现。
主要有:书法水平、字的 形态、字的写法、笔划顺序、结构搭配、运笔规律、标点符号及其他符号的写法等方面的特征 文字的布局特征:是指文字符号的安排形式,是书写习惯的一种客观反映可以为侦查提供线索,但不能作为识别书写人的根据 书面言语特征:是指书写人用词造句习惯的表现形式可以判断书写人的语文水平、社会职业、知识范围、生活环境、居住地区、年龄阶段等一、书法特征,(一)书法水平特征——书写动作熟练程度特征 (二)字的形体特征 (三)字的写法特征 (四)错别字特征 (五)笔顺特征 (六)结构搭配的比例特征 (七)基本笔划的写法特征 (八)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的书法特征,,,连笔增多,顿压消失,,,笔画省略,(二)字的形体特征,(三) 字的写法特征 繁体写法,,,,,,,,,,,,,,,简化字特征,,,习俗字,,,日本汉字,,新加坡异体字,,东南沿海异体字,,(四)错别字特征 1.错字 (1)笔画的增减,,,,,,,,,,,,(2)结构的颠倒,错字在笔迹检验中的特殊意义: ①具有稳定性 ②具有特殊性,笔顺是指书写时形成每一笔画的先后顺序 1.笔顺的分类 (1)规范笔顺 (2)通用笔顺,(五)笔顺特征,(3)特殊笔顺,,,(六)结构搭配的比例特征,,,,,,,,,,,,,,,,,,,,1.起笔、收笔动作,运笔特征,(2)行笔的方向,,,,,,,,,,(3)笔画的形态,,,,,,,,,,,连笔部位,连笔方向,连笔动作,连笔形态,,第三节 非书写文字及文书物质材料的检验,,,一、印刷文书与印刷文书检验 二、印章印文检验 三、污损文书与污损文书检验 四、文书物质材料与文书物质材料检验 五、言语识别与人相检验,一、印刷文书与印刷文书检验,1、文书的印刷方法鉴别 2、印刷机具鉴别 3、伪造货币票证的检验 4、印刷品来源鉴别,二、印章印文检验,印章特征: 1、规格性特征 2、细节性特征,,三、损坏文书与损坏文书检验,损坏文书是指受人为的或自然条件的影响而被污染、损坏或发生其他变化的文件。
损坏文书检验是运用物理、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检验各种被污染、损坏和变造的文书,借以修复文书,查明文字记载,显示文书的变化,揭露伪造变造事实的专门手段四、文书物质材料 与文书物质材料检验,文书物质材料是指制作文书的各种材料,包括纸张、墨水、墨汁、圆珠笔油、复写纸色料、油墨、铅笔芯、印泥、印油以及胶水、浆糊等五、言语识别与人像检验,(一)言语识别 是运用语言学和有关技术科学的知识、原理和方法,研究言语人的言语特点和规律,分析、鉴别各类文件物证的言语特征,并以此判断言语人的社会属性或认定言语人,为案件侦查提供方向和范围的一项专门技术 对象是各类案件的直接和间接同案件事实相联系的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材料1、地域性言语识别 2、社会性言语识别 3、病态言语识别 4、言语的个人识别 (1)个人言语的风格识别 (2)声纹鉴定,,(二)人像检验 是通过与犯罪案件有关的人像照片和嫌疑人的人像照片反映出来的相貌特征进行比较检验,确定两张照片的人像是否同一人的人相,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提问:,1、概念 文书检验、文书检验的笔迹检验、文书的物质材料检验、书写习惯、书法特征、文字的布局特征、书面言语特征、文书物质材料 2、 书写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书写习惯形成和发展大体分为哪些阶段?各有哪些特点? 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