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60161608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名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则】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形状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进而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模型,再使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获得研究立体图形的经验;体会研究立体图形的基本方法。【学生分析】 为了明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们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附答题情况) 说一说

2、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答:大楼,字典,文具盒,门,窗户,书柜,黑板等等。 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长方体你认为应该研究些什么? 无答案:5人。边长:3人。面积:7人。周长:2人。 你喜欢怎样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听老师讲:0人。自己研究:2人。先自己研究再老师指导:15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指出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初浅的认识程度。比如,有的学生说窗户是长方体,进一步追问后又叫不准了,也不能说明为什么是或者不是。我们制作了

3、有两个面是平行四边形的盒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长方体,25个学生中有9个说是长方体。其次,学生不能明确进一步研究长方体还需要研究什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第三,学生喜欢独立研究、探索新知识,而且知道要拿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盒子来研究,更多的学生也不是盲目的研究,希望有老师的指导。【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 借助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辨认

4、长方体、正方体。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2学生从老师准备的学具中选择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盒子。 3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4教师小结完善课题。二、探究交流,归纳特点 1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模型。 (1)教师演示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小盒白色小盒长方体透视图。 (2)正方体与长方体过程相同 2了解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1)指透视图,问:“从这个长方体中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面、棱、顶点”。 (3)指导学生在学具上找出面、棱、顶点。 3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1)指导学生针对“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教师巡视,分组

5、指导。 (2)集体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逐步完善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并注意发现和鼓励不同的发现方法。 (3)归纳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填表。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问:“正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图说明高、长、宽。 (3)指导学生找出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 5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异同。 (1)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讨论:有人提出“正方体也可以说成是长方体”,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3)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P151,学生测量后,教师追问其它棱的长度。

6、2P152,表扬利用“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思考的学生。 3把P153改为拼盒子游戏。四、总结评价,感受成功(略)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之二【教材分析】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立体图形,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本节课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本节课就是要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接下来继续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

7、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学生分析】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已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讲、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中要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上下大功夫,主要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学习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

8、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教师分别出示一副纸牌(是用长方体盒装的)和一张纸牌,让学生分别说出他们的形状,引出长方体。2、(课件)提问: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入手,从平面到立体,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

9、有的关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直观经验,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教师设疑:刚才大家听见的和所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都说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呢?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征?(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约20分钟)1、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师:把一个土豆切成长方体,需要切几刀?怎样切?同组的互相交流一下,再指名上台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切法。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切萝卜演示。切一刀时,问:你们有什么发现?(有一个面)问:出现边时,问: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有一条边)问:这条边是怎样产生的?(生答)师指出: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出现顶点时,问:这个点是怎样产生的?(生答)

10、师指出: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面、棱、顶点。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切、看、摸,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教学活动,在操作中直接感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作准备。(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课前要求学生自备牙膏盒、化妆盒等长方体物体)师:现在我们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约8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方法。引导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1、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剪、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认识长方体的透视图将长方体放到桌面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质疑:为什么看到的结果不同呢?教师揭示原因,抽象出长方体的立体图(分别有三个面和六个面)。动画演示:长方体的立体透视图。先画出能够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小棒、塑料拐角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A、让学生找出长度相等的三组棱。B、讨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它们

12、和这三组棱有什么关系?C、告诉学生: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D、将长方体框架横放、侧放,指出它的长、宽、高。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小棒和塑料拐角,自己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一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再现长方体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引导学生把学具变换放法,突出图形的变式,在“变式”中理解,让学生真正理解长、宽、高的含义。2、探究正方体的特征。(1)展示动画图像: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讨论: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归纳:长、宽

13、、高变为相等,我们把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或叫立方体)。师:请同学观察自己带来的正方体(魔方、积木等),然后用刚才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小组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展示成果,交流方法。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设计意图通过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动画,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迁移学习方法,较好地达到学习目标,(2)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按照面、棱、顶点的次序,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整理成表格。分组讨论:正方体在具有长方体这些特征的前提下,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14、?归纳结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教师板书集合图。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辨证思想,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约14分钟)1、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一量,它的长是(),宽是( ),高是();再测量一个正方体的实物,它的棱长是( )。2、完成教材15页练习第24题。3、拓展练习:把一块长、宽、高分别是16厘米、11厘米、7厘米的长方体,平均锯成两块小长方体。(1)每块小长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2)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时反馈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为调整后续教学方案获得有效信息,变式拓展练习,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提升灵活应变能力。(四)梳理知识,反思总结(约3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说出是怎样学到的。设计意图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知识探索的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当作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长方体的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