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燃烧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77547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燃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近代燃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近代燃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近代燃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近代燃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燃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燃烧技术(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种近代燃烧技术介绍,绿燃团队创作,蓄热燃烧,1,燃烧技术 介绍一,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技术的思路与方法,HTAC-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技术课题,高温空气燃烧-蓄热燃烧,技术内容,技术 原理,技术 先进性,历史发展 概况,技术应用与思考,蓄热燃烧技术,烧嘴和蓄热体成对出现。 助燃空气通过其中一个烧嘴, 被加热后供燃烧用,另一个 烧嘴充当排烟的角色,同时 蓄热体被加热。当到达换向 时刻时,换向阀动作使系统 反向运行,烟气加热好的蓄 热体被用来加热空气,助燃 空气冷却的蓄热体又被离开 炉子的高温烟气加热,,蓄热 燃烧,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

2、究的思路与方法,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将高温空气喷射入炉 膛,维持低氧状态,同时将 燃料输送到气流中,产生燃 烧。空气(气体燃料)温度 预热到8000C10000C以上 ,燃烧区空气含氧量在21% 2%,与传统燃烧过程相比, 高空气燃烧的最大特点是节 省燃料,减少CO2和NOX的 排放及降低燃烧噪音,被誉 为二十一世纪关键技术之一,技术形成,燃烧器 形状蓄热体 材质尺寸换向阀 控制系统,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体尺寸要求:尺寸过大,会使蓄热室体积庞大,换向时间长;尺寸过小,会使换向时间缩短得很短,

3、电气和机械设备都不能适应,换向的损失也随之增大,还会使蓄热体在气流的作用下漂浮起来,破坏稳定状态。,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五通换向阀,旋转换向阀,直通四通阀,两位三通阀,蓄热 燃烧,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要求,结构 形式,密闭,对煤气尤重要,灵活,长寿,100万次以上,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管道切换阀,用量多,成本高,维修点多,二位五通阀,靠气缸或电力驱动,旋转四通阀,靠气压推动阀杆旋转90,升降开闭式四通阀,带两根阀杆升降,蓄热 燃

4、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节能,经济,限制少,绿色,氮氧化物排放指数低 燃烧噪声低,高效节能-接近极限节能,产量提高,贫氧燃烧 可使用低热值燃料,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余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炉子系统的排烟损失。七十年代起,采用回收烟气显热的技术(换热器),排 烟温度降低,入炉气体温度提高。缺点是NOX排放增加,保 温材料和控制技术没有发展的余地。八十年代,出现蓄热燃烧器,节能显著, NOX排放大。九十年代,HTAC技术出现,即节能有环保。,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8

5、0 年代,蓄热式燃烧器,节能效果显著,被 称为第一代再生燃烧技 术,但存在环境和可靠 性问题。,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由于蓄热式燃烧技术拥有以上的一些技术优势,因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冶金、机械、建材等工业部门中的均热炉、连续加热炉、锻造炉、退火炉、玻璃窑以及各种陶瓷烧成窑等工业炉窑。现在采用陶瓷球和蜂窝体等高比表面积的蓄热体主要用于轧钢加热炉、钢包烘烤装置、熔铝炉等热工设备上。,加热炉,钢包烘烤器,锅炉,辐射管,其它应用领域,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

6、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右图为资料:按照英国工业的水平,蓄热式烧嘴的费用最低,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蓄热 燃烧,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100孔陶瓷蜂窝体的比表面积是12陶瓷球的45倍。,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中国是能

7、源消耗的大国,比发达国家落后约20年,且污染严重,所以蓄热燃烧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使用中要重视如下几方面的实际:(1)关键部件的寿命、可靠性;(2)烧嘴结构和系统结构的优化;(3)运行过程参数的优化控制(模型开发-燃烧控制模型,优化加热模型,物料跟踪模型,调度管理模型,待热待轧模型,专家系统等);(4)实际应用过程的保养及其维护。,蓄热 燃烧,2,无焰燃烧,燃烧技术 介绍二,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High Combustion Speed - Flameless Combustion,技术课题,很高的燃烧速度-无焰燃烧,技术内容,技术 介绍,技术 特点,无焰燃烧

8、器组成,技术应用,无焰燃烧技术,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无焰 燃烧,气体燃料与助燃剂预先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空气消耗系数1。预混可燃气的燃烧速度不受混合时间和混合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狭窄的燃烧道内有很高的燃烧速度。燃烧道内的高温为燃烧提供了良好条件。综上所述 无焰燃烧反应十分剧烈,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由于气体燃料与助燃剂预先已经混合,燃 烧的总时间只取决于化学反应时间。,火焰短,高温区集中,在炽热背景下,几 乎看不到火焰,故叫无焰燃烧。,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系数小,一般 =1.051.15,燃尽程度高,化学不完全 燃烧损失接近零。,1,2,3

9、,无焰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无焰 燃烧,由于预混可燃气体的空气消耗系数很小,当其在绝热的燃烧道内燃烧时,燃烧温度接近理论燃烧温度,因此无焰燃烧的容积热强度很高。,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不发生热解,火焰中游离的碳粒较少,火焰黑度小,火焰的热辐射能力差。,预热温度受到限制。,火焰的稳定性差。,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无焰燃烧器有以下部分组成: 1.混合部分 2.喷头 3.燃烧道,喷射式燃烧器,无焰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2.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送入混合室与燃料混合。,3. 利用燃气射流与空气射流的速度差与交角,实现混

10、合。,无焰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喷头的作用是使预混可燃气以一定的速度喷入燃烧道。为防止回火,要尽量保证出口截面气流速度均匀分布,多采用缩状喷口。,无焰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预混可燃气在燃烧道内完成预热、着火和燃 烧过程,其容积热强度可达可利用燃烧道壁面的高温辐射热加热预混可燃气,迅速提高其温度至着火温度,也可利用旋转射流产生的回流区将高温烟气回流到火焰根部加热预混可燃气。由于燃烧道内温度极高,砌筑燃烧道的材料要具有耐火性,为减少热损失,燃烧道材料的导热系数要小,为增强传热效果,燃烧道要有一定的粗糙度。,无焰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催化无焰燃烧辐射的红外线波穿透性强,传播速度快,能穿透相当厚的物体。因此,用催化无焰燃烧进行物料的辐射干燥,其特点是表面和内部干燥同时进行、干燥速度快。,广泛应用于涂层、喷漆、纤维织品、木材、树脂等的干燥。,干燥,无焰 燃烧,技术的提出,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技术的思路与方法,用催化无焰燃烧器进行采暖,属于低温辐射采暖。特点是:辐射温和,柔和舒适;不加热空气,避免造成空气对流,将灰尘带起;局部采暖,热损失小。,采暖,无焰 燃烧,现,代,烧,燃,技,术,化工09-4班,欢迎老师批评指正!,化工09-4班 绿燃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