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医学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53076715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腹泻医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腹泻医学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8/28,1,感染性腹泻,2018/8/28,2,引 言,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腹 泻 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急性腹泻 急性起病,病程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 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慢性腹泻 反复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2018/8/28,3,1,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 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 即广义上的感染性腹泻。我们也把除霍乱、细 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规定的丙

2、类传染病。,2018/8/28,4,第一节 病原学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目 录,2018/8/28,5,第一节 病原学,病原体的种类 病原体特征,2018/8/28,6,细菌病毒 寄生虫,第一节 病原学,一、病原体的种类,2018/8/28,7,表25-1 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种类,种类 主要病原体 所致疾病 细菌 弧菌属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 霍乱其他致泻性弧菌(如副溶血性弧菌 弧菌性肠炎拟态弧菌,河弧菌,霍利斯弧菌,弗尼斯弧菌等)志贺菌属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 细菌性痢疾沙门菌属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 沙门菌肠炎埃希菌属

3、(如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痢疾样腹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婴儿腹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出血性肠炎弯曲菌属(如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等) 弯曲菌肠炎葡萄球菌属(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急性胃肠炎、假膜炎肠炎厌氧芽孢梭菌属(如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等) 腹泻、伪膜性肠炎等耶尔森菌属(如小肠结肠炎耶氏杆菌等) 小肠结肠炎芽孢杆菌属(如蜡样芽孢杆菌等) 感染性腹泻其他菌属(如变形杆菌,土拉弗氏菌,亲水气单胞菌 感染性腹泻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等) 病毒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冠状病毒 病毒性

4、腹泻肠腺病毒,小圆病毒等,诺如病毒 寄生虫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阿米巴痢疾隐孢子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类圆线虫,结肠小袋虫等 感染性腹泻,第一节 病原学,2018/8/28,8,霍乱弧菌(Viobrio cholerae) 志贺菌(Shigella)或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 沙门菌(Salmonella) 埃希菌(Escherichia) 弯曲菌(Campylobacter) 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二、主要病原体特征,第一节 病原学,2018/8/28,9,第一节 病原学,霍乱弧菌,霍乱的病原菌,139血清群,1血清群,古典生物型,埃尔

5、托生物型,小川型 稻叶型 彦岛型,小川型 稻叶型 彦岛型,血清学分型,生物学分型,1群菌株,32个噬菌体型(132),12个生物型(al),噬菌体-生物分型,2018/8/28,10,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依抗原可以将志贺菌分类A群:痢疾志贺菌(S. dysenteriae)B群:福氏志贺菌(S. flexneri)C群:鲍氏志贺菌(S. boydii)D群:宋内志贺菌(S. sonnei),第一节 病原学,志贺菌,2018/8/28,11,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有诊断意义的抗原有三类:、;伤寒沙门菌(S.typhi)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S.pa

6、ratyphi) 副伤寒其他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 一般腹泻,第一节 病原学,沙门菌,2018/8/28,12,包括5个种,其中大肠埃希菌(E.coli)通称大肠杆菌埃希菌属的模式种(type species)最为重要大肠杆菌主要有菌体抗原()、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大肠杆菌分型按:K:H排列,如111:K58:H2 致泻的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amorrhagic E. co

7、li, EHEC),第一节 病原学,埃希菌,2018/8/28,13,A组轮状病毒也称婴儿腹泻轮状病毒 B组轮状病毒也称成人轮状病毒 C组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有报道,空肠弯曲菌(C. jejuni) 结肠弯曲菌(C. coli),第一节 病原学,弯曲菌,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 HRV),2018/8/28,14,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征 流行因素,2018/8/28,15,病人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一、传染源,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2018/8/28,16,病人腹泻病人 病原携带者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健康携带

8、者 受感染的动物动物传染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弯曲菌肠炎、沙门菌肠炎、耶氏菌肠炎、食物中毒等,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2018/8/28,17,粪-口传播方式,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经水传播 经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 经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2018/8/28,18,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不同的病原体,人体获得的免疫力持续时间不同 病原体毒力、菌量、机体状态等与易感性有一定关系,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三、人群易感性,2018/8/28,19,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流行形式,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四、流行特征,2018/8/28,20,地区分布 全世界广泛发生,

9、但发展中国家高发 在热带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平均每人每年5-18次腹泻 发展中国家水型和食物型暴发常见 发达国家以小范围食物型暴发和旅游者散发多见 时间分布 常年可发,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 细菌性腹泻发病高峰一般在夏秋季节 轮状病毒等病毒性腹泻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特征,2018/8/28,21,人群分布 以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 发病率 不同经济、文化、卫生、职业人群之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 流行形式 可以呈现为散发、暴发或流行 一般经水和食物传播的感染性腹泻以暴发和流行为主如:霍乱、痢疾、沙门菌感染致泻性弧菌感染、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

10、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特征,2018/8/28,22,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 气温、降雨等 社会因素 饮生水、饮用水污染和食品卫生差等 病原体特点与腹泻流行 病原体变异 耐药性、毒力、抗原变异 新病原体出现 易造成流行或较严重的暴发,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五、流行因素,2018/8/28,23,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治疗原则,主要问题与对策,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2018/8/28,24,以落实感染性腹泻家庭治疗为基础,降低感染性腹泻死亡率 以普及7项预防措施为基础,降低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一、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1.全球腹泻病控制(co

11、ntrol of diarrheal diseases, CDD)规划,2018/8/28,25,三管一灭管理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 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 改善饮食提倡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2018/8/28,26,建立防治门诊 开展疫情监测 人群监测、环境监测 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 措施做到“五早一就”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地卫生处理,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3.对传染源的措施,2018/8/28,27,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疫苗预防 药物预防原则上不提倡使用流行特别严重时,为控制流行局势可考虑对密切接触者等小范围内使

12、用,4.保护易感人群,2018/8/28,28,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 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动员全社会参与 提高个体自我保护能力,5.其他措施,2018/8/28,29,总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进食合理用药,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二、治疗原则,2018/8/28,30,病人因呕吐、腹泻失水量较多,有可能出现脱水 腹泻引起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 腹泻重度脱水,在静脉补液之前、同时或静脉补液后以及脱水基本纠正,血压恢复正常,为补充继续丢失及生理需要的水分时均可口服补液,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提倡口服补液,预防脱水,2018/8/28,31,对于“重度脱水”患者需要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外,同时还要

13、补充必要的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平衡,及时纠正脱水和酸碱平衡,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2018/8/28,32,在整个腹泻阶段,鼓励病人继续进食 对于儿童除母乳喂养外,可以添加辅助流质(如米汤等),也可加适量盐和糖(参照ORS) 对于成人要鼓励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并加一些蔬菜、水果等,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继续进食,2018/8/28,33,痢疾(血性腹泻) 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可给予当地一种对该菌敏感的抗生素口服 霍乱 对严重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减少腹泻量,缩短持续期限和排菌期 阿米巴痢疾及蓝氏贾第鞭毛虫肠炎 采用灭滴灵口服治疗,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一般不主张使用,对于下列几种可考虑

14、使用抗生素和抗寄生虫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2018/8/28,34,一般不使用止泻药和止吐药,尤其是儿童禁用此类药物。,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2018/8/28,35,发病率高 诊断困难 病原体耐药严重 病原体抗原变异 新病原体出现,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三、主要问题与对策,主要问题,2018/8/28,36,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与饮食卫生状况 研制高效多价疫苗 建立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 加强病原体耐药性研究和控制 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体系,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对策与措施,2018/8/28,37,总结,1.感染性腹泻的概念2.感染性腹泻常见病原体种类(霍乱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埃希菌、人类轮状病毒等)3.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4.防治策略与措施(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进食、合理用药,2018/8/28,38,改善卫生条件是基础 提高大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是关键 “三管一灭”是防制工作重点 按“五早一就”的要求管理传染源 大力推广口服补液是一般病人治疗的首选,第三节 防治策略与措施,感染性腹泻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