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大气环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915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大气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大气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大气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大气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地理大气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大气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大气环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2009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大气环境长沙县实验中学周维主干知识整合一、气温高低1. (1)地面 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量 )状况;(2)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3)(4)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与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2.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 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 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和(3)下垫面 (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

2、面反射率等) 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4)人类活动 影响大气和下垫面。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1. 日变化: 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如下图所示:首先, 要明确气温日变化取决于地面热量的收支(储热 )状况。 其次, 明确地面的主要收入项为太阳辐射,支出项为地面辐射。右图中BD 之间,太阳辐射曲线位于地面辐射曲线之上,说明收大于支,热量盈余,此阶段气温升高;D 点右侧,太阳辐射曲线在地面辐射曲线之下,说明收小于支,热量亏损,此阶段气温下降。图中A 点

3、为太阳辐射最强时刻,即正午12 点; D 点为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 即地面储热量最多时刻,它比 A 点在时间上滞后约 1 小时。然后再经历一段时间将此热量传递给大气,使气温达到最高,因此C 点又比 D 点在时间上滞后约1 小时。气温最高时刻C 点,是一天中大气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 (山谷 )大于高地 (山峰 );低纬度大于3. 年变化: ( 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最高为4、 10 月,最低为7、1 月。 ) 地面性质太 阳 辐 射 最 强月气温最高月太 阳 辐 射 最 弱月气温最低月年较差大陆6 月(12 月

4、) 7 月(1 月) 12 月 (6 月) 1 月(7 月) 大海洋6 月(12 月) 8 月(2 月) 12 月 (6 月) 2 月(8 月) 小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4. 气温年较差 : 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三、气温的垂直分布1.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理论上每升高1 000 米,气温下降62. 逆温: 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

5、的严重程度。逆温按成因可分为: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

6、的逆温现象。逆温形成的过程:四、气温的水平分布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高于海洋,冬季大陆低于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 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 ),7 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 )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 )处或盆地地形。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

7、弯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 月份 20N30N 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 7 月份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 月份的西伯利亚。五、大气降水1. 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2. 降水多少的分析:低气压带控制 多上升气流 多雨;高气压带控制 多下沉气流 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 ) 多雨;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气流从海洋吹来 多雨;气流从大陆吹来 少雨。暖湿气流迎风坡 多雨;背风坡 少雨。暖流经过 多雨;寒流经过 少雨。干旱地区高山相对多雨,形成“ 湿岛 ” 。城市因热岛效应影响,降水比郊

8、区稍多。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重点问题探究3. 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稍多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冬季多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降水较少,夏雨稍多。六、气压高低1. 气压:2. 影响气压值大小的因素:大气密度、海拔高度(大气厚度 )空气的运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陆上夏季气压最低,冬季气压最高,年较差大;海洋以及高山高原相反。3. 高、低气压 “ 高” 、“ 低 ” 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是指相对于某一海拔高度的同一水平面而言。近地面,一般气温高

9、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上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4. 等压面表示三维空间气压值的分布,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任一等压面的数值总是比其上5. 等压线表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的分布,同一条等压线上气压值相等。6. 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热力原因 (如赤道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7.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太阳辐射高低纬度的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8. 万能公式:近地面高气压下沉气流晴燥天气七、风力和风向1.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产生了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 风力 (即风速 )与水平气压梯度(气

10、压差 /距离 )成正比 ,与地面摩擦系数呈负相关。风力的大小,通常用蒲福风级来表示。2. 气压场中的空气质点,一般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随纬度增高而变大。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 )摩擦力 (与风向方向相反。不仅能改变风向,还可减小风速)。3. 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 ,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 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 度,4. 摩擦力大,风速小,风向偏转角度小,与等压线夹角大。反之亦然。【例

11、 1】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 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9 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2008 年江苏高考卷)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A.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 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C. 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

12、风细雨湿梅花解析 第 1 题: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5o N时,时间是6 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或者处于雨带南移的9、10 月份。第 2 题: 6 月份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节,而9、10 月份又被许多文人墨客描绘成“雨滴梧桐秋夜长” ,A、D选项则分别描绘的是春季和冬季,该题有很多学生容易将雨带南移漏选。答案:1、BD 2、 BC 【例 2】 右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 读图回答13 题。1. 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A. 甲B. C. 丙D. 丁2. 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台风过境晴朗无云的

13、夜晚冷空气南下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锋过境A. B. C. D. 3. 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A. 山地B. C. 平原D. 丘陵解析该题主要考查逆温的判读、逆温的成因以及逆温的分布规律, 要求提取图像资料中的信息进行判读。根据图像中甲、 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判断逆温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甲图气温是随海拔上升而不断递减,因此可以判断乙、丙、丁三地存在逆温现象,不利于大气对流运动;乙图从近地面开始出现逆温,丙图逆温层进一步上升,丁图逆温开始从近地面开始渐渐地消失,这种逆温层的出现与地形、辐射、平流、锋面等原因有关。解析1. 2. 3. B 【例 3】我国四川盆地

14、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 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分局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 题。 ( 2008 年广东高考卷)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 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资料二:见表3。表 3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概念与特征形成条件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

15、打造教辅精品考试指南报网http:/植根教育强省打造教辅精品专题训练和清晨。有充足的凝结核。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暖湿空气的湿度大;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2/s) ;大气稳定。(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雾。(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雾。(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雾。(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和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根据提供的资料和对地理知识的融合起来,具体每一种雾的了解和掌握,生成自己的知识能力,就能很容易地解决地理问题。解析: (1)辐射雾(2)平流雾(3)辐射雾(4)辐射雾成因: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 ;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一、选择题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 4 题。1. 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A. 甲为夏威夷高压B. C. 丙为亚洲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