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327146 上传时间:2018-08-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专项训练薄弱环节专项训练薄弱环节 快速提高语文能力快速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 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 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 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 信息 ,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 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 住文章的 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 为基础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 知的人,能真 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 词;一个对中国语言的瑰宝成语一窍 不通的人,能充分 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 的魅力。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 心智活动,无一不是以 语言的传递、转换 来完成的。语言是

2、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 这是毫无疑义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 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 ”。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方 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 饭、 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是无法做用心 爱心 专心2出饭来。 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 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 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 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 是提 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 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 力,完全 是空中楼阁。1.注意加点成语运用。主要看它与原句 的感情色彩是否一致;与原句的观点是 否一致;与原句

3、所写的人、事是否一致; 与原句的词语意思是否重复。 2.注意古诗名句的鉴赏。对于古诗的鉴 赏不应只停留在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对 作者感情的体会上,还应注意诗句的独 特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例如 2004 年 中考题的第 7 题,对于作者感情的体会 在题干中已经出现了,对于内容的理解 也很容易,此诗就是写雪景的。关键在 于写法,必须答出“以春花喻冬雪”这 样才能扣住题干中的“构思新颖,联想用心 爱心 专心3奇特”。例如 2005 年中考题的第 5 题 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 析错误的一项就是考查学生对名句表现 手法的掌握。很多考生在这个题上失分 的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诗作写法。 3.注意审题

4、。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甚至于标点符号才能抓住采分点。 例如 2004 年中考题的第 14 题和第 22 题:14 题要求“概括”,所以很多考 生直接抄中心句是错误的;22 题要求 “分别”,所以很多考生把两处引用古 诗的作用混在一起来谈是不应该的;再 例如 2005 年中考题的 27 题:从选文看, 我们应怎样赏识他人?请选择其中的角 度,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这个题 是两问,可是有许多考生忽略了题干中 的问号,当作一问来回答,结果失分严 重。 4.注意答主观题的方法。要有主旨,有 层次,有文采。例如 2004 年中考题的 23 题,有位同学这样回答:我喜欢秋 天的落叶,俗话说,春花

5、秋叶是最美的。用心 爱心 专心4秋天,那片片落叶,带着收获的满足飘 然而下,单纯赤诚,优美恬静,与空旷 的天空和泛黄的大地构成一支秋之舞曲。 它时时激励着我,要抓紧时间,充盈自 己,否则当秋实缀于枝头之时,就不会 有自己的收获。因此我最爱秋叶。紧张 的考场之上,能写出如此美丽从容的文 字,积累自不必说,平时的训练也是要 有的。 5.注意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话 题作文可以从话题的不同角度表达主题, 材料作文的观点必须和考题所提供的材 料的内涵相一致;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 料只是写作的源头,可不必拘泥于材料, 而材料作文对于所给的材料一定要用; 话题作文一般文体不限,可以根据考生 的特长来写,

6、而材料作文往往以议论为 主,除少数特殊规定外,大多数要写成 议论文文体。 中学语文教学理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用心 爱心 专心5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教师要解放思想 ,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 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 僵死 的语法、文学常识的传授,把教学的 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 点范文、 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转 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祖国语 言的积累、掌 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 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 基础。 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 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 灵活,要

7、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 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 复, 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 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 之间,形 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 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 的可行性和有 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 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 背、头脑里只不 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用心 爱心 专心6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 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 懂,愤悱在心了,教 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 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 如朱熹所说的 “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 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 言材料一 下子活了

8、。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 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 教学 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 很少听到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 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但 学生中难以将课文熟读一遍的却大有人在。 从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量来看,以初 中教材(洪宗礼主编)第二册为例,要求 背诵的 课文及片断,共 1400 多字,平均 每天背诵 12 个字;高中教材(人教社)以 第四册 为例,要求背诵的涉及到 4 篇课文, 共 1600 字,平均每天背诵不足 14 字。就 是如 此低的要求,一些学生也难以完成, 这与我们古人“口舌成疮”相比,真是天 壤之别。 我们强调熟读背诵,就是要

9、学生 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用心 爱心 专心7语句化为己有 。不仅如此,我们是否可以 就现有教材,增加一些熟读背诵的课文或 片断呢?古代佳作 、现代散文是否可以多 熟读背诵一些呢?巴金先生说过:“现在 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 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 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 至少可以使我 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转引自吕学洲说背诵。语 文学习 1993 年第 9 期)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 发是很深的。 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 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 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

10、让学生 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 说话 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 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 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 现今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已徒有其名了, 他们整天被练 习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 学生光顾阅览室,报廊、报架也形同虚设。用心 爱心 专心8这样的现实,极 大地限制了中学生的语言 积累。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 结自己成长经历时, 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 博览群书,即便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较好的 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 情有独钟。因为, 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 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 读过程中,能 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

11、信息,使大 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 整、严密。 基于此,中学阶段能否从语文课中大胆划 出一二节作为阅读课呢?同样,语 文教师 有责任和义务多作些课外阅读讲座,刺激 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课 外 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当然,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与 精 力,不可能拜读大部的文学名著,只能 是见缝插针,只能选择短小精悍的读物, 这就要 求语文教师精心指导,比如介绍课 外读物,指导课外阅读笔记的记法,组织 课外阅读交 流比赛等等。 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用心 爱心 专心9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是 通过语言

12、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 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 发 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 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 因此, 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 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 须加大语言 周转的密度。高中语文教学并 未对此引起重视。重知识,轻作文是普遍 现象,即就是作 文训练也是以对准高考为 目标,重审题立意,入格训练,学生的作 文大多是新八股,语 言贫乏,毫无生气。 这样的训练,只能使学生的大脑原本贫乏 的语言中枢变得更为呆板 。“意无言则不 行,言不畅则意不达。”有识之士认为目 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 并非危言耸 听。要扭转这一局面,加

13、大作文的密度是 其方法之一。数理化学科能课课练 、日日 练,作文为什么不能?当然,这要注意两 点。一者,加大密度并不是违背规律, 恰 恰相反,而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 反复,难点强化;二者,加大密度并不是用心 爱心 专心10加 重负担,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思路, 从繁琐的精批细改中走出来,在设计练习 和讲 评作文上花力气。可以口头与书面结 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小作结合、 自由作与 统一作结合,可以分步练、集中 练,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 拘一格。学生 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 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 语汇,不断丰富了 自身语言。 诵读、博览、作文,三管齐下,三者又都 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米”源充足,加之教师适当指点,何 愁学生不能做出可口的饭菜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