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3933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说明文阅读归纳总结》课件(苏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复习课内说明文篇目v宇宙里有些什么v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 纪念碑v巍巍中山陵v凡尔赛宫现代文 :v昆明花街v苏州小巷v松鼠v松树金龟子v国宝大熊猫v苏州园林v奇妙的克隆v送你一束转基因花v沙漠里的奇怪现象v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v叫三声夸克v花儿为什么这样红v以虫治虫黄鹤楼于园活板核舟记文言文 :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 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 、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做到“以知授人”。说明文考点指津: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方法、顺序和语 言等.说明对象v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 物的形状、构造、

2、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 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如苏州园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v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 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 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 目的。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确说明对象v明确文章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分析文章标题 (适用于事物性说明文)v例如:梵天寺木塔、凡尔赛宫、 黄鹤楼、于园、松鼠、松树金 龟子、国宝大熊猫、苏州园林 、活板、核舟记、天坛、 古罗马斗技场、昆明花街、苏州小 巷等,均为事物说明文,题目就标示出说 明对象。(二)从文章材料中归纳,关注文章 首括句、中心

3、句(适用于事理性说明文)v例如: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对象是“沙漠里的 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据中心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 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结合标题归纳 而成。) 2.08年湖北中考题长河落日扁说明对象是“ 光的折射现象”(据首段“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提取主要信息 归纳而成。)v如何引出说明对象1、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说明对象2、通过讲故事、形象的描写、名言等引出说 明对象作用:a:增加趣味性;吸引阅读兴趣b:引出说明对象,说明说明对象特征c:丰富了说明的内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v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 就是事物相互区

4、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 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v准确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可在明确说明对 象的基础上,关注文题中说明对象的修饰语 或抓文章的中心句(文首居多)及关键词句 (修饰性)。怎样表述事物特征v1.用词概括:例如松鼠第段“松鼠是一 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 “漂亮,驯良,乖巧。”即松鼠的特征。例如巍巍中山陵中“巍巍”即中山陵的主要 特征。v2.用短语概括:例如中国石拱桥第一段 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 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 “形式优美,结 构坚固。”即石拱桥的主要特征。v3.用句子概括:例如苏州园林,文章

5、主 要写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它独具的 特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段中心 句)v4.根据文意概括:(逐段分析说明内容,提 炼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例如宇宙里有些 什么,宇宙的特征是物质的、运动的、发 展变化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准确、简明概括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特征 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真切、有力地说明事物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v画图表v作诠释更直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使人一目了然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

6、做些 解释,这种方法叫做作诠释。如何区别下定义与作诠释?这两种说明方法,都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 式。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 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进 行劳动劳动 的高级动级动 物”这这句话话,改成 “能制 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进行劳动劳动 的高级动级动 物 是人”意思不变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 物是雪”就不行。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 后一句是诠释说明。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

7、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2)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3) 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行方式 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4)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作比较 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艺术特色. 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桥的形状和结构.分类别 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了导弹的种类.举例子 真切、有力地说明了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学 以 致 用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 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

8、变化等词语)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果溯因或由因溯果 由整体到局部例: 苏州园林 逻辑顺序从全文看,是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说明;从部分看按由主到次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来说明判断并分析以下课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文章开头描述花朵的红色、春天的红紫烂漫,这是介绍现象, 主体部分详析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这是说明本质。 按由现象到本质的顺 序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v说明顺序如何考1、直接问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2、文中几段话能否互换a:并列关系 b: 递进关系 c: 和上(下)文一一照应d: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e:时间顺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说明文的表述,

9、要符合客观实际,无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都 要准确无误.如苏州园林 中“大多引用活水” 、 “往往安排桥梁” 、 “决不雷同” 、“尽量工 细”等语言,都极为准确.限制性词语如:更、大约、常常、估计、也许、比较、几乎、相当 、可能、左右、可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 特点。常 见 题 型A “一个句子中,某一词语能否删掉 ,为什么?” 或者 “A词语换成B词语好不好,为什么? ”B “ 说明事物要求准确性和科学性,文中A段的内容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答 题:判 断结合具体内容解释体现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 确性* *(加点字)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1)“绿色

10、住宅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一句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2)“(2)“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 木和小乔木。木和小乔木。”“”“部分部分”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不能删去。因为“一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 植物利用的空间之广. 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能不能删去。“ “部分部分” ”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 的

11、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确性。说明文中其他表达方式的作用记叙:1、增加可读性,吸引兴趣2、说明什么内容3、丰富说明的内容描写:1、语言生动形象2、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看看别人怎么考:( 05年中考海洋是未来的粮仓)v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有删改),完成1l一15题(14分)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 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 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

12、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 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 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 人类未来的粮仓。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 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 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 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咸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 质。 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 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

13、、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 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 断翻新。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 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 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在不破 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 需要。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 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

14、年的产 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 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 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看看别人怎么考:( 05年市中考海洋是未来的粮仓)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2 、-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粮仓”中的哪三类食物?(3分)3 、指出划线句子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方法1分,作用2分)说明海洋是人类未来粮仓的原因(未写“原因” 只得1分)藻类 浮游生物 鱼虾答:举例子(“列数字”或“作比较”) 生动有力地说明磷虾产

15、量高、资源丰富(远洋、深海渔业有巨大挖掘潜力)4 、结合本文内容,请就保护海洋的重要性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要点: 点明海洋资源丰富(1分), 说明海洋对人类未来生存的 意义(1分), 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1分). (语意简明连贯1分)v15、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v16、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 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v17、“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 言更准确。 v “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 比的强度。 v18、例: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 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 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 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 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v开头总体介绍说明对象及特点v具体介绍要条理有顺序如从上到下 、从左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