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结构)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0469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哺乳(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哺乳(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哺乳(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哺乳(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哺乳(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哺乳(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哺乳(结构)(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 胎生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 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第二十章 哺乳纲(Mammalia)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一、概述一、概述 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 环 境条件。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 能量的摄取。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 的依赖性。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 活率。胎生的含义: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 发育,胚胎以胎盘和母体联系获得养料和保护 ,直到分娩离开母体为幼体的产仔方式。 胎盘(placenta):

2、胚胎的绒毛膜、尿囊膜和母 体子宫壁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特殊器官,胚胎通 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排出二氧化碳 和代谢产物。 妊娠(gestation):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完成胚 胎发育的过程。(鼠20天,兔1个月,狗4个月 ,马11月,象20月)什么是胎生(vivipary)?盘状胎盘蜕膜胎盘无蜕膜胎盘胎盘类型 散布状胎盘叶状胎盘环状胎盘哺乳:母体具有乳腺和乳头,乳腺是 高度特化的汗腺。原兽亚纲动物具乳 腺但无乳头。 哺乳:幼仔在产出后依靠母体乳腺所分泌的 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乳汁取得营养的现象。什么是哺乳?1.胎生方式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前景。它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

3、的 恒温发育条件,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 响减低到最小程度。使哺乳类在生存斗争中优越于其 他动物类群。 2.以乳汁哺育幼兽,使后代在较优越的营养条件 和保护下迅速成长的生物学适应。 3.完善陆上繁殖能力,加上哺乳类对幼子有各种 完善的保护行为,因而具有远比其它脊椎动物类群高 得多的成活率。 4.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胎生 和哺乳是动物与环境长期斗争的产物。胎生哺乳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二、哺乳纲躯体结构二、哺乳纲躯体结构外形哺乳类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 等部分。体外被毛,躯体结构与四 肢着生适应陆地快速运动 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态变化较大躯干长形,其下部着生四

4、肢,肘关节向后 而膝关节向前,加强了四肢的负重和灵活行走 的能力。皮肤及衍生物表皮真皮加厚, 表皮角质层发达 ,真皮具有极强 的韧性。皮肤衍 生物的功能在机 体保护、体温调 节、感受刺激、 分泌和排泄等方 面起重要作用。毛: 为哺乳动物所特有,是由表皮角质化形 成的,与角质鳞片及羽毛为同源结构。具有 保温和调温的功能毛毛干:露于体表由内向外分为髓质保温作用皮质决定颜色鳞片层保护作用 毛根 :深埋在真皮毛囊里,末端膨 大呈毛球内有真皮的毛乳头伸入, 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毛囊内有皮 脂腺开口,毛囊基部有竖毛肌附着。皮肤腺 皮脂腺:保持毛和皮肤的润泽 汗腺: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器官 乳腺:变态的汗腺 嗅

5、腺: 种间的识别、吸引异性以及防御 鳞片、爪、指甲、蹄、角爪:绝大多数趾端具爪,为表皮角质鞘功能:防御、抓捕、攀缘、挖掘演变:指甲、蹄 角:有蹄类具有,分为5类 : 洞角 (虚角):由真皮的骨质心和 表皮角质鞘组成,无分叉,终生 生长,不脱落,雌雄均有。实角 (鹿角):鹿科 动物具有,由真皮 形成的实心分叉的 骨质角,每年脱落 一次,一般雄性具 有,驯鹿两性均有 ,麝和獐两性均无 ;新生的称鹿茸。犀角(表皮角):由表皮角蛋白纤维形成。 叉角羚角:结构似洞角,角质鞘每年周期脱 换,有分叉,两性均有。 长颈鹿角:额骨突出形成,终生覆以皮肤, 不脱换。头骨:进步特征明显,全部骨化;骨块减少 、愈合紧

6、密;脑颅大;出现颧弓,由鳞骨颧 突、颧骨和上颌骨颧突组成,两个枕骨髁; 头骨合颞窝型;次生腭完整;下颌仅由一对 齿骨构成;具有3块听小骨(镫骨、砧骨、锤 骨)。骨骼系统脊柱、胸骨和肋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 、荐椎和尾椎五部分。椎体为双平型,椎体 间有软骨的椎间盘相隔,椎间盘内有残余的 脊索,称髓核。颈椎在哺乳动物中除海牛、 树懒外均为 7 枚,第一、二枚分别为寰椎和 枢椎。胸椎 1215 枚,与肋骨、胸骨共同构 成胸廓。腰椎47枚,荐椎36枚,成体多愈 合。尾椎数目不定,且多退化。附肢骨骼 肩带:薄片状,由肩胛骨、锁骨组成,肩胛骨发 达而稳定,乌喙骨已经退化成肩胛骨上的一个突 起(乌喙突),

7、锁骨多退化,在攀援、掘土、飞 翔类群发达。 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髂骨与荐骨关节 ,左右坐骨与耻骨在腹中线愈合,形成封闭式骨 盆。 具有典型的五趾型四肢,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 ,前肢的肘关节角顶朝后,由位于体侧转而位于 躯体下方。使哺乳动物获得了在陆地上迅速奔跑 的能力。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足型上有 蹄行性、趾行性、蹠行性三种类型。四肢肌发达 具有特有的隔肌:起于胸廓后端的肋骨缘, 止于中央腱,构成分隔胸腔与腹腔的隔。参 与呼吸动作。 皮肤肌发达 头部强大的咀嚼肌 腹部腹直肌保持原始分节状态肌肉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 直肠

8、)、肛门。 消化腺:由唾液腺、肝脏、胰脏组成。消化系统口腔及咽:肌肉质的 舌及唇;异形槽生齿; 发达的咀嚼肌;唾液腺 发达;在次生骨质腭的 后方出现肌肉质的软腭 ;咽交叉。消化道:消化道的分化及长短与食性有关。 食虫类和食肉类动物:单胃,消化道短,盲 肠退化。 食草类:取食以纤维素为主的植物,有的盲 肠发达,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原生动物。有的 为反刍类,具有复胃(由瘤胃、网胃、瓣胃 和皱胃 4 室组成),皱 胃是胃的本体,能分泌 胃液,其余为食道的变 形。食物在瘤胃和网胃 中进行微生物消化后, 再返回口腔再次咀嚼进 入瓣胃和皱胃。呼吸道: 鼻腔、咽、喉、气管。 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鼻腔内有发达的鼻

9、甲 骨。鼻粘膜有感觉的功能,还有除尘、加温 、湿润的作用。 喉:呼吸以及发音 器官。软骨有环状软骨 和杓状软骨,还有哺乳 动物特有的甲状软骨和 会厌软骨。 气管:由软骨支持,分成支气管进入肺。 呼吸系统肺:由支气管树和肺泡组成。呼吸方式:肌肉质横隔参加呼吸运动,提高换气能力。 膈肌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膈肌将体腔分为胸腔 和腹腔二部分,并形成胸廓,有辅助呼吸作用。 进行腹式和胸式呼吸。肺泡之间虽有弹力纤维,具一定的弹性,但 没有肌肉,肺不能主动地扩大和缩小,呼吸 动作主要靠胸腔的扩大和缩小来压迫肺进行 回缩。 腹式呼吸:靠膈肌的收缩 胸式呼吸:靠肋间肌的收缩完全双循环,心脏分为四室,多氧血与缺

10、氧血完全分开。体动脉弓仅保留左侧动脉 弓。静脉系统趋于简化,肾门静脉完全退 化。具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淋巴系统帮助收集和输送淋巴液返回心 脏,是静脉系统的一个辅助部分。循环系统排泄废物:以尿素为主的含氮废物。 排泄器官: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 出现血压 差、过滤 形成原尿肾小球(血管球)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囊 近曲小管 髓襻 远曲小管排泄系统重吸收形成终尿雄性:精巢、附 睾、输精管、副 性腺和交配器生殖系统雌性:卵巢、输 卵管、子宫阴道 和外阴生殖方式:3种生殖类型 卵生:单孔类 胎生无真正胎盘:有袋类 胎生:真兽类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完全 后产出。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11、位于椎管内,前端和脑的延髓相连,后端变 细成为脊髓圆锥。在脊髓的横切面上,脊髓的中央 部分成蝴蝶形,称为灰质。神经细胞体、树突、突 触、神经胶质位于灰质。感觉神经细胞体位于脊髓 外面的脊神经节中,它们的纤维从背角进入灰质。 运动神经的细胞体位于腹角,轴突从腹角伸出,与 进入背角的感觉神经组成脊神经,分布到身体各部 。除运动神经元外,脊髓中所有其他神经元都是中 间神经元。灰质之外是白质,没有细胞体,主要是 大量的轴突。脊髓的功能为:传导冲动和实现反射 活动。脊神经传入的冲动经脊髓传递到脑,脑的信 息也经脊髓、脊神经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反射弧是 由感觉神经元以及传入纤维、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 及传出纤

12、维构成的。 脑:脊椎动物脑的进化趋势是大脑日益发达,小 脑越来越重要,中脑则相对变小,重要性逐渐降 低。脑的表面有膜包围,用以保护脑。外层称为 硬膜,较厚而且有韧性。内层为软膜,薄并且富 含血管。硬膜和 软膜间有疏松网 状结缔组织构成 的蛛网膜。蛛网 膜下腔中有脑脊 液存在,起缓冲 的作用。脑室和 脊髓的管腔中也 都有脑脊液。大脑 包括嗅脑和大脑两部分,嗅脑是嗅 觉中枢,大脑由左右两大脑半球组成。 嗅脑:在低等脊椎动 物嗅脑发达,包括嗅 球、嗅束和嗅叶,嗅 脑部分和大脑半球具 同样比例,高等脊椎 动物随着大脑半球体 积增大,嗅脑的比例 相对减少,退化到前 方腹侧,居于次要地 位。纹状体:大脑基

13、底较大的神经核,位于侧脑室的前 腹侧。功能是协调机体的运动。在哺乳动物以外的 脊椎动物中,大脑皮层不发达,纹状体为最高级的 运动中枢,哺乳动物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达,纹状体 退到次要地位,为调节运动的皮层下中枢。鱼类的 大脑主要是由纹状体组成,占居大脑腹面的绝大部 分,系统发生上这种纹状体称为古纹状体。古纹状 体主要接受来自嗅脑的神经纤维,这样,嗅觉的刺 激引起身体许多部分的运动活动。两栖类的纹状体 不仅在腹面,也延伸到外侧面,虽然两栖类的纹状 体也接受来自视丘的感觉神经纤维,但和高等脊椎 动物相比,两栖类的大脑半球主要还是受嗅觉刺激 的支配,其纹状体仍属于古纹状体。爬行类纹状体加厚向前延伸,加入

14、了大量新的神 经核,这些神经核接受更多的来自视丘的感觉神 经纤维,这部分新发展的纹状体称新纹状体。鸟 类由于纹状体的高度发达,大脑半球很膨大,在 新纹状体上又附加了新的神经核,称上纹状体。 上纹状体接受更多的感觉神经纤维,成为鸟类复 杂的本能活动和“学习”的中枢。鸟类嗅叶很小, 嗅觉不发达,嗅觉刺激对大脑半球已很少影响。 以上几种纹状体在哺乳类都被高度发展的新脑皮 所排挤,成为大脑的基底节。原始的古纹状体成 为苍白球,苍白球是豆状核内侧较小的一部分; 新纹状体被内囊隔成为两部分,即尾状核与豆状 核外侧的壳核。内囊是一大束纤维,连接新脑皮 与视丘。脑皮:脑皮的进化可以分为 3个阶段:古脑皮、原脑

15、 皮和新脑皮。古脑皮是指原始类型的脑皮,灰质在内 部靠近脑室处,白质包在灰质之外。原脑皮从肺鱼和 两栖类开始出现。它的神经细胞已开始由内向表面移 动,原有的古脑皮位于脑顶部外侧,新出现的原脑皮 位于脑顶部内侧。新脑皮自爬行类开始出现,哺乳类 得到高度发展,神经元数量大增,向各方面延展,排 列在表层且层次分明,它们在半球内以联络纤维错综 复杂地相互联系,又通过胼胝体在两半球之间联系, 并有上行及下行的纤维与脑干各部分相通,形成一个 强大的中枢。在哺乳动物,新脑皮高度发展成为高级 神经活动的中枢。高等的种类大脑表面形成沟、回, 使表面积大为扩大。原有的纹状体、 古脑皮、原脑皮 退居于次要地位 ,成

16、为大脑的低 级中枢,它们的 机能被新脑皮所 代替。原始的古 脑皮退居于腹侧 成为梨状叶,原 脑皮突向侧脑室 中,成为海马胼胝体:为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联系 两大脑半球新脑皮的带状横行的神经纤维。 间脑 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和第 三脑室丘脑是间脑最大的部分,构成第三脑室的侧 壁。低等脊椎动物丘脑较小,作用也较小。 哺乳动物的丘脑成为重要的皮层下感觉中枢 。除感觉外,各种感觉器的兴奋在传到大脑 皮层之前,均先终止于丘脑,交换神经元后 到大脑皮层。 丘脑上部为间脑的顶壁,壁薄。背侧前方 脑顶的神经上皮组织与软脑膜结合形成前 脉络丛,伸入间脑室。丘脑上部伸出有3个 突起,即脑副体(脊椎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 均有,成体一般消失,功能还不清楚)、松 果旁体(亦称顶器,古脊椎动物广泛存在, 现存种类仅楔齿蜥 和某些蜥蜴存在)、松果 体(亦称脑上体,在哺乳动物认为是内分泌 腺,位于两大脑半球和间脑交界处)。丘脑下部为健脑的底壁,包括视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