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堂教学实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64612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说》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说》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说》课堂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说》课堂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课堂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课堂教学实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课堂教学实录第 一 页马 说师:记得战国策楚策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体无完肤的千里马被伯乐发现后带回了楚国,经过精心喂养,马变得既强壮又神骏,终于能够驰骋沙场,发挥了日行千里的作用。唐代的文学家韩愈借此故事抒发了一怀忧怨,渲泻了一腔悲愤。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一名篇马说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录音感受全文。 (学生认真看大屏幕听录音)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读课文)师: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给大家分段朗读一遍课文,谁愿意朗读第一段?(多数学生举手)师:好,你来读。谁愿意朗读第二段?(生举手)师:好,你来读。那么第三段谁来读?(生举手)师:好,同学你来读

2、。请你们三位同学有顺序地接下去,看谁读得最好。开始吧。师:三位同学读得很好、声情并茂。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师:好,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很有感情。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参照书下注解,自己疏通文章句子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中划出来。 (生自由读、疏通、划)师:好,下面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看大屏幕(出示第一题)第 二 页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第一个“祗”谁能解释?(学生举手十分踊跃)生:同只,只是。师:很好。第二个“骈” 。生:两马并驾。师:很准确,第三个“食” 。生:动词,吃。师:非常好,第四个“食” 。生:同“饲” ,饲养、喂养。师:很好。第五个“见” 。生

3、:同“现” ,表现。师:答的好。第六个“策” 。生:鞭子。师:很好。下一个“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生:用鞭子打。师:很准确。一起看最后一个“邪” 。生:同“耶”相当于语气词“吗” 。师:同学们请注意一下这几个红字(指大屏幕)都是通假字,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还有哪些字、词、句、同学们不理解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谁有?请举手。生:怎样解释故虽有名马?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第 三 页生:所以即使有好马。师: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谁还有不理解的地方?生:(无人举手)没有了。师:没有,好!那么老师给大家说两个句子,看谁能解释?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生:只是辱没在奴隶人

4、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师:很好。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个句子谁来解释一下?生:不按照正确的方法驱使它;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叫,而不能晓它叫的意图。师:表述得很明白,看来大家自学得很好。关于作者韩愈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我们刚刚学过他的一首诗,题目是什么?生:(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一齐背一下这首诗好不好?生:(齐)好!(齐背)师:下面,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作者韩愈?(同学纷纷举手)生: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先生、唐代文学家、著有昌黎先生集 。师:谁还有补充?你了解多少就介绍多少。第 四 页生:反对骈体、提倡散体,有

5、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师:这位同学介绍得很全面。老师把作者的有关资料给大家归纳了一下,请大家了解一下。 (出示大屏幕)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25 岁考中进士,长期得不到重用。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但“志不得通” 。后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仕途如此坎坷,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使他痛感明主难遇,就是在这种心情下于 795-800 年间写下了马说 。韩愈一生坎坷,几起几落,政治上无显赫功绩,文学上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

6、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主张“文以载道” 、 “文道合一” 。在散文颇有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 师:“说”是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跟现在的杂文相似。 “马说”即“说马” 、 “论马” 。那么作者“谈马” 、 “认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 (大屏幕出示文章的第一段文字)生:齐读第一段。师:开篇作者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可见伯乐对千里第 五 页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板书:伯乐、千里马)生:决定作用。师:(板书:决定)那么世上到底是先有的伯乐泥,还是先有千里马?生:(齐说)先有千里

7、马。师:你从哪个句子看出来的?生:(齐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师:常有说明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生:多。师:不常有说明伯乐呢?生:少。师:千里马多,伯乐少,这样更多的千里马能不能被发现呢?生:(齐)不能。师:不能被发现,那么它会有有怎样的遭遇呢?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师:可见马的才能被埋没了,那么马的才能是怎样被埋没的呢?我们齐读文章第二段。 (大屏幕出示第二段文字) (生齐读)生:吃得多。生:食量大。师:跟普通的马一样不一样?生:(齐)不一样。师:如果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还象普通的马那样喂会造成第 六 页怎样的后果呢?生:食不饱。师:食不饱,又会有怎样的

8、后果?生: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师:好,4 个句子,4 个后果,一个后果比一个后果严重,最严重的后果是生:(学生同声回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师:想要让它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安求其能千里也?我们看,原来它是一匹千里马,现在却不能日行千里了,谁造成的?生:(齐)食马者。师:(板书:食马者)最能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生:食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师:为了更加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这样的食马者,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他的具体表现,我们齐读第三段。 (大屏幕出示第三段文字,学生齐读。 )师:有哪些句子?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师:还有典型的动作和语言是生:

9、(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师:天下无什么马?第 七 页生:千里马。师:天下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生:(齐)有千里马。师:既然有千里马食马者为什么说没有呢?文中哪句话做了回答?生:(齐)其真不知马也。师:(板书:不知马) “不知马”三个字一语中的,千里马就在食马者手中,他却不能识别不能让它充分发挥作用,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食马者?生:无知。生:还有谁能概括?生:愚妄。师:还有没有?生:迂腐。师:好,这真是一个愚妄、浅薄、无知、迂腐的食马者,面对这样的食马者,作者持怎样的态度?生:(齐)憎恨(痛恨) 。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写马说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说马吗?生:(齐)不

10、是。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指什么呢?生:人才。第 八 页师:那伯乐呢?生:识别人才的人。师:说得好。食马者呢?生:不能识别人才的人。师:在作者眼里就指那些封建统治者。表面上说马,实质上写人,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生:借物喻人。师:(板书:借物喻人)作者把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这种愤怒之情借助食马者和千里马表现出来,这又是一种托物寓意的写法, (板书:托物寓意)文章我们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同学们对文章语句的理解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题目) ,会就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不要等着我去发现。第一个句子生:(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师:第二个句子

11、生:点明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师:好,回答得很准确。第三个句子生: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能其能千里而食也。师:第四个句子生:食马者无知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第 九 页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师:很好。第五个句子大家一起说是什么?生:(齐声说)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师:看来大家对文章理解得很透彻。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该背诵下来,下面同学们试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有能够背诵下来的同学可举手示意我。生:(自由背诵)生:(举手)师:好,你给大家背诵一遍。生:(背诵)师:他背得很熟练、很流利,我们送给他点掌声好不好?(生鼓掌)

12、下面,我们齐背一遍课文,如果哪位同学没有背诵下来可以偷偷看看书。 (生齐背)师:背得很流利。大家知道,一匹千里马如果遇到愚妄浅薄的食马者,它的才能就会被埋没;如果遇到一个伯乐,就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遇到了“伯乐”而发挥作用,你能举出一两例吗?生:唐太宗任用房玄龄。师:这个例子很典型,众所周知。还有谁想到了?生:周文王任用姜子牙。师:的确,姜子牙能够治理国家被用为相,正是因为有了周文王的渭水一遇。还有没有?第 十 页生:刘备三顾茅庐。师:刘备三顾茅庐请的是谁?生:诸葛亮。师:你举这个例子很典型,诸葛亮能够成为一代贤相正是因为有刘备当初的三顾之恩。还有谁能举?生:

13、萧何月下追韩信。师:你的阅历很广,韩信能够成为一位贤将正因为当初萧何的慧眼识英才。这样的例子应该说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积累。说到这老师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有一天出外打猎,上山看见了一只老虎,下泽地遇见一条蛇。他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回来就召见大臣晏子,说:“寡人今天上山看见虎,下泽遇见蛇,你说这是不是国家的不祥之兆呢?”晏子笑着说:“山林是老虎的家,泽地是蛇的家,你到老虎家看见老虎,到蛇家看见蛇,这是很正常的事,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三个不吉祥:一有了人才而没有被发现;二发现了而没有被任用;三是任用了而没有被信任。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说一

14、说今天的国家应该怎样对待人才?生:我认为应该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安心工作,发挥才能。师:很有见解,谁还能谈一谈?第 十一 页生:我认为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物质财富,让他们不为衣食住行所担心,尽心尽力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师:有道理,还有谁来说一说?生:我觉得应该重用人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才能,让他们放手去做,并且要信任他们。师:说得很好,掌声鼓励!(生鼓掌)其实大家说的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1、为他们创造环境;2、发现人才、重用人才;3、给他们足够的物质待遇,使其安心工作。韩愈很早就强调过,对于人才要“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 ,这句话虽然有思想的局限性,但却道出了所有人才之士的心声。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相信,我们的国家能够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信任人才;我更相信,同学们会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把握机会、掌握本领,成为新时代的一匹千里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生:老师再见。全文板书样式:马 说韩 愈伯 乐(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借物喻人托物寓意(人才)决 定不(不能识别人才的人)知 马千里马第 十二 页第 十三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