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蒸汽供暖系统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515894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7.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蒸汽供暖系统(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室内蒸汽供热系统 主要内容n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n室内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n室内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n疏水器及其他附属设备 n室内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n室内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 重点 1.掌握蒸汽供暖系统的特征(特别是与 热水供暖系统相比较)。 2.掌握蒸汽供暖系统的附属设备的作用及 选择(疏水器、减压阀、二次蒸发箱等) 3.掌握蒸汽供暖系统水力计算与热水系统 的不同。 蒸汽供热原理图5-1 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特点1、蒸汽在系统散热设备中,靠水蒸汽凝结成水放出热量。n热水供暖系统依靠其温度降放出热量,而且热水 的相态不发生变化,释放的是显热 。蒸汽供暖系统依靠水蒸

2、汽凝结成水放出热量,相态发生了变 化,释放的是潜热 。蒸汽的汽化潜热比起每kg水在散热器中靠温度降放出的热量要大得多。因此 ,对同样的热负荷,蒸汽供暖时所需的蒸汽质量 流量要比热水流量少得多。 u蒸汽在系统散热设备中,靠水蒸汽凝结成水放 出热量。v每1kg蒸汽在散热设备中凝结时放出的热量q,可按 下式计算: q = i -i1 kJ/kgv当进入散热设备的蒸汽是饱和蒸汽,流出的凝水是 饱和凝水时: q = r kJ/kgn如采用高温水130/70 供暖,每1kg水放出的热量 为:Q=ctG =251.2 kJ/kg。n采用蒸汽表压力200kPa供热,相应的汽化潜热为: r=2164 kJ/kg

3、。 进入散热器的 蒸汽的焓流出散热器的 凝水的焓蒸汽在凝结压 力下的汽化潜 热 2、蒸汽和凝水在管路里流动时,会伴随相态变化。 湿饱和蒸汽在沿途产生凝水; 湿饱和蒸汽经过阀门等节流后可能成为干饱和 蒸汽或过热蒸汽; 凝水重新汽化,产生“二次蒸汽”。u引起系统中出现所谓“跑、冒、滴、漏问题。u蒸汽供暖系统比热水供暖系统在设计和运行管 理上较为复杂。为什么?3、蒸汽供暖系统中的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高n在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器内热媒温度为热水进出 口温度的平均值。高温水130/70 供暖系统的散 热器热媒平均温度为(130+70)/2=100 ;n蒸汽在散热设备中定压凝结放热,散热设备的热媒 温度是该

4、压力下的饱和温度。n如:采用蒸汽表压力200kPa供热,散热器热媒平 均温度为133.5。n因此,对相同热负荷的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更 节省散热面积,设备投资小。 该压力下的 饱和温度n但是,过高的表面温度易造成烫伤,而且由于 加热散热器上的积灰产生异味造成卫生条件较差 。此外,蒸汽供暖系统易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因而蒸汽供暖系统不宜在民用建筑中使 用,而是广泛应用在工业建筑工业建筑中。 4、蒸汽供暖系统中的蒸汽比容,比热水比容大得 多。通常可采用比热水流速高得多的速度。可大大 减轻前后加热滞后的现象。水静压力比热水系统小。如:在高层建筑供暖中,不会像热水供暖那样 ,产生很大的水静压

5、力。5、蒸汽的热惰性小n由于蒸汽的热惰性小,供汽时可很快加热房间,但 冷却速度也很快,因此适用于间歇供暖的场合。如 工厂车间、会议厅、剧场等人员停留时间不长并且 要求迅速加热的建筑。 n为什么民用建筑不适宜采用蒸汽供暖系统 ?n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易烧烤积在 散热器上的有机灰尘,产生异味,卫生条件较差 。另外,易产生“跑、冒、滴、漏”的现象而影 响能耗,因此在民用建筑中不适宜采用蒸汽供暖 系统。5-2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室内蒸汽供暖系统的分类n按照蒸汽压力不同n按照回水动力不同n按照凝水管形式不同n按照蒸汽干管布置形式不同n按照立管布置形式不同 1、按照蒸汽压力不同n供汽的表压力高于7

6、0KPa时,称为高压蒸汽供暖;(高压蒸汽供暖的压力一般由管路和设备的耐压强度确 定。适用于工业建筑。)n供汽的表压力等于或低于70KPa时,称为低压蒸汽供暖;(蒸汽压力降低时饱和温度也降低,凝水二次汽 化量小,运行可靠、卫生条件好。适用于要求较低的 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n当系统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称为真空蒸汽供暖 。(卫生条件好,系统复杂。因需要使用真空泵装置 ,在我国很少使用。)2、按照回水动力不同n重力回水蒸汽供暖系统,凝水靠位差自流回水。 n机械回水蒸汽供暖系统,凝水靠凝结水泵回水,系 统较大。 (高压蒸汽系统均采用机械回水方式)n余压回水蒸汽供暖系统,疏水器后有足够的压力输 送凝

7、水。 3、按照凝水管形式不同n干式凝结水蒸汽供暖系统,非满管流。n湿式凝结水蒸汽供暖系统,满管流(断面充满水) 。4、按照蒸汽干管布置形式不同n上供式蒸汽供暖系统。n中供式蒸汽供暖系统。 n下供式蒸汽供暖系统。 5、按照立管布置形式不同n单管式蒸汽供暖系统。n双管式蒸汽供暖系统。 n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蒸汽供暖系统采用双管式。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基本形式 v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v机械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v双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v双管中供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v单管上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v单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1、重力回水低压蒸汽采暖系统n组成:由蒸汽管道+散热器+凝结水管构

8、成一个循环回路。n特点:供汽压力0.07MPa,凝结水在有坡度管道中靠重力流回热源。n工作原理n工作过程锅炉充水至I-I平面。锅炉加热后产生的蒸汽,在其自身压力作用下,克服流动阻力,沿供汽管道输进散热 器内,并将积聚在供汽管道和散热器内的空气驱入凝 水管,最后,经连接在凝水管末端的B点处排出。n工作过程:蒸汽在散热器内冷疑放热。凝水靠重力作用沿凝水管路返回锅炉,重新加热变成蒸汽。系统中的蒸汽 管道、散热器及凝结水管构成一个循环回路。n工作过程由于总凝水立管与锅炉连通,在锅炉工作时总凝水立 管的水位将升高h值,达到II-II水面。当凝水干管内为 大气压力时,h值为锅炉压力所折算的水柱高度。n工作

9、过程为使系统内的空气能从B点处顺利排除,B点前的凝水 干管必须敷设在II-II水面以上,再考虑锅炉压力波动 ,B点处应再高出II-II水面约200-250mm。n工作过程第一层散热器应在II-II水面以上才不致被凝结水堵塞,顺利排出空气从而保证其正常工作。 n干式凝水管:水平凝结水干管的最低点比水位 还高200-250mm,保证不被水充满。工作时该管道上部充满空气,下部凝结水。系统停止工作时 ,该管内充满空气,称为干式凝水管。回水方式 称干式回水。n湿式凝水管:管道II-II以下的总凝水立管始终充满凝结水,称为湿式凝水管,回水方式称为湿 式回水。n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特点n型式简单,无需像

10、机械回水系统那样设置凝水箱和凝 水泵,运行时不消耗电能,宜在小型系统中采用。n在供暖系统作用半径较长时,就要采用较高的蒸汽压 力才能将蒸汽输送到最远散热器。(如仍用重力回水 方式,凝水管里水面II-II高度就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底层散热器的高度,底层散热器就会充满凝水并积聚空 气,蒸汽就无法进入,从而影响散热 )。当系统作用 半径较大,供汽压力较高(通常供汽表压力高于 20kPa)时,就都采用机械回水系统。2、机械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n特点:“断开式”系统。凝水不直接返回锅炉,而首先进入凝水箱,然后再用凝水泵将凝水送回热 源重新加热。 1低压恒温式疏水器 2凝水箱 3空气管 4凝水泵 n优缺点:消

11、耗电能, 但热源可不低设,系 统作用半径大,适用 于较大型系统。n在低压蒸汽供暖系 统中,凝水箱布置 应低于所有散热器 和凝水管。n进凝水箱的凝水干 管应作顺流向下的 坡度,使从散热器 流出的凝水靠重力 自流进入凝水箱。 为了系统的空气可 经凝水干管流入凝 水箱,再经凝水箱 上的空气管排往大 气,凝水干管同样 应按干式凝水管设 计。3、双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n室内蒸汽干管与凝结水管均敷设在地下室或地沟 内,通过在室内蒸汽干管末端设置疏水器来排除 凝结水。n供汽立管中,凝结水 与蒸汽逆向流动,运行 时容易产生噪声,凝结 水过多时容易发生水击 。 3、双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n适合室

12、温需要调节的多层建筑中,可以缓和上 热下冷的失调现象。顶层室内无需设置供汽干 管,比较美观,缺点是需要敷设地沟。4、双管中供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4、双管中供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n适合顶层或顶棚下不便设置蒸汽干管的多层建 筑。n中供式可以弥补上供式和下供式的缺点,不必 像下供式那样设置蒸汽干管末端疏水器,立管 长度比上供式小,可以利用蒸汽干管的沿途散 热。5、单管上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n立管采用单管,可以节省管材。n蒸汽与凝水同向流动,不易产生水击现象。n底层散热器易充满凝结水 ,使散热器内的空气无法 通过凝结水干管排出。n由于散热器内低压蒸汽的 密度比空气小,通常在每 组散热器的1/3高度处设

13、置自动排气阀,可以排出散 热器内的空气。6、单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6、单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n建筑顶层无供汽干管,比较美观,安装简便,造价低。缺 点是需要敷设地沟,只适合于三层以下的建筑。n为了将凝结水顺利流回立管,散热器支管与立管的连接点 必须低于散热器出口水平面,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应采用 球形阀或旋塞阀。n采用单根立管节省管道,但立管中汽、水逆向流动,故立 、支管的管径都需粗一些。n在每个散热器上必须安装自动排气阀。一旦停止供汽时, 散热器内形成负压,自动排气阀迅速补入空气,凝结水排 除干净,下次启动时,不会产生水击。三、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应注意的问题1、供汽压力保证散热器正

14、常工作 2、散热器不正常工作 3、排水阻汽 4、防止水击 5、设置自动排气阀1、供汽压力保证散热器正常工作n合适的供汽压力将直接影响散热器 中蒸汽的冷凝放热、空气和凝结水的 排出。n当供汽压力符合设计要求时,散热 器内充满蒸汽。进入的蒸汽量恰能被 散热器表面冷凝下来,形成一层凝水 薄膜,凝水顺利流出,空气排除干净 ,散热器工作正常。n当供汽压力降低,进入散热器中的蒸汽量减少 ,不能充满整个散热器。n散热器中的空气不能排净,或由于蒸汽 冷凝,造成微负压而从干式凝水管吸入 空气。蒸汽将只占据散热器上部空间, 空气则停留在散热器下部。2、散热器不正常工作n在此情况下,沿着散热器壁流动 的凝水,在通过

15、散热器下部的空气 区时,将因蒸汽饱和分压力降低及 器壁的散热而发生过冷却,散热器 表面平均温度降低,散热量减少。n蒸汽供热系统散热器的排气阀应 在散热器的下1/3处。n当供汽压力过高时,进入散 热器的蒸汽量超过了散热表面 的凝结能力,便会有未凝结的 蒸汽窜入凝水管,同时,散热 器表面温度随蒸汽压力升高而 高出设计值,散热器的散热量 增加。n散热器内的蒸汽压力只需比大气压力稍高一 点即可,靠剩余压力以保证蒸汽流入散热器 所需的压力损失,并靠蒸汽压力将散热器中 的空气驱入凝水管。设计时,散热器入口阀 门前的蒸汽剩余压力通常为15002000Pa。 3、排水阻汽n实际运行过程中,供汽压力总有波动,为

16、了避 免供汽压力过高时未凝结的蒸汽窜入凝水管, 在每个散热器的出口或每根凝水立管下端安装 疏水器。n蒸汽疏水器的作用自动阻止蒸汽逸漏;迅速地排出用热设备及管道中的凝水;能排除系统中积留的空气和其它不凝性气体。疏水器是蒸汽供热系统中重要的设备。它的工 作状况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影响极大 。4、防止水击n在蒸汽供暖系统中,管道中部分蒸汽通过管壁向周 围空气放热凝结成水。沿途凝结水夹杂在蒸汽流中 高速流动形成水滴,管底的沿途凝结水被蒸汽掀起 形成“水塞”。n在管路的阀门、弯头或向上的管段等流动方向发生 改变时,水滴和水塞在高速下与管壁撞击,产生水 击现象,出现噪声、振动或局部高压,严重时能破 坏管件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 减轻“水击”的方法v水平敷设的供汽管路,必须具有足够的坡度,并尽 可能保持汽、水同向流动。蒸汽干管汽水同向流动 时,坡度i宜采用0.003。进入散热器支管的坡度 i=0.01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