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515140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河岸带生态恢复技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 2、国内河岸带研究进展、国内河岸带研究进展3 3、国外河岸带研究进展、国外河岸带研究进展4 4、河岸带的功能、河岸带的功能5 5、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6 6、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技术7 7、具体案例、具体案例本章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及难点n n了解基础生态学理论;了解基础生态学理论;n n重点: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重点: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n n难点:参考生态系统理论争议及可行性;难点:参考生态系统理论争议及可行性;n n护理效应及机制;护理效应及机制;1.1

2、.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n n1.1 1.1 河岸带的定义河岸带的定义n n河岸带河岸带( (riParianzoneriParianzone) )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是广义是指靠近河边植物群落包括其组成、植物种类多度及土壤湿指靠近河边植物群落包括其组成、植物种类多度及土壤湿度等同高地植被明显不同的地带度等同高地植被明显不同的地带; ;狭义指河水狭义指河水陆地交界处陆地交界处的两边的两边, ,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 ,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后一定义。用后一定义。 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n1.2 河岸带研究意义n(

3、1)土地开发和研究的需要。 n(2)河流变化及其保护利用研究的需要。n(3)景观综合研究的需要。 2. 国内河岸带研究进展n2.1 河岸带的功能和管理n河岸带的生态功能:(1)保护功能,包括提供各种生物的栖息地、保持物种的多 样性、调节河溪的微气候、稳定河岸复合生态系统等;(2)连接功能,主要表现为廊道的连接、传输、交换、源、 汇功能等;(3)缓冲功能,通过河岸植被带的过滤、渗透、吸收、拦截 来发挥涵养水源、净化水体、防控灾害的功能;(4)资源功能,提供丰富的生物、土地以及景观观赏资源。n管理根据河流的类型和宽度、河岸带树木的高度、河岸带生境 的侧向影响范围以及地质、土壤、水位和相邻土地的使用

4、情况 等多方因素合理确定河岸带缓冲区的范围。 2. 国内河岸带研究进展n2.2 河岸带植被及其生态重建n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岸带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的十扰, 很多学者从生态恢复和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河岸带的生态重建 问题河岸带生态重建主要包括河岸带生物重建、河岸缓冲带生 境重建和河岸带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二个部分。张建春和 彭补拙等人在探讨河岸带生态重建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对 河岸带滩地开展了生态重建试验研究,通过适宜生态树种的引人 和育植,提高了河岸带滩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经济效能和社 会效能。这些实验数据为制定不同地区河岸带植被的生态重建 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介值。 2. 国内河

5、岸带研究进展n2.3 河岸带土地利用n河岸带土地是位于水陆生态交错区的一种复杂的土地镶嵌体。 由于河流的带状分布特点,河岸带土地除了表现出一定的斑块特 征以外,还主要表现为廊道的特征,比如河流、道路、绿色植被 廊道等。作为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岸带土地发挥着重要 的生产、保护以及美学功能。 2. 国内河岸带研究进展n2.4 滨水区规划与设计 n由于城市河流及其滨水区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 用的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因而城市滨水区的生态规划和景观 设计成为了城市规划的热点研究内容。3. 国外河岸带研究进展n3.1 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n许多研究学者在河岸带土地利用对岸边植被,河流的水量

6、、水质 以及栖息作用与生态系统以及与河流的水化学特征之间的相互 关系,指出不同土地利用具有不同的干扰梯度,这些干扰在不同 尺度上影响着河岸带的生物以及河水性质。 3. 国外河岸带研究进展n3.2 数据提取以及制图分析 n目前利用遥感数据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来分析景观格局的变化已 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分析手段,很多学者在这一方面对河岸带景观 制图分析的限制条件以及特殊要求进行了研究。n由于河岸带景观所表现出的拉伸效应以及岸边植被类型多样性 的特征,需要结合遥感数据和航空图片各自的特点,利用不同的 图像改进以及解释技术来突出图像的某些特征从而满足河岸带 研究的需要。 3. 国外河岸带研究进展n3.3 河岸

7、缓冲区宽度的确定n河岸缓冲带功能的发挥与其宽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宽度适 宜与否直接影响其有效性的发挥。n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河岸带缓冲区宽度描述的方法以及缓 冲区的适宜宽度,为相似条件的河岸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意义。3. 国外河岸带研究进展n3.4 河岸植被带变化及其生态重建 n河岸植被带对于保护流域内的土地、水资源以及自然栖息地等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已经成为河岸带研究的主要内容。 河岸植被缓冲区的研究同样涉及到相互作用分析、数据提取与 制图以及缓冲区效率研究等等。n在河岸带植被的时空变化分析中,主要侧重于在较长的时间尺 度上来描述河岸植被带的空间动态变化特征,并且用植被覆盖 度

8、、优势度、丰富度等指标加以评价。在河岸植被变化成因的 分析中主要侧重于对人类干扰的分析,对于相关指示因子的选 择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4. 河岸带的功能n4.1 自然缓冲,减少洪涝危害n河水的冲刷和侵蚀,对岸边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特别 是洪涝灾害到来之际,能否把损害降到最低,植物的根、茎 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由此可见,生态河岸带对岸边的 保护功能主要通过河岸带植物的护坡机理来实现。河岸带 植被可以减缓地表径流,减轻水流的冲刷作用。植被的枝 杆和根系与土壤相互作用,增加土层的机械强度,有的还可 以直接加固土壤,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 4. 河岸带的功能n4.2 丰富了物种基因,提高物质资源丰富

9、度n由于河岸带是功能最完备、系统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不同 的区域环境、气候条件和交替出现的消涨带,使得不同地 区不同时间表现出强烈的不均一性和差异性,形成了很多 小环境,为种间竞争创造了不同条件,使物种的组成和结构 具有很大的分异性,为众多的植物、动物物种提供了可持 续的生存繁衍场所,从而丰富了物种基因。n河岸带又常是高等植物资源的宝库,纤维植物分布广泛,种 类繁多;同时生态河岸带也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据调查,在 水陆交错区,仅鸟类就有160多种,其中有的还是世界和国 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可见生态的河岸带也为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物质资源,提高了物质资源的丰富度。 4. 河岸带的功能n4.3

10、 净化水体,减轻污染n生态的河岸带可以减缓径流、截流污染物。一定宽度的河岸 带可以过滤、渗透、吸收、滞留、沉积物质和能量,减弱进入 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毒性,降低污染程度。对于宽度的大小 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河岸带的净化水体、减轻污染的 功能受径流中营养物质的含量、酸碱度、水中有机质含量、 气候以及周围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生态河岸带截流和过滤 出的污染物中,因为根际微生物活动强烈,这些污染物较多的 被降解,大部分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都被过滤和消灭。 4. 河岸带的功能n4.4 廊道作用n廊道是组成景观结构单元之一,具有宽而浓密植被的河流 廊道可控制来自景观基底的溶解物质,为两岸内部物种提 供

11、足够的生境和通道;不间断的河岸植被廊道能维持诸如 水温低、含氧量高的水生条件,有利于某些鱼类生存。沿 河两岸植被覆盖,可以减缓洪水的影响。同时生态河岸带 又为生物繁育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河边较平缓的水流为幼 种提供了较好的生存与活动环境。4. 河岸带的功能n4.5 调节局地微气候n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花、叶、茎等对水体形成的阴影,减少 阳光直射,调节河岸带水体温度,使其更适宜动植物生长。 同时,河岸带丰富的植物景观,也形成了1个天然的氧吧,能 改善周边空气湿度,提供更多的氧气,使这一地区的气候更 加宜人。4. 河岸带的功能n4.6 休闲娱乐功能n河岸带作为极易创造亲水环境的地区,1个优秀的生态河岸

12、带,它的建筑、人文景观、休闲娱乐设施等景观斑块均具 有线条、质地和土地利用的和谐性等景观美学意义,它是 景观适宜性的区域,同时又是人与水和谐共处的过渡平台, 具有休闲、旅游、娱乐功能和观赏价值。5.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n5.1 理论基础n河岸带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开放型系统,极易受到各类干扰的 影响。国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概念模型,为研究河岸带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n在研究自然和人为干扰导致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时, 首先需要识别影响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生物和物理作用过程 以及导致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的干扰因子。n在流域尺度上,生物及物理干扰的幅度和频率决定了河岸带 植被群落的特征

13、和功能以及河岸带生态系统物种的演替,流 域特征(地形、地质、气候等)则决定了这些过程的发展以 及河岸带与周围系统的连接。在局部地区,生物的相互作用 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则是导致河岸带植被多样性丧失的一个 重要原因。5.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n5.2 河流水文特征的改变n1)筑坝、修建水库和引水分洪n2)河道渠化 5.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n5.3 河岸带直接干扰n1)人类活动 n2)外来物种的入侵 5.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n5.4 流域尺度的干扰n河岸带生态系统处在其所连接的河流流域之中,流域范围内 的人类活动诸如农业、林业活动,道路修建等对河岸带生态 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流域是水和沉积物

14、产生的一个基本单 元,其产量和流域内的地质、气候、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 等有关。流域内的人类活动能够在流域尺度上影响水和沉 积物的产生,从而影响某一河段内水和沉积物的通量,导致 河流洪峰流量增加和河流基本径流量改变,进而对河岸带生 态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流域尺度的干扰对河岸带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河道刷深、河道淤积、河岸带地下水位降低和 河流冲刷过程改变等。6. 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n6.1 复合式生物稳定技术n复合式生物稳定技术是生物工程护岸技术与传统工程技术 相结合的复合式生态护岸技术。 这种生态护岸技术强调 活性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采用水泥桩浆砌石块的传 统护岸技术, 以达到在复杂

15、地质条件下的固坡作用, 附 以活枝柴笼捆插和活枝扦插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其技术核 心是植生基质材料,依靠锚杆、 植生基质、 复合材料网 和植被的共同作用, 达到对坡面进行修复和防护的目的 。 该技术适用于水力学或河岸侵蚀比较突出的坡岸, 比 如易坍塌的陡坡或侵蚀严重的坡岸。 杜鹃河主要采用了 杞柳层插与土工布、 石笼等传统工程结构相结合的复式 生物稳定技术。 6. 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n6.2 城市景观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n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 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净化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是 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起到对水中

16、 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n目前在国内外使用较多的城市景观河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 以下几种:生物浮岛技术浮床种植技术生物栅技术 水生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底栖生态修复技术 6. 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n 6.3 河岸、护坡生态修复技术 n 生态格网技术是指将特种钢丝由专用机械编织成双绞、蜂 巢形网目的格网片,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裁剪、制作、 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块石等填充料后连接成一体的结构,用 作堤防、路基防护工程。由于边坡生态系统较为复杂,利 用生态网格技术对边坡进行防护。坡上可植绿,增添景观 、绿化效果。亦可用作护底工程。既保护了堤坡,又可增 添绿化景观,具有较理想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功能,较 好的耐久、耐腐蚀和稳定功能,良好的景观效果和透水功 能。并且抗冲刷和抗风浪袭击能力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