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演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31958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思想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儒家思想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儒家思想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儒家思想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儒家思想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思想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思想的演变(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老之学 (一)兴起的原因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3.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的休养生息的 政策的需要。 (二)盛行时间: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 。 (三)地位:是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 支配地位。 (四)含义: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 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包括治身(养+生 )和治国两个方面。 (五)来源: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 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五行、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五五 种原素组成,其间

2、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 . 相生相生: :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 相克: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六)主要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 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 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七)影响 使汉初的社会迅速地恢复了元气 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 央集权 (八)地位的衰落:由盛转衰,到汉

3、武帝时被儒学 所取代。 衰落原因: 不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 权的需求儒家学说经过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 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第二讲 西汉:确立统治地位,成为主流思想一、原因黄老之学:不适应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 现实需要:汉武帝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但边境不宁,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新儒学迎合了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汉武帝推崇。二、主张及影响二、主张及影响 1 1、来源:、来源:以儒家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 思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A.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三、实质:三、实质:2 2、主张及影响:、

4、主张及影响:文化专制,思想控制,以思想上的大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B.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形成文化专制,钳制其他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形成文化专制,钳制其他思想-为儒学披上神学色彩,加强皇权,借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也起到限制为儒学披上神学色彩,加强皇权,借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但也起到限制 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 C.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三纲具有浓厚封

5、建等级观念,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三纲具有浓厚封建等级观念, 五常除去其封建色彩,是中华美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常除去其封建色彩,是中华美德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讲 西汉:确立统治地位,成为主流思想思想上,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上,政治上,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扩大官员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扩大官员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巩固了统治基础。,巩固了统治基础。 教育上,教育上,兴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兴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目的、教学内容、意义目的、教学内容、意义) )四、汉代儒学成为正统(20102010天津)天津)

6、史记史记载载: :汉武帝时,汉武帝时,“公孙弘以公孙弘以春秋春秋白衣为白衣为 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该材料主要表 明明 A.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分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分析: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什么的原因是什么” 。“天下学士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跟的是什么“风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

7、同学而言,答 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 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儒学地位 正在提高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这一新的政治动向。三、特点:三、特点:第二讲 西汉:确立统治地位,成为主流思想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 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使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化,使儒家思想宗教化政治制度层面的作用上升,伦理道德和身心修养层面的社会功能下降影影 响响积积 极极消消 极

8、极1.1.加强了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巩固了巩固了大一统的大一统的 国家国家,有利于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秩序 2.2.对对儒学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积极 作用作用 3.3.发扬了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1.含有含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成分的成分 2.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 ,有有专制作风专制作风3.3.带有带有神学迷信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色彩,为了维护封建 专制和等级制度而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宣扬纲常伦理五、影响:点拨点拨1 1: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点拨点拨2 2:

9、比较秦始皇: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异同。异同。从秦始皇的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 1)继承:继承: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仁、礼、仁政、民本仁、礼、仁政、民本”等思想等思想 ,提出,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 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2)发展:发展:融合黄老之学、法家、阴阳家的思想。融合黄老之学、法家、阴阳家的思想。

10、提出提出“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 等思想,等思想,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及稳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及稳 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定统治秩序的需要(1 1)继承:继承: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仁、礼、仁政、民本仁、礼、仁政、民本”等思想等思想 ,提出,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 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2)发展:发展:融合黄老之学、法家、阴阳家的思想。融合黄老之学、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提出提

11、出“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 等思想,等思想,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及稳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及稳 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焚书坑儒”“罢黜百家”不 同 点相 同 点原因原因对儒学对儒学 态度态度手段手段作用作用目的实质作用秦刚刚统一;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国力强盛;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 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排斥、打击尊崇简单粗暴倡导、劝勉、教化儒学发展陷入低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 术思想的自由

12、发展从秦始皇的从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 ”到汉武帝的到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独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尊儒术”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 制,更不能依靠暴力。2、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才会真正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一个具有创新 意识的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3、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因为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 程,同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的“ 儒术”扩展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

13、官僚政治所必须的 种种理论和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束缚、待人之宽厚,人 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 动上的规范。 (1 1)材料提到)材料提到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束缚、待人之宽厚。请以孔子的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束缚、待人之宽厚。请以孔子的 一句名言加以证明。一句名言加以证明。(2 2)“汉武帝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如何将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的和他的近臣如何将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的? ?(3 3)简述汉武帝时期文化政策的影响。)简述汉武帝时期文化政策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政治上:重用儒生,向儒者咨询治国方略;思想上:接受董仲 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的建议,肯定新儒学。教育上:以儒 学为官学,创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 社会正统思想。积极:文化体制的改革,说明汉朝加强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 视和统一要求,有利于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巩固,逐渐形成封 建社会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消极:也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遏制学术思想的自 由发展,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法传 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龙门石窟的气魄已 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 ,可以说是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龙门石窟白马寺在外来佛教传

15、入的同时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 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 神仙方士之 说阴阳五行 之说与道家 学说的某些部分 杂糅起来,形成了道教。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道家神仙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 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 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 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 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 “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 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 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 到戏剧性的高潮。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三教论衡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它创自古代印度,西 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宣扬人生一切 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 张超脱尘世,出家

16、修行,落发为僧。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它正式 创始于东汉末年,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 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 术等。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儒家讲的是入世主义,宣扬治平之道,即 所谓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重视的是现实社会的治理。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 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 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 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 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 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 程。三教图(清) 丁云鹏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 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 现了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处处留痕三教合一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思想:魏晋南北朝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隋唐“三教 合一”潮流的出现3)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