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2946 上传时间:2017-03-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新版)期末复习指导(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新版) 期末复习指导 本讲主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说明 二、课程考核说明 三、试卷题型介绍 四、各章重点 一、课程性质说明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本学科,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的统设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师范类专业本专科的省开选修课程。 本课程 4学分, 72学时。 二、课程考核说明 省开课教育学考核说明 本课程采用 100%平时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形成性考核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大作业( 24分) 2面授辅导( 30分) 3网上答疑( 20分) 4网上期中测验( 10分) 5、课程报告( 16分) 二、课程考核说明 统设课教育学考核说明 本课程

2、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成绩为 100分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 30 ;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 形成性考核成绩 = 教育调查报告 30% + 研究性学习 30% + 四次记分作业 40% 。 终结性考试采用纸质考试。采用半开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长为 90分钟。 三、试卷题型介绍 统设课期末考试为纸质半开卷,试卷共六种题型,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其中: 选择题 10分,每题 2分; 填空题 6分,每空 1分; 辨析题 18分,每题 6分,不仅要判断对错,还必须加以解释; 简答题 16分,每题 8分; 论述题 30分,每题 1

3、5分; 案例分析题 20分。 三、试卷题型介绍 试题例举: 一、选择题( 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 10分 )) “严而有格 , 严而有方 ” 暗含的德育原则是 ( ) A.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B. 长善救失 C. 疏通引导 D. 知行统一 E.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答案: A 三、试卷题型介绍 试题例举: 一、选择题( 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分,共 10分 ))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

4、性使它具有的功能包括 ( ) A. 定向功能 B. 调控功能 C. 激励功能 E . 衍生功能 答案: A B C D 三、试卷题型介绍 选择题答题技巧: 注意:选择题评分原则为:多选、少选、错选,则此题无分。 首先判断是单选题或还是多选题; 排除明显不正确的答案; 利用相关知识合理猜测; 注意对立问题。 三、试卷题型介绍 试题例举: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6分) 1632 年出版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_,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案: 大教学论 三、试卷题型介绍 填空题答题技巧: 扼要回答、紧扣题意 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学生对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力。通常,教材

5、中都有现成的答案。 回答要简明扼要。可概括每一段的主题句,再做适当解释; 条理清楚,突出重点; 回答充分,不要因简略而遗漏内容。 三、试卷题型介绍 试题例举: 三、辨析题(除去判断 对 或 错 外,请写出理由。每小题 6分,共 18 分)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 答案:错( 2分)。所谓教育目的, 就是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 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方针是对教青工作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大法。教育目的是对人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完整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青目的是教青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

6、青目的的确立必须要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 4 分) 三、试卷题型介绍 辨析题答题技巧: 本题型主要是对一些教育概念、教育常识以及一些教育理论的辨析,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首先对题目进行辨识,亮明自己的观点,“对”还是“错”,然后阐述理由。理由的阐述不仅涉及到概念的解释,有时还需要对概念进行比较,或对理论观点进行分析。 三、试卷题型介绍 试题例举: 四、简答题(每小题 8分,共 16分) 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答案: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2分);语言表达能力( 2分);运用现代教青技术手段的能力( 1分);组织管理能力( 2分)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1分)

7、。 三、试卷题型介绍 简答题答题技巧: 审清题目 言简意赅 要点明确 三、试卷题型介绍 试题例举: 五、论述题(每小题 15分,共 30分) 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实例 , 谈谈你对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 。 答案要点: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 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反映 ( 2分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 ( 2分 (2)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2 分 ) (3)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2 分 )

8、 (4)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 (1 分 ) (5) 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1 分 ) 结合实际论述部分 : 5分 三、试卷题型介绍 论述题答题技巧: 教育学课程的论述题,多数是 “联系实际,试论 ”或“联系实际,谈谈 ”; 主要考核学习者应用理论、原理去分析、说明、论证问题的能力; 阅读题干:理解题意,划出关键词; 构思答案:考虑该问题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列出答案要点; 论证:寻找恰当地实例或结合个人经验、当前教育形势进行充分论证。 注意:要点在论述题中的得分仅占一半或更少的比例,如 15分的题,一般仅占 8 10分左右,所以,一定要答好联系实际部分,要充分

9、论证,举例要切题。 三、试卷题型介绍 试题例举: 六、案例分析题( 20分) (分析文字在 3 0 0字以上)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 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三、试

10、卷题型介绍 参考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三、试卷题型介绍 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案例分析题,即试题给出一个实例,

11、要求用所学的某一理论、观点去分析实例,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答此类题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作为分析、论述自己观点的材料,且不可置实例于不顾。 案例分析题允许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提倡多元思维,可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观点进行论证,但观点要明确,论证要有力。 三、试卷题型介绍 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首先迅速查看案例的标题(如果有的话)与案例后的问题,初步判断问题性质与方向,涉及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带着问题浏览案例内容,以便确认问题,及回答问题的主要观点; 再仔细阅读案例,分析案例问题的情境,设计答题步骤。 四、各章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重点掌握 义的教育 育现象、教育规律

12、、教育科学 了解 掌握 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四、各章重点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重点掌握 容 掌握 1. 教育功能的概念与类型 2. 教育的个体功能 了解 1. 社会制约教育的基本原理 2.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四、各章重点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重点掌握 1. 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2.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 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 1. 人的身心发展理论 2.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了解 1. 教育对象的科学定位 2. 人的本质与人的素质 3.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理论 四、各章重点 第四章

13、 教育目的 重点掌握 1.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内涵 2. 个人全面发展的含义与实质 3. 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 掌握 1. 教育目的的功能 2. 五育的含义和任务 了解 1.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2.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4. 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四、各章重点 第五章 教育制度 重点掌握 1. 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2. 义务教育的含义 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掌握 1.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级别与类别体系 了解 1. 学校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 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 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 4. 新

14、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制变迁 5.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的形式体系 四、各章重点 第六章 课程 重点掌握 1. 课程的概念 2. 课程的类型及特点 3. 课程标准的概念、指导作用与结构框架 4. 课程评价的概念与类型 5. 发展性教师评价 6. 学生评价 7. 课堂教学评价 掌握 1. 课程的结构 2. 课程计划的概念、主要内容与制定原则 3. 新课改的理念与指向 4. 教师自我评价 了解 1. 课程的层次 2. 课程资源的概念、筛选及三级课程的开发 3. 考试评价 四、各章重点 第七章 教学 重点掌握 1. 教学的含义 2.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4. 教学模式的概念 5.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 中国的教学新理念 掌握 1. 教学的基本特征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