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5113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必修四《哲学》全册说课稿(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世界的物质性说课稿世界的物质性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的物质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首先是教材的分析;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的 两部分内容主要是: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贯穿全书的的一 个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唯物主义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 要价值。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 但由于本节课容量大、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

2、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并理解物质的概念,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理解世界 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培 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用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逐步树 立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了。教学重点是:1、 物质的概念2、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这是由于:物质这个概念是哲学生活的一个基本概念,只有学习自然界和人类 社

3、会的物质性,才能完整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教学难点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是由于:相比自然界的物质性,学生在学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时容易误认为 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易陷入唯心主义。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 法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 决问题。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 指导。这

4、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 习。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引导学生复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回答二者的根本分歧 是什么。引出“物质”话题。提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哲学上讲的物质,为什么说世界的真 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通过回忆前面所学知识,顺利引导学生对物质概念的关注。)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为了讲清楚重点 、自然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板书)首先请学生们列举身边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哪些?对学生谈到的物质形态以适 当分类,并提问:生活中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呢?进一步请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具体的

5、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性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由教师精讲物质的含义, 并多媒体给予呈现3(通过层层设问,深入探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讲解有 助于学生系统理解概念)接下来多媒体播放视频宇宙和地球的形成,并在视频结束后展示一组图片: 内容分别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造世界”等,用提问 形式完成以下问题:(1)你认为世界是神灵所创造的么?(2)这些说法与视 频中的宇宙生成说有什么区别?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补充详细讲解重点2、自然界是物质的(板书)(通过视频的播放,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并且情境的再现和问题探究,有助于 学生理解重点知识,教师的讲解进一步系统消化知识)下面,

6、为了突破难点的教学,首先,我将播放视频人类起源的进程并引导学生讨论人类社会的产生。并继续设问人类社会既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呢?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有那几方面 组成呢?并展示图片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海报,从而理解生产方式是客观物质的。教师详细讲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而突破难点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板书)1、构成要素是物质的(板书)(这样设计,深入挖掘探究突破难点的教学,视频和图片的运用,有助于学生 理解抽象的知识,教师有系统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下面,自然过渡到 2、人的意识的物质性(板书)请学生思考探究问题:人为什么会有意识,会有思维?总结学生的讨论发言, 得出结论:人的意识在本质上也具有物

7、质性。进一步补充讲解以下内容:从宏观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部分, 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以此为基础并提问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如何 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从而对全框知识起到升华拓展的效果)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巩固知识。(这里我运用的是提纲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便于学 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培 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4布置作业:也就是教学评价环节设置小论文题:引导学生论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起到拔高拓展的作用,并且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板书设计:世界的物质

8、性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2、自然界是物质的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构成要素是物质的2、人的意识是物质的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说课稿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由于这一框内容 很多,在此我只讲第一课时的内容,请批评指教!同学们来上课是运动的,物理上有讲运动的,那么哲学上的运动指的是什 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首先,我来谈谈对本框教材的理解,说一下教材、教法与学法。1、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 4 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 本课是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 的进一步解答;

9、在强调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的重要性,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另外,本课内容 具有十分广泛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有着非常直接、现实的指导作用,这些都使得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5识记:运动的含义;相对静止的含义。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用:列举实际事例,说明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能力目标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运动事例中,归纳哲学观点的概括能力;要在分析物 质和运动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0、知道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 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2)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2、说教法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应秉着教学直观性原则, 始终掌握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 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 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

11、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 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 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3.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 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活动组织能力。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 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3、说学法1.学情分析(1)知识起点: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等内容,这些都为本课教学

12、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6(2)学生身心特点:经过一年半政治课本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 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很强,能够理 解较为抽象的哲学问题。但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2.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 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利用团队合作和多种信息资源整合解决问题。同时, 要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整合,举一反三。4、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 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

13、性。1.导入新课(23 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 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上节课知识点回顾: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行星运动、计算机的发展、瀑布流水、苹果落地这四张图片所展示的内容有什么共同之处呢都包含了运动。阅读 P3132 页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2)什么是运动;(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的含义?2.讲授新课(35

14、 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 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 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 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 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 的效果。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概念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7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 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

15、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 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展示图片:火山喷发和流星雨图片,提问:想一想图片中到底什么在运动?学生回答:火和星体在运动;继续问: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认识运动的主体 (或说载体)各是什么?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通过学生的议论回答,从而 得出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的结论。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 的教师小结: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引用恩格斯的名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 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

16、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二、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提问:(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 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 错在哪里?(展示图片)归纳: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没有。 (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因为空间位置在 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不变,是处于相对静止之中。展示图片:刘德华主演的星梦奇缘中的 10 岁、20 岁、30 岁、40 岁、 50 岁、80 岁的化装扮相变化,说明虽然岁月变化,但是刘德华还是刘德华,没 有变成梁朝伟或周杰伦,引导学生得出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处 于相对静止之中。从而要求学生归纳静止的含义。1、静止的含义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