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0559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戴士弘教授培训材料整理戴士弘:教授,曾任教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系主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戴士弘教授从1995年起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并取得 重要成果。2002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应进行“整体设计” (宏观设计)和“单元设计”(微观设计)思想。2005年在宁波职业 技术学院主持教师高职教育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对提高该院教师教 学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内容 什么是一堂好课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当前职业教育中的问题 课程的单元设计 课程的整体设计 项目课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分析一、什么是一堂好课p现在的评价方法

2、和标准方法:督导和同行听课打分。项目(打分表上)标准: 专业内容熟练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且富 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 教学符合计划进度、教学文件齐全、多媒体使用得当。 课堂效果好、能够教书育人。 这样的评价方法合理吗? 至少存在二个方面的不合理 第一:用随机抽样方法来评定工作产品质量可以, 用于听课以评定一个教师所教一门课程的质量显 然是不合理的。 第二:评价内容上存在不合理。所有的听课考查项 目都是考查教师的“讲”,似乎教学效果只与教师“ 讲”的好不好有关。其实,课程的效果好不好,首 先要看学生学的好不好。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动手动脑,通过提高学生学习

3、能力和主动 性以提高学习效果,这才是好课。教师讲的好是教学效果好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要制定新的课程评价标准。 第一条: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 教师为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 来,动手动脑学习操练,不是看老师“表演”) 第二条:课程应突出能力目标。现在的教学大多是 以“传授(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认为“有了知识 ,就有能力”,这是高职教师观念上的最大误区。 (知识与能力之间不但不等同,而且有深沟,这道深沟只 有通过“实训”来填平。高职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 而不是知识本身)。第三条:能否用适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知识可 以传授,能力无法传授,只能靠训练。用

4、什么训 练?通过做事,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做什 么事?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就业岗位,认真分析 岗位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带领学生去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相关的知识,获得实际成果 ,产生由衷的成就感和自信。 一门好的课程应满足以下原则: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为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以素质为基础 以项目为载体 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应当能够从职业岗 位的第一线起步。所谓起步,就是在第一线工作不但能够 愉快胜任,还能迅速脱颖而出,展

5、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潜 力。换种说法就是:我们的学生要能够解决岗位上的实际 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当部分学生还 应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能力。高职的毕业生应当是“高 技能人才”,并不满足于仅在第一线充当劳动力(这应是 与中职的区别)不是培养“好用、不经用”的毕业生。 从工作领域看:我们的学生主要从事技术、营销、生产、 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工作,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领 域开发、设计工作(与本科的区别)。三、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n就业困难 p供求的总体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p结构性就业困难 专业设置不合理 p不能零距离上岗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学习

6、内容与岗位工作脱节 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 p其它(就业观念上的)现象:许多教师也发 现,在企业几个月就 能熟练掌握的技能, 学生在职业院校三年 后却仍然不会。n学生的学习准备不足 p知识上的 无疑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基础(学科体系化的)课程 学习的结果是不太理想的,这是事实(否则不会进职业院 校)。 p心理上的 多年的学习成绩不佳以及老师的责备、冷漠,已在学生 心中深深地积淀对这类课程的厌恶。现象:学生认为老师讲的东西无用、没趣,为了得到毕业证 书,不得不勉强应付。教师已开始产生职业厌倦感,不愿意与学生交流,甚 至上课时只看黑板、不看学生。如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n高职内涵

7、的发展重视程度 p目前高职的规模发展已到极限 教育部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高职“内涵发展”的目标 2010年将面临“高职生源挑战”,没有质量的“高职”将会 在“洗牌”中“淘汰出局”现象:办学特色鲜明、品牌特色专业多、精品课程多、教科研成果多的 院校,无不是开展课程改革早、课程改革成果显著。 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解决学生“厌学”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求质量的内涵发展,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 课改的思路和方法:校企合作,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 定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教师通 过对某门课程的整体设计,提高对“课程”的认识,实实在 在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四、课程的

8、单元设计 课程的一个单元,就是一次课。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就从课程的单 元设计开始。课例1 教学内容:建筑防雷 此课为一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执教。他的讲法(单元设计/教 案)如下: 雷电成因、雷电的危害 雷电分类、防雷标准 防雷措施 黄山实例 作业布置此备课/讲授课过程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吗?分析与点评 课程采用这种讲法正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教 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课上没 有学生的能力训练。 上课时,学生要练吗?当然要练!这里说的“练”不是概述 的提问、不是知识的巩固,而是训练运用知识做事(例如 防雷设计)的能力! 用课程改革的三个最基本原则(能力目标、学生 主体、任务训练)

9、去衡量一下,三者一个都不具 备。 这节课(这个单元)应如何设计? 设计(备课)时,教师自己首先要明确本次课程 的能力目标,然后根据这个能力目标设计本课程 能力训练项目或任务。 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要设计能力实训的过 程。 “能力目标”就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用“什 么”,做“什么”。能力目标的描述要求具体、实际 、可检验。“能理解 概念、能掌握原理/定义等”不是 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建筑防雷(新单元设计)n 能力目标:能用课本上的标准,对指定建筑设计初步防雷 措施。 n 课程的引入:从直观的雷电照片和黄山防雷的实际问题开 始,以知识实际应用的精彩实例为中心,提出防雷设计的 任务。 n

10、完成本次课程任务: 查阅课本的标准、分组设计、结果讨论。课程的实质性内容从“传统 的避雷针功能不足”引入。为了预防高山上的侧击雷,必须学习预防 侧击雷的新手段。然后,自然地引出雷电的两种类型,由学生自己总 结出系统的知识。 系统知识的引出,归纳上升(成因、危害、分类、标准)、总结熟记 。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师生共同完成或由教师自己完成。 提出新任务,进行设计讨论。对细节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与点评 课程实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由直观的实例引入,以防雷 任务为载体,以防雷中的问题为中心,学生要动手(动脑 )操作,学生是课程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有能力的训练 ,课程有知识的归纳总结。 知识的引

11、入是由实际需要引起的,中是由知识体系引起的 。例如:侧击雷的引入是由黄山建筑防雷的要求引入的, 不是由雷电分类的知识体系引入的。延伸:本次课的素质目标?雷电常常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如防雷措施设计不好 或制作(选材、施工)不符合要求,会怎么样?课程单元设计要点 首先要准确叙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确定相应的知识 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这是课程单元目标确定的 依据。 课程的评价和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选定每单元课程单项能力的训练任务。根据单元课程目标 ,为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训练项目,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对“能力的实训过程”进行科学设计,

12、确定演示、实训、实 习的内容,做好实践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要体现以学 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能力提高为目标,安 排训练项目,不是仅着眼于具体的产品和任务)。 做好有关的知识准备。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是“系统 的应用知识”。要求教师从实用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 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的、系统化的改造。以课程项目任务 的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这样“知 识理论够用为度”就有了实际可行的依据以课程的项 目任务为衡量基准。系统的知识不是不要,而是通常在完 成任务之中或之后,归纳总结出来。 设计课程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 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教师要学

13、会使用行动引导教学 法。从直观实例开始,按初学者的认知规律(掌握一个概 念应从具体到抽象,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引 导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课程不能从概念出发,要打破过去“先学后做”的习惯,采 取“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教师要努力改变课堂 上信息单向传递、教师单向控制的局面,实现真正的互动 。互动不是简单理解成让学生起立回答问题,而是给学生 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 知识、总结经验,从而形成抽象概念。 做好板书、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设计和实物准备。 过去“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 现在“教师做导演,学生是演员”全提高一级对专业教师的建议 要教“课

14、程”,不要教“书本” 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 要应用,不要单纯的知识 要能力,不要单纯的理论 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 教无定法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案头本次课标题授课班级课时上课地点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l l l l.l l l l.能力训练 任务及案 例 器材准备 参考资料二、(单元)教学设计步骤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动时间时间 分 配 告知(教学 内容、目的 ) 引入(任 务项 目)操练练(一)(二) 训练训练深化(一)(二) 归纳归纳总结总结作业业后记记五、课程的整体设计 按照系统理论,一门课程的每个单元都好,整体 不一定好。 要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

15、程教学的设计进行 整体优化。 n 强调的原则: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培养;项目载体;用任务训练岗 位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 p不要的原则: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目标;课堂活动、问答、习 题、巩固知识;用逻辑推导来训练思维;以教师为主体; 知识理论实践分离。课例 模拟电子技术授课对象:电子技术、机电类、计算机等二年级学生 教学安排: 16周:绪论、定义、概念、公式、定律、方法、直流交 流计算 715周:单元电路原理与实验 1618周:整机电路分析与设计 1920周:复习笔试 考核设计:笔试、实验报告、作业 第一堂课:绪论、历史、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分析与点评 作为电工

16、、电子、计算机、通信类的重要专业基 础课,本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内容分量很重,内 容抽象难懂。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等于没有设计,只是按教材顺 序进行讲解而已,学生始终被动听讲。 实验为传统“验证性”实验。 整机电路分析设计为“纸上谈兵”对照六个原则分析还有什么不足? 这样授课可以设想其教学效果。模拟电子技术(新课程设计)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 课,应培养的岗位能力有: 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 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手工、专用软件) 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定位、维护、修理、测绘能力 单元电路分析、计算、初步设计能力 工具使用能力(电烙铁、螺丝刀、电钻) 仪器使用能力(万用表、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专业软件使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