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养老互助团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00538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上线下养老互助团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线上线下养老互助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上线下养老互助团(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展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责编: 胡晓枭美编: 徐松校对: 郑嫄2018年1月4日特别策划0790多岁的田爷爷和老伴生活在玉林 街道小税巷的一个小院。去年, 田爷爷因 病眼睛完全失明, 虽然儿女孝顺, 但又不能 随时照顾, 于是, 老人的午饭便成为了全家 人担忧的大问题。去小饭馆, 怕不干净卫 生, 去好点的餐馆, 老人们又舍不得, 怕经 济负担太大。 刘四孃是社区的热心人, 在街坊四邻 的帮助下, 她在院子里打造了一间不到15 平方米的饭堂, 一群大学生用废旧仓库改 造而成, 地面整理得干干净净。粉刷过的 砖墙被年轻人画上了蔬菜、 餐具等小清新 画作, 有了咖啡厅的小温馨, 被居民们称为

2、 “奶奶厨房” 。在这里, 不仅忙碌的上班族 们可以支付一定费用, 吃上可口的饭菜, 像 田爷爷和老伴这样有一定生活困难的老人 们更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老年人吃的东西很讲究, 如何兼顾健 康和美味, 刘四孃每天都要动脑筋。豆腐、 冬瓜、 水果, 这些都是菜谱上的 “常客” , 她 还专门去了解老人们的身体情况, 有哪些 要忌口, 以免好心办坏事。每天的伙食标 准都是两菜一汤, 食材都是当天早晨去买, 保证新鲜。老人饭必须清淡, 调料要少放, 尽量煮软点, 但最重要的环节是配送。“老 年人肠胃不好, 必须吃得烫, 煮好之后要马 上送过去, 耽误不得。 ” 刘四孃说每天送饭都像打仗一样, 她端着菜

3、还要一路小跑, 生 怕动作慢了菜就凉了。 吃饭问题解决了, 健康问题又怎么 办呢?不等不靠, 两位老人该找谁?田 爷爷的老伴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 因为要 照顾田爷爷, 所以量血压、 血糖也成了麻 烦事。自从社区全面覆盖了 “嗨社区” 网 络后, 田爷爷的老伴便可以通过互联网,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以及高智能集成技 术的应用, 不仅能足不出户量血压, 还能 在社区就实现自助健康检测、 健康云档 案管理, 更方便子女轻松掌握父母健康 状况。 田爷爷的老伴笑着说:“如果我的身体 有问题, 他们比我还先知道,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马上有医生打电话来问我, 有一次我 还闹了个笑话! ” 据玉林街道黉门街

4、社区相 关负责人介绍, 街道围绕大健康智慧医疗 谷建设,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将养老工作与 智能平台有机结合, 积极探索构建智能养 老体系。目前已投入200万元, 建立玉林 嗨社区APP, 实现全智能、 日常化、 一站式 自助健康检测、 健康云档案管理, 让子女轻 松掌握父母健康状况;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动态监控老人健康状况, 及时提供医 疗服务, 有效推动社区大健康管理。智慧 全民养老平台点击量已突破3万次。家庭医生上门来看病 “自患上糖尿病后, 我时常感到乏力、 口渴, 就忍不住多饮、 多食。 ” 旅游村社区73 岁老人李乾发说, 由于不清楚自己的病情, 每过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检查,

5、麻烦不说, 号还难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像李 乾发这样长期受慢性病折磨的老人不在少 数, 他们常常还面临行动不便、 缺乏陪护等 问题。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生的专业指 导, 变化出现在李乾发成为全区实施的基 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管理服 务模式的签约病人后。现在, 李乾发全面 接受了服务团队对他的系统性健康干预, 减少了像以前不舒服就立即去大医院排队 的各种烦恼。 过去, 李乾发受网络不实信息误导, 以 为糖尿病人不能吃主食, 便以干果等零食来 替代正餐, 不良的生活方式使病情不断反 复。签约后, 医生团队为他制定了一套有针 对性的康复计划。此后, 在全科医生服务团 队的指导下,

6、 李乾发戒掉了吃零食代替主食 的习惯, 如今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据了解, 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健康 管理服务平台包括注册签约、 信息收集、 健 康评估等7个环节, 涉及病人患病前后到康 复的全过程。负责李乾发的罗晓露医生介 绍说:“通过完善对病人的基础健康档案管 理, 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 利用 大数据对病人的实时诊疗指标进行科学分 析和研判, 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对病 人的饮食、 运动、 心理等方面实施全面健康 管理, 降低发生慢性病并发症和脏器损害 的风险。 ”家庭医生更专业 杜沁岭是望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一名康复治疗师, 这是她今年第八次上门 给脚踝受伤的98岁老人

7、杨素清换药了。跟 老人打完招呼, 杜沁岭就开始调制药膏, 她 说, 杨婆婆是社区里最早签约家庭医生 “居家服务包” 的居民之一, 为了结合老人常年 的就医习惯, 专门制定了 “中西医结合” 的 治疗方案。 同样, 77 岁的李大爷几个月前从华西 医院手术出院后, 就跟社区签了一年 300 元的 “慢性病健康服务包” , 不仅有专门的 医生对他进行病情、 用药的科学照顾, 还 享受着一对一的营养膳食、 运动方式等生 活指导。 据了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个性化 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居民自愿购买适合自 身需求的服务包。望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行 “家庭医生” 签约以 来,

8、就医量明显增多, 居民对基层医院的信 任度、 好感度也明显提高。 大量细致繁复的工作都要靠基层医疗 者去实施。为激励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热 情, 我区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个性 化有偿签约服务(C包), 并且将C包签约所 得全部返还基层, 通过收支两条线管控及 严格的考核制度, 保证基础签约数量及服 务质量。“对居民来说, 主动付费表明他们观念转变了, 从有疾病了再去治疗转变成 主动对健康进行管理。而对基层医疗者 来说, 更多的物质激励也能调动工作积极 性, 提升基层医疗者诊疗水平。 ” 区卫生局 局长田军表示。 在签约C包基础上, 我区引入竞争性上 岗、 激励性分配、 社区卫生筹资等市场运行

9、机制, 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据统 计, 20122016年, 全区基层在岗医务人员 人均收入从5.6万元提高到10.39万元, 年均 增长17.1%。同时, 为保障社区卫生的公益 性质, 近年来对社区卫生的投入年均增长18%, 建成了以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 心, 下设1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延伸至社区 居委会的67个家庭医生工作室(点)为基础 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实现了全区服务人口 和服务面积的全覆盖。 据了解, 目前我区已建成93个家庭医生 团队, 为辖区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 儿童等重 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有偿签约服务, 目前免 费签约服务覆盖 37.1%的家庭, 有偿签约 7

10、000余人。通过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将居民 的健康状况 “看护” 起来。大健康产业作保障 在黉门街社区, 张婆婆说自己的女儿就 在华西医院, 但5年前做完直肠癌手术后, 她 一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康复治疗。“我 现在都不去找她了, 一是本来看病的患者就 排着长队, 去了还得挨批评, 二来基层就能 够解决我的问题了, 确实需要的话社区也会 安排我进行转诊。 ” 还有一些社区居民称, 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可以承担 “私人诊所” 的职能,“小病小痛 都可以在社区看, 况且他们也能记录之前患 病与治疗的相关信息, 方便一些。 ” 事实上, 家庭医生签约及基础信息 互联网化与平台化只是发展 “大健康”

11、产 业的第一步。“大健康” 发展路径的发展 轮廓更加清晰在常规医疗服务一 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华西等优质医 院形成双向诊疗机制。而在高端医疗产 业一端, 以家庭医生服务为依托, 通过引 进资本与前沿企业, 发展生物医药、 医养 结合等产业。 ” 依靠华西医院的医疗资源, 我区将建立 “环华西国际医疗智慧谷” ,“以后谈到华西 就不再只是一家医院了, 而是环华西医学 城” 。据了解, 我区将参照美国波士顿与圣 地亚哥的发展模式, 引入生物医疗项目来孵 化, 同时引入更多优秀企业来发展医养结 合, 落实 “大健康” 产业蓝图。“当然这些项目 都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家庭医生团 队来落实。 ”

12、关键词 养老关键词 健康线上线下养老互助团打造智慧健康养老的全国范本2017年12月28日, 全国智慧健康 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 对2017年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 示 范街道和示范基地进行授牌, 相关获奖 单位作交流发言, 展示了其开展智慧健 康养老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我区因积 极开展 “五个融合” 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体系建设, 成效显著, 被评为 “智慧健康 养老示范基地” 。此外, 我区玉林街道、 金花桥街道、 晋阳街道还获得全国智慧 养老示范街道称号。不等不靠不等不靠, 抱团养老抱团养老家庭医生撬动 “大健康产业”有病他不急, 先找家庭医生问问“人老了, 第一关心的就是健康!

13、 ” 73 岁的退休老人李欣说, 自己曾经是华西 医院的老病号, 有个不舒服第一就是往 医院跑。但现在, 她一年也难得跑一 次,“越来越没有意思。对自己的病情 仍然云里雾里, 不如跟家庭医生多交流 交流, 自己也多了个医生朋友。 ” 如今,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 面推进,“先不慌折腾看病, 先打电话找 找家庭医生” 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 习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是全区 破解 “看病难” 的重要突破口, 也成为发 展 “大健康” 产业的基础。年前, 永康社区的覃兰英老人乘坐电梯 被困, 老人患有眼疾又记不住子女的联系电 话, 紧急情况下通过 “颐居通” 一键求救呼叫 到了平台, 座席人员

14、在接到老人的求助后, 先后通知了110与老人监护人, 几分钟后就 成功解救了老人。家住跳伞塔街道的宋若 均老人因家中子女患有疾病, 每个月都要到 医院看病非常不便, 在得知政府开通了这个 平台以后, 老人及时拨打12349告知需求并 订制私人服务, 这样, 平台每月都会派工作 人员对老人子女进行陪诊服务, 减轻了老人 的实际负担。 智慧健康养老是指利用物联网、 云计 算、 大数据、 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 品, 能够实现个人、 家庭、 社区、 机构与健康 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 推动健康 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 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 量效率水平。2017年, 全区共投资570万元 引入

15、专业公司打造 “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综 合服务信息平台” 。老年人只需拨打电话 12349或者通过手机APP就能轻松网上就医 或者预约家政服务, 遭遇意外情况时一键还 可以获得紧急救助。目前,“颐居通” 已有注 册用户4.5万人, 累计服务全区老人7.6万人 次, 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大官, 大官, 有人找! ” 见到被笑称为 “大官” 的官碧坤婆婆时, 老人正坐在椅子 上享受成都午后难得的阳光。看到有人 来访, 官婆婆连忙起身招呼, 举手投足间, 很难看出她已 89 岁高龄,“我跟我 3 岁的 曾孙子一样, 在这里 日托 , 每天一到时 间就想来。 ” 每天早上 8 点多, 官碧坤婆婆 就由女

16、儿送到离家不远的火车南站街道 得胜社区微型养老院。“我喜欢这里闹热, 吃饭有人照料, 不用随时麻烦儿女。 ” 晒晒 太阳, 或去棋牌室打打麻将, 跟老姐妹们 聊聊天, 这样的生活让官碧坤感到充实愉 快。近年来, 我区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实 施养老院建设3年行动计划, 仅2017 年一 年就新建 8 家社区养老院和 21 家日间照 料中心, 新增养老床位400张。目前, 全区 共有日间照料中心87个, 建成社区养老院 17 个,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核心, 以社区养 老院、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助餐 点等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的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模式。组建社区 “健康互助团” , 通过社区营造项目, 实现社区 “抱团互助 养老” , 形成 “邻里互助” 良好格局, 倡导低 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互助养老” 格局基 本形成。“楼下看病, 楼上养老” 医养结合的新模 式让不少老人住得更安心了, 特别是有了医 生们的照顾, 大病小病都不用再担心。今年 初, 刘荣生和妻子双双住进了康华医院里的 养老服务中心。“来这儿以后, 看病方便多 了, 还有专门的护工来护理。你看嘛, 刚刚 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