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王洪祥巧手塑出生活百态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49954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5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传承人王洪祥巧手塑出生活百态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遗传承人王洪祥巧手塑出生活百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遗传承人王洪祥巧手塑出生活百态(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遗传承人王洪祥: 巧手塑出生活百态记者 姜婧 文/ 图承袭父艺成就精湛技艺王洪祥, 48 岁, 姜堰区淤溪镇人, 其面塑作品多取 材于古典名著和民间传说故事, 一块面团, 在他的手里 经过搓、 揉、 捏、 掐、 压、 剪、 按等十几道工序, 就成了一 件艺术品。 王洪祥生自书香世家, 其父王迪飞受家庭影响, 从 小迷恋戏曲、 绘画等传统艺术, 先后在报社、 地委文工 团工作过。上世纪50年代, 王迪飞被下放后迫于生计 学起了面塑手艺。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 只为谋生, 往往捏面人时, 不 太讲究细部刻画, 人物的动作、 神态多为写意, 只要基 本形似, 不求逼真传神。王迪飞做过戏曲编导, 又有

2、 美术功底, 深知舞台上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都是人物 内心世界的折射, 他下了一番苦功, 所做面人活灵活 现。其作品曾被送到广州博览会上, 被誉为 “中国面 塑三绝” 之一。 年幼时, 王洪祥喜动不喜静, 虽经常接触面塑, 但 兴趣不大。父亲年纪渐长之后, 创作时有困难, 王洪祥 就顶了上去, 制作的面人倒也让订货方相当满意。 “投入之后便爱上了,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王洪祥 对于面塑, 比父亲更为专注、 投入, 他始终不甘墨守传 统家法, 不愿自己停滞不前。虽然和父亲一样过着清 贫的日子, 但只要一进入面塑王国, 他便焕发出无穷的 生命力、 创造力。早在19 9 0年, 他创作的 红楼梦

3、 金 陵十二钗 系列面塑作品, 就被选赠给北京第十一届亚 运会组委会。 王洪祥做面塑, 形成了一套完整、 成熟、 精湛的技 艺。和父亲相比,“点塑” 水平更高, 点什么他塑什么, 塑什么像什么, 全凭想, 全凭悟, 一坨面团就像有生命 似的, 在他灵动的指间发生奇妙变化。没有固定模式, 但做出的人物个个传神, 尤其表情眼神那是相当的到 位, 但凡亲眼见过的没有一个不称赞。生活逆境下 “以艺养艺”然而好景不长, 面人不管如何风光, 毕竟是个 “小 玩意” , 价格上不去, 难赚大钱。上世纪9 0年代, 社会 上赚钱的门道很多, 已经结婚并有了女儿的王洪祥仅 靠这门手艺, 生活难以维系。 无奈之下

4、, 他凭借自己的绘画功底开了家玻璃绘 画店。店里的生意特别好, 可是王洪祥却越来越不开 心。放不下对面塑的热爱, 王洪祥一边开店一边重 操旧业。由于面塑做起来便全身心投入, 他经常耽 误了店里的活计, 生意每况愈下。经历了一场婚变 之后, 他关掉玻璃绘画店, 到农村租了两间房安心做 面塑。 旁人不能理解, 认为他不务正业, 甚至有人讥笑 说, 做面塑登不了大雅之堂, 他全都不予理睬。但生活 很现实, 他失去了稳定收入, 只好卖掉房子来支付女儿 高额的学费。 2 0 0 6年, 经朋友介绍, 王洪祥来到镇江金山寺 “卖 艺” , 现场做一个面人能卖到一百元, 如果是家里做好 带过去的, 由于更为

5、精致, 则是四百元一个。照那样下 去, 经济状况定能大为改善。但做了几天, 王洪祥心里 又开始犯嘀咕了, 他总觉得不快乐。幸好这时一位老 艺术家点拨了他。 “川剧院副院长高翔, 他来旅游, 坚持花四百块让 我现场做一个, 要求和成品要一模一样。 ” 王洪祥说, 他 只好硬着头皮做, 之后对方才道明用意,“他想看是否 真是我的作品, 确定之后便告诫我千万不能为了讨生 计荒废好手艺。 ” 高翔临走前留下车费, 邀请王洪祥前往四川免费 学变脸, 希望他能运用这门技术 “以艺养艺” 。在四川 学了四个月回来, 王洪祥晚上便奔波于泰州婚庆活动 场上表演变脸, 依靠这份相对稳定收入维持生活, 白天 将大部

6、分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面塑研究上。“这样的艺术值得全世界推广”2 0 0 0年之后, 王洪祥多次参加省市重大民间艺术 展览和现场表演, 并获得众多专家的肯定和赞誉。 2 0 10年 10月王洪祥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邀请, 随省文化厅组织的民间工艺师访问团, 赴澳门 参加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活动。在澳门卢 家大屋展演期间, 王洪祥精妙的技艺迷倒了许多澳 门当地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人们称赞他的面 塑 “太神奇” 。 澳门地区负责文化活动的殷立民先生给江苏省文 化厅写了一份推荐信:“这位来自泰州的中国面塑高手 王洪祥先生的作品了不起。他塑造的中国传统民间神 话传说人物的确传神,

7、初次见识。作品十分精致, 造型 正确, 而且表达出的意境好似要叙说一个故事。小小 的面人脸部都有表情, 特别精彩的是眼神。这样的艺 术值得推广到全世界。 ” 这是举办手工艺表演以来, 殷 立民先生第一次向省文化部门领导表达对某位手工艺人的欣赏。 2 0 14年10月中下旬,“感知江苏” 文化周活动在圣 彼得堡市俄罗斯博物馆民族馆隆重举行。王洪祥为俄 罗斯之行带去了列宁、 普京、 托尔斯泰等人物造型, 以 及八仙过海、 西游记、 济公活佛等中国传统人物题材作 品。一些俄罗斯观众得知这是用面粉做原料创作时, 连称 “不可思议” 。 现在王洪祥的面塑作品每年都能获得不少奖项, 但他认为面塑创作最大收

8、获来自于看透生活百态。 “要多接触人, 跟老百姓、 各界人士多接触, 把每种 人的神情记在心里, 才能使作品更加有神韵。 ” 王洪祥 说, 因为坚守面塑, 他尝尽了酸甜苦辣, 从逆境坎坷中 走过, 因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间百味, 做出传神的面 塑作品, 所谓 “搓揉捏挑天上景, 喜怒哀乐人间情” , 这 么多年来每个作品做出来, 每个人物都有人生的生活 百态孕育在心。技术革新, 好艺术期待被传承王洪祥认为, 好的面塑作品应当是艺术而非商品, 作为艺术如果不能好好保存、 传承下去, 那是非常可惜 的。旧时面塑原料是面, 制作出来的人物, 至多保存个 三年也就开裂坏掉了, 为此2 0 11年起,

9、他做了大量工 作, 走访多地与业内专家探讨寻找改良材料, 最终选定 了陶泥。 陶泥与面不同, 黏性相对小, 制作之初, 王洪祥很 不适应, 搓捏效果总不能令自己满意, 但他并不气馁, 从熟悉软陶的手感黏性开始, 慢慢磨合、 训练技巧。 力求用陶泥做的东西不能比面差, 并且还要精益求 精。 陶泥制成的作品, 需经烤箱烤制过后, 才算真正 完成。这个步骤, 王洪祥反复摸索、 试验了近两年, 数不清失败了多少回, 由于每件作品大小不同, 烤制 过程中的温度、 时间, 稍有偏差, 作品都无法成型。 有一次已经貌似成功了, 一周之后作品又出现问题, 这期间他身心疲惫, 但想到面塑艺术的未来发展, 他 不

10、容许自己放弃。 王洪祥给记者看了他新做的面塑作品红楼 梦 : 黛玉手执书册矜持而沉静地坐着看书, 一旁的 宝玉满眼柔情, 专注地欣赏她美丽的侧颜。人物的 表情生动传神, 动作精准到位, 衣服纹饰皱褶刻画细 致。你甚至可以轻触人物轻轻翘起的指尖, 手感软 弹, 并且永久保存不成问题, 这在过去, 是传统面塑 所达不到的。面塑, 俗称捏 面人, 是我国传统 民间艺术之一。 2 0 0 7年,“姜堰面 塑” 被列入泰州市 首批非物质文化 遗 产 名 录 , 2 0 16 年又成为第四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 遗 产 代 表 性 项 目。王洪祥作为 该项目代表性传 承人, 有 “面人王” 之称, 近年来, 其 面塑作品多次参 加江苏省乃至国 内外重大民间艺 术展览和现场表 演, 获专家肯定。面塑与王洪祥0 3观察2 0 1 7年8 月1 3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 康炜组版编辑: 刘海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