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6459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新课标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 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转变?2. 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否始终 就是铁板一块呢?世界局势又会朝着什 么样的方向发展?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淄博四中 张翠萍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街头二战后苏联势力的扩展二战后,西欧国家在世界局势中 处于怎样的地位?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 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 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 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丘吉尔如果我们欧洲人

2、不想在起了 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 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 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 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 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 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 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 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 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 1963在任) 阿登纳认为欧洲必须联合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加强联合,西欧才能在战后美苏主宰 的世界舞台上争得一席发言权。你认为欧洲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欧洲要 实现联合还有那些有利条件?战后欧洲国家的削弱是欧洲国家

3、加强联合 的主要原因。另外,共同的区域地缘关系以 及共同的文化底蕴也是欧洲加强联合的有利 因素。 欧洲煤钢 共同体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欧洲经济 共同体形成: (1951年)(1958年)(1958年)欧洲共同体(1967) 发展:1、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2、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政治上的 联合倾向也不断增强。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 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 ,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1974年欧洲共同 体执行主席、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欧共体总部大厦结合课本和以下材料,分析归纳欧共 体成立的影响 。.进一步促进西欧各成员经

4、济 的交流与发展,使西欧在许多 经济领域赶超美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推动世界格局 朝着多 极化的方向发展。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日本为什么会迅速崛起?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3、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影响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大爆炸后的日本左上角:战后的日本人民右上角:麦克阿瑟将军左下角:驻日美军住所“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 国际国内局势?国际: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 本实行了单独占领。 国内:国土荒芜,经济衰退, 民不聊生。重建后的长崎日本的汽车工业日本国会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日本天皇裕仁(右)与麦克阿瑟时间日本美国英国 联邦德国法国

5、意大利19521960年8.22.82.77.54.85.819611970年11.24.12.84.85.85.6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 特点?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特点?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1、美国的扶持。 2、战后日本实行了一系列 民主化改革。 3、重视科学和教育。日本的人均收入 1972年1980年1988年1709美元7868美元1.9万美元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50年代初1970年 1979年 1987年110亿亿美元2000亿亿美元 突破万亿亿美元 2.3亿亿美元1950年1975年1982年1.5%8.3%13.6%日本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到80年代末,

6、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 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 展开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 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 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 位。结合上面思考,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会对世界 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 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

7、景“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非洲独立进程图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局势,思考不结盟运 动的背景有哪些?二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诞生了一系列的民族 独立国家;世界行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的为首的 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2、不结盟运动的诞生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标志: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宗旨:加强成员国团结,维护世界和平,反殖反霸,反种族主义,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 有人称资本主义阵营为第一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为第二世界, 民族独立国家为第三世界。这些 说法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第13

8、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2004年2月20日)不结盟运动对世界 局势会产生什么样的 影响? (1)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3)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后,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 的支持,中国得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这一方面表明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强大,开始在世 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综 合国力的提高,有

9、力冲击了世界两极格局,推动世 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本课小结本课小结二战后,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二战后,世界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 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阵营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但是,欧义阵营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但是,欧 共体的成立,日本经济的崛起,不结盟共体的成立,日本经济的崛起,不结盟 运动的兴起,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运动的兴起,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 复,这一切都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主宰的复,这一切都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主宰的 两极世界格局,推动着世界日益朝着多两极世界格局,推动着世界日益朝着多 极化方向发展。极化方向发展。同步练习同步练习1 1、

10、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 A、联合抗衡美苏 联合抗衡美苏 B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系的加强C C、摆脱美国的控制 摆脱美国的控制 D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2 2、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A A、发展教育 发展教育 B B、力保天皇 力保天皇 C C、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 D D、重建政府威信重建政府威信AC3 3. .70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A A、西欧、日本的崛起 西欧、日本的崛起 B B、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崛起 C

11、C、中国的崛起 中国的崛起 D D、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4 4. .不结盟运动诞生于不结盟运动诞生于A A、19601960年 年 B B、19611961年 年 C C、19711971年 年 D D、19731973年年5 5. .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A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 D、中国加入联合国中国加入联合国ABB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 松提出,世界不再仅仅有两 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 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 五极”。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 下,与“二战”刚刚结束时相比 ,这时的世界格局出现了哪 些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